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畫家任熊的生平簡介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2日

  任熊,清代晚期著名畫家,“海派”藝術的代表人物之一。字謂長,一字湘浦,號不捨。畫法宗陳洪綬,與弟任薰,兒子任預、侄任頤合稱“海上四任”,又與朱熊、張熊合稱“滬上三熊”。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希望大家喜歡!

  任熊生平簡介

  任熊,字謂長,號不捨,1857年出生於浙江蕭山,任熊是清代晚期著名的畫家,他也是海派藝術的代表人之一。他的主要成就是“海上四任之一”、“滬上三熊之一”。任熊的主要作品有《姚燮詩意圖》,《于越先賢傳》,《劍俠傳》等。

  任熊的父親是任椿,他十分擅長畫畫,在當地也有很大的名氣,任熊在父親的潛移默化下,從小也十分喜歡繪畫,在他童年的時候就常常畫燈畫。任熊父親死了之後,他又跟隨村中的塾師學習畫肖像。凡是畫男女老少的肖像,沒有他不會的。因為不想一直恪守粉本,想要學習其他的方法,如畫出人體裹在衣服裡面的解剖結構,於是就弄的"朝服翎頂者禿其顱矣,端拱者跣一足矣",因為這件事引起了老師的不滿,於是任熊離開老師,到各地賣畫為生。

  任熊到了杭州後,得到了同鄉人陸冶山的相助,於是便結識了好多畫友。當時任熊的肖像畫已經以人物為主了,然而他對於傳統藝術的學習仍舊持之以恆,還臨摹了杭州孤山聖因寺貫休的十六羅漢石刻畫像。浙西的周閒很喜歡任熊的畫,於是就邀請他到範湖草堂,讓他臨摹古人的名作,不滿意的就讓任熊重新再來一遍,達到與原作基本一樣,如果有了興致,便經常通宵達旦,時間長達8年之久。後來任熊又常來往於杭州、寧波、上海等地,靠賣畫為生,最後在家中病逝,年僅三十五歲。

  任熊書畫作品

  任熊,字謂長,是清代晚期著名畫家,“海派”藝術的人物代表之一。任熊尤其擅長畫人物,畫男女老少之容,無所不會。而且任熊是個繪畫全才,選取題材極為廣泛,花卉、山水、蟲魚,走獸,無一不精。他的筆力雄厚,氣味靜穆,人物形象別出心裁,神態細緻入微,落款也是十分有力,與畫法同出一撤。任熊作品有《姚燮詩意圖》、《于越先賢傳》、《劍俠傳》等。

  任熊幼時家貧,跟塾師學畫人像,後居住上海以賣畫為生。他的肖像雖已為畫人物所重,然而他對傳統藝術的學習仍然孜孜不倦,在前後長達8年之久的時間中,他的畫藝日益精深,後被寧波文人姚燮邀請,在那裡,使他欣賞了許許多多名家的書畫作品。在此期間,他創作了《姚燮詩意圖》為生平傑作之一,令無數人們讚歎。任熊畫的人物形象大多是高谷,誇張而別具心裁,神態描寫更是神乎其乎,十分寫實。任熊對衣紋的勾畫向來十分細膩,可從中看出他的功力了得。

  任熊的傳世作品有《十萬圖冊》十頁、《姚燮詩意圖冊》、《自畫像》等,現都收藏在故宮博物館;咸豐五年作的《四梅圖》珍藏在中國美術館;《丁文蔚像》軸藏浙江省博物館;《少康像》冊頁,《瑤宮秋扇圖》藏南京市博物館;《四季花卉圖》卷藏遼寧省博物館;《人物圖冊》藏廣州美術館。

  任熊作品畫風

  任熊善山水、人物、花卉、翎毛、蟲魚、走獸,筆力雄厚,氣味靜穆,深得宋人神髓。尤擅長人物,堪與陳洪綬並駕。人物形象多高古、奇倔、誇張、得陳洪綬神韻而能別出心裁,其自畫像神態刻畫細緻入微,十分寫實。任熊對衣紋的勾畫向來十分精彩,鐵畫銀鉤,很見功力。所題款字也是十分有力,與畫法同出一轍。曾有《于越先賢傳》、《劍俠傳》、《列仙酒牌》等畫曾刻印行世。

  傳世作品有《十萬圖冊》十頁、《姚燮詩意圖冊》《自畫像》軸等,現藏故宮博物院;咸豐五年***1855***作《四梅圖》軸藏中國美術館;《為姚梅伯作人物冊》二十頁、《洛神圖》軸、《範湖草堂圖》卷藏上海博物館;《丁文蔚像》軸藏浙江省博物館;《少康像》冊頁藏南京市博物館;《瑤宮秋扇圖》軸藏南京博物院;《四季花卉圖》卷藏遼寧省博物館;《人物圖冊》藏廣州美術館。


民國時期聖誕節怎麼過
清末畫家任伯年生平簡介
相關知識
清代畫家任熊的生平簡介
清代畫家胤禧的生平簡介
清代畫家石濤的生平簡介
清代作家高鶚的生平簡介
唐代畫家戴嵩的生平簡介
清末畫家任伯年生平簡介
元代畫家黃溍的生平簡介
清代書畫家黃慎的生平簡介
清代進士曹溶的生平簡介
清代才女沈宛的生平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