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立秋後會熱嗎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1日

  立秋,是二十四節氣之一。立秋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三個節氣,是秋季開始的節氣。立秋一般預示著炎熱的夏天即將過去,秋天即將來臨。立秋***節氣***以後,秋後下一次雨涼快一次,因而有“一場秋雨一場寒”的說法。想知道嗎?下面請隨小編簡單瞭解一下吧。

  

  今年立秋後會熱

  2017年立秋時間:8月7日 15:39:58,農曆 2017年六月***小***十六

  俗話說,“早立秋涼颼颼,晚立秋熱死牛”。今年立秋是在下午,是不是意味著後面天氣不會再熱了呢?氣象專家指出,其實立秋的早晚和天氣炎熱並沒有太大的關係,未來會不會出現高溫天氣,還要看副熱帶高壓和冷空氣的情況。如果像前段時間那樣颱風頻繁,或者冷空氣南下的腳步加快,那麼出現炎熱的概率就小。一般立秋以後,會重新出現暑熱的現象,這時候“秋老虎”就會出現了。所以熱還是一定的。

  立秋飲食四忌

  一、忌虛實不分

  中醫的治療原則是虛者補之,不是虛症病人不宜用補藥,虛症又有陰虛、陽虛、氣虛、血虛之分,對症服藥才能補益身體,否則適得其反,會傷害身體。保健養生雖然不像治病那樣嚴格區別,但起碼應把用膳物件分為偏寒偏熱兩大類。偏寒者畏寒喜熱,手足不溫,口淡涎多,大便溏,小便清長,舌質淡脈沉細。偏熱者,則手足心熱,口乾,口苦,口臭,大便乾結,小便短赤,舌質紅,脈數。若不辨寒熱妄投藥膳,容易導致“火上加油”。

  二、忌多多益善

  任何補藥費用過量都有害。認為“多吃補藥,有病治病,無病強身”是不科學的。如過量服用蔘茸類補品,會引起腹脹、不思飲食;過服維生素C,可致噁心、嘔吐和腹瀉。

  三、忌重“進”輕“出”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不少家庭天天有葷腥,餐餐大油膩,這些食物代謝後產生的酸性有毒物質,需及時排出,而生活節奏的加快,又使不少人排便無規律甚至便祕。故養生專家近年來提出一種關注“負營養”的保健新觀念,即重視人體廢物的排出,減少“腸毒”的滯留與吸收,提倡在進補的同時,亦應重視排便的及時和通暢。

  四、忌恆“補”不變

  有些人喜歡按自己口味,轉服某一種補品,繼而又從多年不變發展成“偏食”、“嗜食”,這對健康是不利的。因為藥物和食物既有保健治療作用,亦有一定的副作用,久服多服會影響體內的營養平衡。尤其是老年人,不但個臟器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減退,需要全面地系統地加以調理,而且不同的季節,對保健藥物和食物也有不同的需求。因此,根據不同情況予以調整是十分必要的,不能恆補不變,一補到底。

  立秋養生攻略

  1、立秋後多吃蔬果

  節後女性應該多吃水果,特別是富含葉酸的水果蔬菜。如,菠菜等綠葉蔬菜、橙汁、甜菜、西藍花及西紅柿。這些食物富含纖維素和維生素,能促進胃腸蠕動,加快體內有害物質排出。葉酸還能幫女人抗衰老。

  2、保證充足睡眠

  長假期間起居不規律,給身體留下各種“後遺症”,節後應當及時補眠。由於女性激素每天、每週、每月都在不停變化,所需睡眠比男性更多。因此女性每天要保證8小時睡眠。

  3、多做運動

  如輕快的步行、慢跑、跳舞、伸展等。每天40分鐘以上的運動能燃燒脂肪,出汗可助排出身體廢物,同時讓腸胃蠕動增加,消化系統通暢,胃口也會調整到正常狀態上來。

  4、自我按摩

  晚上睡前進行腹部按摩,改善胃腸功能:用一隻手的掌心貼附肚臍,另一隻手疊在上面,順時針方向以畫陀螺的方式柔和地邊按邊摩擦,由肚臍逐漸均勻畫圈至全腹,約80至100下,再倒回到肚臍,再按摩80至100下。

  5、保持愉快的心情

  立秋後上班族很容易患上恐懼上班症,主要是因為經過連續幾天的吃喝玩樂,許多人到了上班前就出現焦慮、鬱悶、煩躁等情緒,嚴重者還會出現對上班恐懼的心理,不願或想上班。節後出現工作厭煩情緒是常的,但一定要及早調節好,把注意力放在如何把眼前的事情做好上。可以通過聽音樂、讀書等休閒方式進行自我調適,有利於儘快進入工作狀態。上班族在節日後應儘快停止各種應酬,抓緊時間自我調節,規律睡眠、飲食,靜心思考上班後應該做的事,使自己的心理調整到工作狀態上。

早立秋是什麼意思
近十年的立秋具體時間是什麼
相關知識
今年立秋後會熱嗎
立秋後還熱嗎
今年立秋的時間是幾月幾日
2018年霜降後會冷嗎霜降天氣怎麼樣
白露後還會熱嗎天氣會怎麼變化
處暑過後還會熱嗎
處暑以後還會熱嗎
處暑之後還會熱嗎
處暑之後還會熱嗎
立秋後是長夏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