現代文閱讀有關知識整理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0日
  一、三大文體:1、記敘文 2、說明文 3、議論文
  二、說明文中說明的三種順序:
  1、時間順序 2、空間順序 3、邏輯順序
  三、小說的三要素:1、生動的人物形象 2、完整的故事情節(開端、發展、高潮、結局) 3、人物活動的具體環境(社會環境、自然環境) 其中最主要的是人物形象,其它兩個要素都是為塑造人物形象服務的。
  四、四大文學體裁:1、散文 2、小說 3、詩歌 4、戲劇
  五、記敘文中敘事的四種順序:1、順敘 2、倒敘 3、插敘 4、補敘
  六、五種表達方式:
  1、記敘(敘述、敘事) 2、描寫 3、抒情 4、說明 5、議論
  七、描寫事物的五個角度:
  1、視覺 2、味覺 3、聽覺 4、觸覺 5、嗅覺
  八、記敘文的六要素:
  1、時間 2、地點 3、人物 4、起因 5、經過 6、結果
  九、人物描寫的七個角度:1、外貌(肖像)描寫 2、語言(對話)描寫 3、動作(行動)描寫 4、衣著(穿著)描寫 5、心理(內心)描寫 6、神情(神態)描寫 7、體態(體貌)描寫
  十、句子在文中常見的幾種作用:
  1、為下文寫 作鋪墊(打基礎、作伏筆) 2、承上啟下的過渡作用 3、為 渲染 氣氛,烘托人物心情 4、襯托(正襯、反襯) 5、(首尾呼應),總結全文 6、(照應開頭),深化或提示主題 7、(設定懸念),總領下文或領起下文 8、起強調作用,進一步突出 9、(畫龍點睛),點明中心 10、開門見山,點題 11、總領上文
  十一、寫作手法、表現手法、表現方式:
  1、以小見大 2、化靜為動或化動為靜(以靜寫動或以動寫靜) 3、象徵 4、欲揚先抑或欲抑先揚(先揚後抑或先抑後揚) 5、烘托或襯托(正襯或反襯) 6、對比 7、夾敘夾議或敘議結合 8、化虛為實(以實寫虛)或化實為虛(以虛寫實) 9、寓理於事,寓情於景(借景抒情或情景交融),借物抒情 10、託物言志 11、諷刺(反語) 12、撇開
  十二、說明文中常用的九種說明方法:1、舉例子 2、分類別 3、下定義 4、作比較 5、打比方 6、列資料 7、列圖表 8、作詮釋 9、摹狀貌
  十四、常用的修辭方法:比喻 比擬(擬人、擬物) 借代 誇張 排比 反覆 對比 對偶 引用 設問 反問 雙關 反語 互文 頂真 通感(移覺)
  十五、散文的特點:形散而神不散
  十六、描寫角度:正面描寫、側面描寫
  十七、描寫景物的方法:動靜結合(以動寫靜)、概括與具體相結合、由遠到近(或由近到遠)
  十八、 修辭手法的作用:(1)它本身的作用;(2)結合句子語境。
  1、比喻、擬人:生動形象;答題格式:生動形象地寫出了+物件+特性。
  2、排比:有氣勢、加強語氣、一氣呵成等;答題格式:強調了+物件+特性3;設問:引起讀者注意和思考;答題格式:引起讀者對+物件+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反問:強調,加強語氣等;4、對比:強調了……突出了……
  5、反覆:強調了……加強語氣
  十九、句子含義的解答:這樣的題目,句子中往往有一個詞語或短語用了比喻、對比、借代、象徵等表現方法。答題時,把它們所指的物件揭示出來,再疏通句子,就可以了。
  二十、某句話中某個詞換成另一個行嗎?為什麼?
  動詞:不行。因為該詞準確生動具體地寫出了……
  形容詞:不行。因為該詞生動形象地描寫了……
  副詞(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因為該詞準確地說明了……的情況(表程度,表限制,表時間,表範圍等),換了後就變成……,與事實不符。
  二一、一句話中某兩三個詞的順序能否調換?為什麼?
  不能。因為(1)與人們認識事物的(由淺入深、由表入裡、由現象到本質)規律不一致(2)該詞與上文是一一對應的關係(3)這些詞是遞進關係,環環相扣,不能互換。
  二二、段意的歸納1.記敘文:回答清楚(什麼時間、什麼地點)什麼人做什麼事格式:(時間+地點)+人+事。
  2.說明文:回答清楚說明物件是什麼,它的特點是什麼,格式:說明(介紹)+說明物件+說明內容(特點)
  3.議論文:回答清楚議論的問題是什麼,作者的觀點怎樣,格式:用什麼論證方法證明了(論證了)+論點

現代文閱讀有關知識整理
雨韻初中閱讀答案
相關知識
現代文閱讀有關知識整理
現代文閱讀有關知識整理
現代文閱讀相關術語及答題技巧
現代文閱讀相關術語表達講解
有關現代文閱讀散文閱讀的解題技巧
有關現代文閱讀散文閱讀的解題技巧
高一語文現代文閱讀知識點介紹
關於記敘文的表達方式及文章結構的現代文閱讀答題技巧
關於詩經現代文閱讀答案
高考語文現代文閱讀知識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