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幾年發生的自然災害?

General 更新 2024-06-07

近幾年我國發生的自然災害有哪些?

汶川大地震,玉樹大地震。雲南大旱,雲南森林火災,湖南泥石流

最近幾年發生的災難有哪些?

印度洋海嘯海嘯 時間:2004年12月26日 死亡人數:20萬+ 汶川地震 時間:2008年5月12日14時28分04秒 ; 共遇難69227人,失蹤17923人 共計:25萬+ 海地地震 時間:2010年1月12日16時53分;海地收殮15萬 遇難者屍體 疑還有20萬人埋廢墟 智力地震 時間:2010年2月27日凌晨3時34分 遇難人數:不詳。被困人數,300萬+ 。。。 最近的海玉樹抗震救災指揮部新聞發佈會上獲悉,截至16日下午17時,青海玉樹“414”地震已經造成1144人遇難,417人失蹤,11744人受傷,其中包括重傷員1192人。2010年當地時間1月12日,海地發生7.3級大地震。 2010年2月27日凌晨3時34分,位於智利馬烏萊地區外海,距智利城市康塞普西翁100公里處,發生8.8級強震。 2010年3月6日,澳大利亞墨爾本市下了一場暴風雨,帶來罕見巨型冰雹。 2010年3月20日的風沙天氣帶給中國一場巨大的沙塵暴,來自內蒙古乾旱地區的沙塵蔓延數千公里抵達中國東部和南方地區。甚至揚塵天氣還影響至臺灣和日本。 2010年3月25日由於季節性融雪,美國北達科他州紅河水位近日暴漲,氾濫的支流河水導致大量農田和道路被洪水淹沒。3月30日,美國馬薩諸塞州的萊克維爾被洪水淹沒. 2010年4月7日巴西里約熱內盧持續暴雨引發洪災,山坡地區發生泥石流, 在24小時累積的雨量多達278毫米,打破了1966年的歷史最高紀錄245毫米。 2010年初至今中國西南大面積乾旱,由最先的貴州現已漸漸擴散到雲南、四川、廣西等地。乾旱情況還在持續。

近幾年我國發生的自然災害有哪些

我國是世界上自然災害最嚴重的少數國家之一,平均每年造成近2萬人死亡,直接 經濟損失高達國家財政收入的1/4至1/6。而且,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人類活動的增 強,自然災害的損失還在以更快的速度增長,進入90年代已達到每年上千億元的水平, 給人民生命財產帶來了巨大損失,嚴重影響了我國的可持續發展。

中國歷史地震中的72次特大地震

①乾旱

中國大陸大部分地區屬亞洲季風區。東部、中部是農業乾旱集中發生地區。水土資源組合的不平衡,也是造成中國大陸乾旱缺水的原因。中國大陸的降水量自東南沿海向西北地區遞減,東南地區降水量不少,降雨季節分配甚不均勻。

華北地區、西北地區、江淮之間、華南及雲南是乾旱嚴重發生地區。秦嶺、淮河以北春旱突出,有時春夏連旱或春夏秋連旱;長江中下游地區主要是伏旱或伏秋連旱;西南地區多冬春旱;華南地區秋冬春常有旱情;西北地區和東北地區的西部常有旱情。

②雨澇

中國東部有幾個暴雨多發區:(1)東南沿海到廣西,包括臺灣、海南,高強度的日暴雨量超過500毫米;(2)遼東半島到海河、黃海、淮河和長江中下游地區,日暴雨量400毫米以上;(3)四川盆地,日暴雨量300毫米以上。

③洪水

中國大陸暴雨洪水是洪水災害的主要原因,少部分是由於融冰、融雪造成的。高強度、大範圍、長時間的暴雨常常形成洪水,中國東部七大江河是主要行洪區,有74萬平方公里的國土面積地面處於江河洪水位以下,佔全國40%的人口、35%的耕地、60%的固定資產受到洪水的威脅。

④地震

中國大陸是地震的多發區,平均10年一次8級地震、2年3次7—7.9級地震、每年6次6—6.9級地震。大陸區有32.5 %國土,46%城市位於Ⅶ度地震嚴重危害的地區。

⑤熱帶風暴

中國是世界上少數幾個受颱風影響嚴重的國家之一。每年從西北太平洋生成的颱風,平均有7個在中國大陸登陸,最多時達到12個。登陸時間在每年的5-10月。隨著中國大陸沿海地區的經濟發展,熱帶風暴的災損迅速增長。

⑥地質災害

地質災害主要包括崩塌、滑坡、泥石流及地面沉陷。地質災害主要發生在地勢陡變的山緣地帶。

泥石流和滑坡的發生,具有明顯的季節性,多與暴雨相隨。西南地區多集中於6-9月,;西北地區及河北北部暴雨多在7-8月。

⑦農業病蟲害

威脅中國農作物重要的病蟲草害多達1 300多種,其中病害550多種,蟲害700多種,惡性雜草80多種。

損失最大的小麥鏽病,主要分佈在華北、西北、淮北等北方冬麥區和四川、雲南的西南麥區。

小麥赤黴病主要分佈在淮河以南和長江流域及黑龍江墾區。

麥類白粉病以長江流域和西南地區為重。

稻瘟病在中國各地稻區都有發生。

⑧林業病蟲害和森林火災

據1983年全國森林病蟲害普查結果,中國有森林害蟲5 020種,病害2 918餘種,鼠類16餘種,總計8 098種以上。在全國範圍內成災的病蟲害有100餘種。中國松毛蟲共有27個種和亞種。平均每年松毛蟲發生面積為

260萬公頃,約佔全國森林病蟲害發生面積的三分之一。

森林火災:中國森林火災主要發生在東北、內蒙古林區,西南林區,南方林區,北方零散林區。主要發生時間在春冬兩季。...

近幾年發生在中國的自然災害有哪些

1998年6月中旬特大洪水災害

1998年6月中旬發生的的特大洪水災害,主要集中在長江流域和北方鬆華江流域,造成了歷史罕見的大洪水災害。全國29各省市自治區在手不同程度的洪澇災害。

1、傷亡人數:1562人,受災人數2.23億人,救援兵力27萬人。

2、受災情況:倒塌房屋497萬間,受災面積3.18億畝,成災面積1.96億畝,直接經濟損失1666億元。

3、救援兵力:出動解放軍、武警27萬人,8000萬群眾參與抗洪,總動員力量達近億人。

4、國家撥款:數十億,各地調入物資近百億。

5、接受捐贈:捐款35億元,捐物摺合人民幣37億元。

2008年1月中旬南方冰雪災害

2008年1月中旬到2月中旬,南方遭受有史以來的特大冰雪災害,嚴重的破壞,給電力交通運輸設施造成極大破壞,災害波及21個省直自治區。

1、死亡人數:129人,滯留旅客400多萬人次。

2、救援兵力:64.3萬人。

3、受災情況:農作物受災1.78億畝,倒塌房屋48.5萬間,直接經濟損失1516.5億元。

4、投入力量:出解放軍外,各地群眾776萬人參與救援。

5、國家撥款:295.37億元。

6、捐助款物:22.75億元。

2008年5月12日14時28分04.0秒

緯度:31.0°N

經度:103.4°E

深度:14km

震級:里氏震級8.0級,矩震級7.9級

最大烈度:11度

震中位置:四川省汶川縣映秀鎮

都江堰市西21km(267°)崇州市西北48km(327°)

大邑縣西北48km(346°)成都西北75km(302°)

傷亡統計

全國各地傷亡彙總(截至2008年10月8日12時)

遇難:69229人

受傷:374643人

失蹤:17923人

經濟損失

(截至2008年9月4日)

這次汶川地震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8451億元人民幣。四川最嚴重,佔到總損失的91.3%,甘肅佔到總損失的5.8%,陝西佔總損失的2.9%。國家統計局將損失指標分三類,第一類是人員傷亡問題,第二類是財產損失問題,第三類是對自然環境的破壞問題。在財產損失中,房屋的損失很大,民房和城市居民住房的損失佔總損失的27.4%。包括學校、醫院和其他非住宅用房的損失佔總損失的20.4%。另外還有基礎設施,道路、橋樑和其他城市基礎設施的損失,佔到總損失的21.9%,這三類是損失比例比較大的,70%以上的損失是由這三方面造成的。

近幾年發生的自然災害。越全越好。全世界的。

災害年年有,世界今年處在自然災害的多發年和地震活躍期,從西南的百年未遇的大旱到最近玉樹的地震,還有這兩天的沙塵暴,時時在考驗著我們的應對能力。 這是無可避免的,世界上有2條自然災害帶:

第一條是環太平洋幾百公里寬的自然災害帶。這是世界性自然災害的一個重災區。全球活火山和歷史火山有800多處,其中75%分佈在這一環帶內;全球80%以上的地震,2/3的颱風和海嘯、風暴潮以及大量地質災害和海岸帶災害都集中在這裡。而環太平洋地帶正是全世界人口最集中、經濟最發達的地區,這就決定了它是世界上最嚴重的自然災害帶的地位。第二條是在北緯20°~50°之間的地區,它也是一條環球自然災害帶。這一地帶是全球潮災、浪災、颱風最嚴重的地區。沿這一地帶地勢高差大、地形複雜,所以又是世界上山地地質災害和凍災最嚴重的地區。加之這一地帶受信風強烈影響和地貌複雜,因而雪災、水旱災害、大風、凍害等氣象災害和農林災害也相當嚴重。 自然界是處在不斷運動中,各種能量\物質也不斷的交換\聚集,當能量達到一定程度時,就會爆發出來,產生一系列反應,有的沒有危害,而有的就成了自然災害. 。最近幾年就是進入自然災害爆發密集的年份,歷史上我國的四十年代,六十年代初,和八十年代,都是自然災害頻發的年

三年自然災害是哪三年,當時的中國是怎麼一種狀況?

探究"三年自然災害"

所謂的"三年自然災害"是指1958年中國興起"三面紅旗(總路線,大

躍進,人民公社)"的經濟政治運動後緊跟著出現的三年嚴重經濟困難時期

(1959年至1961年),在此期間因饑饉而非正常死亡(餓死)的農民多達三

千多萬人,是八年抗日戰爭期間因戰亂死亡人數的一倍半.在人類歷史上,

這可能是短期內因饑饉死亡人數的最高紀錄.然而,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在

官方的正史中卻語焉不詳,通常只用一句"三年自然災害"來解釋如此慘禍

的原因.經歷過這一人人餓肚子時期的40歲以上的中國公民,也往往習慣地

按照官方用語以"三年自然災害"來描述這一時期.但是,研究現代史的學者

們卻很少提出這樣的問題:在那三年期間到底在中國的什麼地方發生了什麼

樣的自然災害,災害又嚴重到什麼程度以至於造成如此慘重的災禍 本文試

圖運用中國公佈的正式氣象水文及自然災害記錄來回答以上問題,幫助讀者

瞭解歷史的真相.

中國歷史上的自然災害

按照科學定義,地球上的自然異變對人類的負面影響超過一定程度時被

稱為災害.[2] 自然災害主要指突發性的暴雨,洪澇,乾旱,颱風,風暴潮,

凍害,雹災,雷電,地震,火山,滑坡,泥石流,崩塌,病蟲害等,水土流

失,土地沙漠化,鹽漬化,氣候變化,水資源變化等緩進的變化過程也屬於

廣義的自然災害.自然災害的直接成因是自然的變化,但人類的活動可能誘

發許多自然災害或加重災害的程度.對中國社會經濟影響最大的自然災害首

先是氣象災害(洪澇,乾旱,颱風等),其次是地質災害(地震,滑坡,泥

石流等).

中國自然災害的特徵是出現頻繁,但以區域性災害為主.據官方統計,

建國以來在一般年份裡,農作物受災面積達6億多畝, 其中成災面積約為受

災面積的一半, 佔耕種面積的六分之一,因災平均每年少收糧食400億斤以

上,直接經濟損失200億元,2億以上的人口會遭受各種自然災害的襲擊,通

常每年造成5千至1萬人死亡.[3] 雖然平均每年有六分之一的耕地成災減產,

但其他六分之五的土地仍能豐產保收.因此一般情況下,雖然年年有災,但

全國的農業及糧食生產還是可以基本上保持穩定的;而且,每年的受災地區

不同,很少會出現一個地區持續幾年發生嚴重自然災害的局面.

查閱中國的自然災害記錄可以發現,從1949年至1958年幾乎年年有災,

有時災情甚至十分嚴重.例如,1949年長江,淮河,漢水,海河流域的各河

流嚴重決口漫溢,水災嚴重;1950年察哈爾,綏遠,內蒙古遭受旱災,山東,

平原和遼寧省遭受水災;1952年黃河下游,長江流域夏季乾旱,淮河上游和

漢水流域夏秋多雨受澇;1953年,長江以北大部分地區春夏少雨,遼河,鬆

花江流域以及冀,魯,豫盛夏多雨受澇,南方部分地區夏旱較重,北方低溫

凍害嚴重,颱風造成了嚴重損失;1954年長江,淮河出現大洪水,海河流域

夏澇,黑,閩,兩廣地區出現旱災;1955年華南和西南地區有冬,春旱,華

北地區春旱嚴重,夏季京,津,冀,豫,皖降雨比往年多六成至一倍,河流

漫溢,決口;1956年夏秋在江南地區,秋季在黃河中上游及長江中上游少雨

乾旱,而淮河,松花江流域洪災嚴重,颱風災害也很嚴重;1957年晉,內蒙

西部春夏秋連旱,黃河到長江北岸夏秋季先澇後旱,江南盛夏乾旱,東北多

雨受澇;1958年全國大部分地區春夏偏旱,黃河中游出現大洪水,鄭州黃河

大......

相關問題答案
進幾年發生的自然災害?
世界上的自然災害有哪幾種? ?
劉忻前幾年發生了什麼?
地球上常見的10大自然災害有哪些 ?
自然災害怎麼辦?
地球上有哪些自然災害?
世界上有哪些自然災害?
自然災害都有什麼?
自然災害如何自救?
有哪些自然災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