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文言文教學方法淺探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0日
      現行的初中語文課本文言文篇目約佔四分之一,文言文教學的重要性顯而易見。但是文言文教學一直是初中語文教學的一個難點,這就要求教師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傳統的學習文言文的方法,是採用“滿堂灌”,是教師逐字逐句的翻譯,對號入座,學生則一字不漏的記下,使得文言文教學枯燥乏味,根本談不上語感、意境,導致原文、譯文的分離,其結果必是事倍功半。那麼,如何進行初中語文的文言文教學呢?根據多年的教學實踐,我認為可以採用以下幾種方法。
        一、誦讀法。
        即熟讀和背誦的方法。誦讀法是日漸被現代語文教育者注意的傳統教學法。大聲朗讀,口熟而成誦是文言文教學的特殊要求。通過朗讀,可以培養學生語感。而文言文比現代文講究韻律,帶有明顯的聲音美,學生也願意讀。在朗讀中,教師要教給學生朗讀的方法,包括朗讀的節奏、語氣、語調、語速,能更好地朗讀課外作品,從而形成能力。需要指出的是誦讀需與會意密切結合,疏通文義;例如在背誦《出師表》時,要抓住諸葛亮由談論形勢到三條治國方針的提出,由敘述21年來的經歷到“出師”戰略目標的提出,由歸納各方面的責任到全篇主旨的點明這條行文線索,做到靈活記誦。
        二、講解法。
        講解法的運用是靈活多變的,可以先有學生預習課文,參看註解,查工具書,同學之間互相討論,試著自行講解。也可以在預習之前,教師先把課文範讀一遍,並對難懂的詞語,句式作些解釋,然後再讓學生經過預習,逐句講解,如有錯誤,教師及時訂正。還可以先讓學生試著將課文譯出來,教師有重點地提問某些詞語的意義,對於難度較大,學生無法解答的,由教師講解。這樣,既培養了學生的自學能力,又節約了時間。
        三、講析法。
        即“用講述分析來加深對課文內容和寫法理解的教學方法。分析要從教學目的出發,抓住課文的特點和重點,緊棵扣課文的字詞句來進行。可以側重於課文的某一方面,如人物分析,情節分析,結構分析,語言分析,邏輯分析,表現手法分析等,不必面面俱到。”例如分析文言文的表現手法,要因體裁的不同而重點不同。議論文著重在篇章結構,論點論據;人物傳記著重在選材,剪裁和人物描寫;寫景抒情的散文,著重於景物描寫和意境。對同一體裁的課文,重點也有所不同。例如《桃花源記》和《小石潭記》同是遊記,《桃花源記》著重記所見所聞,寫的是人,事和活動的經歷;《小石潭記》著重所見景物,寫的是景物特徵,教學重點自然應有所區別。
        四、評點法。
        即對古詩文的譴詞造句,佈局謀篇以及思想藝術等方面進行品評點示。評,主要用在層次段落間,對文章的內容和寫法作簡明扼要的評析;點,主要用在字詞句間,就其精妙與疑難之處作出啟發和提示。要評得中肯,點得準確。
例如,在講《登鸛雀樓》一詩時,對其中的“依”,“窮”二字要點,對整首詩所表現出來的雄渾開闊,激越昂揚的格調要評。以此幫助學生理解和領會全詩的意境。
        五、自學練習法。
        1、查注自瀆。這種方法主要用於預習階段和較淺顯的課文的學習。
        2、試講回講。試講是學生在老師講解之前,嘗性地講解課文。葉聖陶說“”
     3、標點翻譯。
        4、文意猜讀。文意猜讀法是學生在文言文的自學過程中,運用已有的知識,根據上下文的關係,對新知識作出的合乎邏輯的推測從而明確文意的一種方法。一般從以下幾個角度去猜讀:a從詞的結構去猜。如“暮而果大亡其財”(《寓言三則智子疑鄰》)“果”,“大”,“財”的詞義與現代漢語一致,可運用猜讀法猜出:“果”——果然,“大”——極大,“財”——財物。
        六、比較法。
        要比較古今字義異同、語法異同、詞性變化活用、一字多義、多字一義。如“箕畚運於渤海之尾”《愚公移山》句中“箕畚”要譯成“用箕畚”,要比較,使學生明用法。又如多字一義現象,“曩與吾祖居者”、“向吾不為斯役”《捕蛇者說》兩句中“曩”與“向”均是“從前”之意。還可比較思想感情和寫作特點。如《岳陽樓記》和《醉翁亭記》,兩位作者雖然都受貶,兩篇文體基本相同,但抒發的感情卻有區別,《岳陽樓記》表達了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已悲”的曠達胸襟,很難見到受貶後的抑鬱之情;而《醉翁亭記》卻流露出作者受貶後娛情山水以排譴抑鬱的複雜感情。
        七、歸納法。
        即貫講時能上連下掛,歸納總結,使知識系統化。例如教《馬說》、《愛蓮說》、《捕蛇者說》之後,要歸納說明,“說”是古代文體名,跟現在的雜文大體近似,是議論文的一個分支。其內容大多是一事一議,也就是借一件事或一種現象來表述作者對某些事物或問題的見解,常具有由小見大的特點;形式上則表現為敘議結合,敘為議設,議由敘生,議是核心,大都是卒章見志。總之,教學中要引導學生逐步做好文言知識的歸納整理工作,促使學生掌握的文言知識條理化和系統化,並由此產生領悟和聯想,內化和遷移,舉一反三,觸類旁通,提高自學能力。
        學生只需記憶就行了。我們對學生的估計太低了,文言文教學不是外語教學,仍是母語教學,不是零開始,正如錢夢龍所說:“現代漢語是古代漢語的繼承和發展,現代漢語的詞彙、句法和修辭手段都不可割裂和古代文學語言的血緣關係……學生閱讀文言文雖然有一定的語言障礙,但絕不像學習外國語那樣毫無根基。”《文言文教學改革芻議》事實上一些淺顯的文言文,如果註釋充分的話,學生在閱讀上不會和對現代文的理解有什麼很大的差距。
        總而言之,文言文教學是語文教學中的一個特殊的部分,每一個語文教師都要轉變觀念,走出誤區,積極探索,勇於改革,從而教好學生吸收文言文的精華,培養學生健康的審美情趣和審美能力。

淺探初中生課外閱讀的評價方法
也談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方法
相關知識
初中文言文教學方法淺探
初中地理的教學方法
淺析藝術設計類專業中國水墨畫教學方法淺探
小海馬一年級語文上冊教學方法設計教案課件滬教版
小豬問路一年級語文上冊教學方法設計教案課件滬教版
會說話的燈一年級語文上冊教學方法設計教案課件滬教版
小溪生病了一年級語文上冊教學方法設計教案課件滬教版
腳印一年級語文上冊教學方法設計教案課件滬教版
小學語文教學方法的探討
關於外語翻譯課教學方法的探討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