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經典學習總結作文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1日

  當我們的胸懷裡容納下縱橫千年的文化,無論身處什麼樣的環境都可以淡定從容、高雅脫俗。本文旨在通過探究如何引導高中生讀悟國學經典,以一己之思踐行弘揚傳統文化精髓之路。以下是小編整理分享的關於的相關文章,歡迎閱讀!!!!

  篇一

  從7月到10月,經過幾個月的時間,我們在網上觀國學經典的視訊,經過學習,我對國學經典有了深刻的認識:

  國學經典是中華民族五千年燦爛文化的精髓,是華夏沃土燦若晨星的瑰寶。亙古歷今,經典名句滋潤了一代又一代華人的心靈,炎黃子孫在“經典”的搖籃裡孕育,華夏兒女在“名句”的吟誦中成長。在漫漫的歷史長河中,國學作為中華文明的主要載體,像一根堅韌的紐帶,將形形色色的中華文明之珠串連在一起,展現著中華民族的精神。其優秀的思想文化已超越時空界限,融入到世界文化和現代文明之中,成為了傳之千古、放之四海的人類共有的文明與智慧的結晶。

  國學經典自有一方天地,讓思想自由馳騁;國學思想使人美麗,成就清新的高尚人生。把國學精髓運用到工作、生活實際,指導其人生觀、價值觀,發揮修身養性之功效。 在浩如煙海的中國古典著作中,《論語》一直閃耀著特別的光芒。兩千多年來,《論語》中“仁愛”的核心思想,始終浸潤著“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的光芒,它為不同時期、不同年代的人們所推崇,所向往。原來總以為孔子是離自己很遙遠的古代聖賢,《論語》是學術家們才研究的歷史文化遺產,從沒有想到它會如此親近地來到我們身邊。于丹教授緊扣21世紀人類面臨的心靈困惑,結合其深厚的古典修養,穿越兩千年的時間隧道,體悟經典的平凡智慧,運用女性特有的細膩情感,從中國人的宇宙觀、心靈觀、處世之道、交友之道、人格修養之道、理想和人生觀等七個方面,從獨特的個性視角來解讀《論語》,以經典詮釋智慧,以智慧詮釋人生,以人生詮釋人性,以人性安頓人心。讀了于丹的《論語心得》,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孔子這位聖人的平和、平易近人,以及他時時傳遞出的一種樸素、溫暖的生活態度。初讀《論語心得》時,心中生出一些困惑,因為書中所說的安貧樂道,現在看來頗有些讓人不思進取的味道,細細讀來,慢慢明白其中的深意。今天,是一個經濟飛速發展、個性空前張揚的時代,更是一個競爭激烈、物慾橫流的時代。人們面對著來自工作生活等方面的壓力,競爭越是激烈,越是需要調整心態,調適與他人的關係。《論語》中娓娓道來,輕輕拂去你心靈的塵土,教會你做人的道理。畢竟,這不是一個人的世界,不管多聰明能幹的人,離開他人的幫助,是難有建樹作為的。一個人只是一葉“舟”,而眾人才是既能載“舟”亦能覆“舟”的水!

  一本名為《弟子規》的書: “凡是人,皆須愛。天同覆,地同載。”時刻在我腦海裡閃現,讓我漸漸體會 “泛愛眾”所倡導的理念——博愛。世界上產生利息最高的投資是什麼?我從一個真實的故事中有了答案:美國有一個窮苦的大學生,為了繳付學費餓著肚子挨家挨戶去推銷貨品,已經陷入了絕境,準備放棄一切時,一位女孩看出來他飢餓的樣子,於是給他端出一大杯鮮牛奶。他將牛奶喝下後問道:“應付多少錢?”,女孩答到:“你不用付一分錢。母親告訴我,不要為善事求回報”。這個窮大學生聽了,覺得自己的身體強壯了不少,而且信心也增強了起來。就是這個窮大學生後來成了美國華盛頓醫院鼎鼎大名的朗格大夫,是女孩的慈善與關愛拯救了他。數年後陰差陽錯,那個女孩突發重病,家人將她送進華盛頓醫院時情況已十分危急。朗格大夫一眼就認出了這女孩,決心要盡最大的努力來使她康復。經過一段漫長的奮鬥後,朗格大夫終於幫她擺脫了病魔。出院時,醫院將醫療賬單送到女孩手裡,她不敢開啟賬單,因為她確信:那一定是一筆需要她一輩子才能還清的醫藥費。當她顫慄地開啟帳單時,出現在眼前的是這麼一句話:“善事的利息比任何銀行的利息都高。一杯鮮奶足以付清全部的醫藥費!簽署人:朗格大夫”。頓時姑娘的眼中噙滿了淚水。讓我們銘記“泛愛眾”的所倡導的理念,引領我們的行為,讓愛漫流,流入每個人的心……

  有位朋友到我任教的鄉村小學,曾這樣問道:“你難道真的願意常年在這所鄉村學校,奔波於崎嶇不平的山路,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一輩子從事這勞心廢力的教書工作?”而我的回答是:“面對這片貧瘠的土地,面對生活貧苦的村民,面對一雙雙滿懷希望的目光,我唯有孜孜不倦的努力,臥薪嚐膽的苦幹,以儘自己的一份社會責任,如此人生才更有意義。我今天的付出正是為了孩子的明天,我今天的努力正是為了這裡明天的美好,因此,我願意!” “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是啊!正是因為有這樣千千萬萬懷著對祖國無限忠誠、對教育事業無比熱愛的同志,長年累月,兢兢業業地堅守在自己的崗位上,才構成了社會的和諧;正是許許多多平凡而偉大的教師,腳踏實地紮根在農村,心繫孩子,不斷推動著教育事業的發展,才有了教育蓬勃發展的今天。我自豪,因為我是教育戰線上的一員;我追求,因為我的事業是教書育人。教育事業任重而道遠,“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可惜,我不是詩人,不能用漂亮的詩句來謳歌我們的教育事業;遺憾,我不是畫家,不能用美麗的畫卷來繪出美麗無比的鄉村;更不是歌手,沒有動聽的歌喉來頌詠我們平凡而偉大的教師。然而,我可以在國學經典的叢林中漫步,可以在經典國學的長河裡凌波;可以在國學經典的寶庫裡採擷如花的詞語,構築我心中最美好的教育詩篇;可以用心中的最美的畫筆描繪一幅幅山青水綠歡聲笑語的畫卷;可以用凝重的深情,唱出我心中最優美的教育讚歌—— “凡是人,皆須愛”!

  國學是我們中國人特有的國粹,它承載著中華五千多年的文化內涵。今後, 我還要多加學習,讓“國學經典”中的智慧之光,引悟自己走出迷茫,使自己的人生輕鬆而灑脫。作為中國人,我們應該以此為傲,也希望大家能繼承併發揚中國傳統國學文化,使其在歷史的舞臺上熠熠生輝、永不衰竭!

  篇二

  xx年暑假我校開展了學習《國學經典與教育》這門課,它分為四個教學視訊。原來我對國學僅僅是知道而已,經過此次的學習,讓我對國學有了進一步的認識,感受到國學中的不可言傳只可意會的經典理論,細細的反省一下,我感覺確實受益匪淺。

  一、學習國學可以提高自己的素養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修身是一切的根本,欲修其身,先要獲得完善的知識,只有用知識武裝自己,完善自己,提升自己的德行,才能再談家國天下。正所謂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再遠大的理想,再美好的打算,在沒有實現之前一定要先把眼前的做好。知識能夠讓你更懂得怎麼了解自己,知道自己的不足之處從而去完善。比如;在工作中,我們要做的不是發怒不是指責,要從自身找不足,或是制定一個短期和長期目標,放在一個最顯眼的位置,能夠時時的看到,這樣你就能比較容易的實現目標。

  二、國學讓我學會感恩

  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孔子說:"學生,在家裡孝順父母,在外要敬愛兄長,做事謹慎而誠實,博愛眾人,而親近仁德的人,躬行實踐之後有剩餘的力量,再去學習《詩》《書》等經典。"通過學習國學,我明白了許多人生道理,如對自己的父母應該以感恩的心去對待;對有困難的人應該從樂於助人的心去對待;對犯錯的人應該以寬容的心去對待……在一切日常生活言語行為中要小心謹慎,要講信用。孩子從小就被教育要講禮貌,尊敬長輩等。它在教我們如何做一個善良的人、做一個孝順父母的人、做一個有禮貌的人。可以說,國學知識裡面對人生道理彷彿是指明人生方向的一個指南針,在你看不清前方時,為你撥開眼前的迷霧,為你指出正確的方向。

  國學是我們中國人特有的國粹,它承載著中華五千多年的文化內涵。今後, 我要多加學習,讓“國學經典”中的智慧之光,引悟自己走出迷茫,使自己的人生輕鬆而灑脫。作為中國人,我們應該以此為傲,也希望大家能繼承併發揚中國傳統國學文化,使其在歷史的舞臺上熠熠生輝、永不衰竭!

  篇三

  國學經典是中華民族五千年燦爛文化的精髓,是華夏沃土燦若晨星的瑰寶。亙古歷今,經典名句滋潤了一代又一代華人的心靈,炎黃子孫在“經典”的搖籃裡孕育,華夏兒女在“名句”的吟誦中成長。在漫漫的歷史長河中,國學作為中華文明的主要載體,像一根堅韌的紐帶,將形形色色的中華文明之珠串連在一起,展現著中華民族的精神。其優秀的思想文化已超越時空界限,融入到世界文化和現代文明之中,成為了傳之千古、放之四海的人類共有的文明與智慧的結晶。

  國學經典自有一方天地,讓思想自由馳騁;國學思想使人美麗,成就清新的高尚人生。把國學精髓運用到工作、生活實際,指導其人生觀、價值觀,發揮修身養性之功效。 在浩如煙海的中國古典著作中,《論語》一直閃耀著特別的光芒。兩千多年來,《論語》中“仁愛”的核心思想,始終浸潤著“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的光芒,它為不同時期、不同年代的人們所推崇,所向往。原來總以為孔子是離自己很遙遠的古代聖賢,《論語》是學術家們才研究的歷史文化遺產,從沒有想到它會如此親近地來到我們身邊。于丹教授緊扣21世紀人類面臨的心靈困惑,結合其深厚的古典修養,穿越兩千年的時間隧道,體悟經典的平凡智慧,運用女性特有的細膩情感,從中國人的宇宙觀、心靈觀、處世之道、交友之道、人格修養之道、理想和人生觀等七個方面,從獨特的個性視角來解讀《論語》,以經典詮釋智慧,以智慧詮釋人生,以人生詮釋人性,以人性安頓人心。讀了于丹的《論語心得》,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孔子這位聖人的平和、平易近人,以及他時時傳遞出的一種樸素、溫暖的生活態度。初讀《論語心得》時,心中生出一些困惑,因為書中所說的安貧樂道,現在看來頗有些讓人不思進取的味道,細細讀來,慢慢明白其中的深意。今天,是一個經濟飛速發展、個性空前張揚的時代,更是一個競爭激烈、物慾橫流的時代。人們面對著來自工作生活等方面的壓力,競爭越是激烈,越是需要調整心態,調適與他人的關係。《論語》中娓娓道來,輕輕拂去你心靈的塵土,教會你做人的道理。畢竟,這不是一個人的世界,不管多聰明能幹的人,離開他人的幫助,是難有建樹作為的。一個人只是一葉“舟”,而眾人才是既能載“舟”亦能覆“舟”的水!

  我可以在國學經典的叢林中漫步,可以在經典國學的長河裡凌波;可以在國學經典的寶庫裡採擷如花的詞語,構築我心中最美好的扶貧詩篇;可以用心中的最美的畫筆描繪一幅幅山青水綠歡聲笑語的畫卷;,“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2010年暑假,我參加了學校組織的《國學經典與教育》的線上學習,這次學習分為四個教學視訊,我用半個月的時間好幾遍教學視屏,總計用時20多個小時。另看完教材《國學經典與教育讀本》一、二。原來我對國學僅僅是知道而已,平時教學中雖有涉及,但受小學生的接受能力的限制,也是粗約的給小學生講解,並未更深地從中國文化的歷史傳承,從《國學》對中國文化的影響上,對中國人的影響上過多考慮。經過此次的學習,讓我對國學有了深刻的認識,感受到《國學》中的不可言傳只可意會的經典理論,細細的反省一下,我感覺確實受益匪淺。
 

國學經典演講詞
國學經典學習體會作文
相關知識
國學經典學習總結作文
大學生國家電網實習總結範文
初一半學期學習總結作文
國學經典誦讀感悟作文
國學經典中華誦讀作文
關於國學經典的感悟的作文
國學經典心得體會作文
國學經典感悟人生作文
國學經典誦讀感受作文
國學經典誦讀比賽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