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國總兵力有多少?

General 更新 2024-05-29

宋朝(兩宋)期間,中國內有多個國家對峙(宋,遼,蒙古,西夏,大理等國),請問這些國家擁有多少兵力?

遼國:四十萬

很多人都認為遼國軍力非常龐大,比如澶淵之盟,發動了30萬軍隊,到晚期天祚帝更是調集70萬大軍征討金國,而遼人墓誌銘中更有北大王四十萬之軍戎,南大王四十萬兵馬都總管,如此估算,遼軍不下150萬。但我覺得這些都有誇大,遼國的人口最盛的時候有一千萬,除去女人還有500萬男人,再除開15歲以下和60歲以上,約一兩百萬,那麼300多萬人中一半的人都要參戰,這樣的負擔恐怕不能承受,而趙匡胤生前就說過,契丹精銳不會超過十萬,而澶淵之盟的時候,宋人認為遼國勝兵者不遠二十萬,餱糧不過數日。我估計遼國的常備軍在40萬左右。

蒙古:不超過40萬

蒙古好說一些,鐵木真十萬大軍建國是比較明確的,而西征花剌子模的時候帶了15萬軍隊,留在河東和河北的木華黎軍隊很少,很多時候都是自己招募。到後期,蒙古滅金佔據中原,實力大漲,比如忽必烈滅大理就帶了十萬軍隊,戰都沒怎麼打,幾天就滅掉了大理。蒙古後期應在40萬之內。

金國:100萬上下

金國鼎盛時期的人口接近5千萬,為遼國5倍,軍力我認為是一百萬上下。完顏亮南下的時候,那是60萬南征,到後期蒙金第一戰的野狐嶺-會河堡之戰,金軍達40萬-50萬之眾,而蒙古當時是十萬軍隊,以蒙古的戰鬥力和鐵木真的用兵,消滅金軍40萬不成問題。蒙金首戰,金國大敗,之後派出幾萬,十幾萬,二十幾萬軍力的記載仍是常事。到金國臨近滅亡的時候,關隴地區仍然是20多萬軍隊,汴京城裡都有4萬軍隊。

西夏:不超過40萬

西夏鼎盛時期的人口也就200萬出頭,但是對於一個小國來說,特別是處於割據時期,那是沒有兵民的區別的,前人有分析,西夏諸軍兵總計五十餘萬。別有擒生十萬。興、靈之兵,精練者又二萬五千。別副以兵七萬為資贍,號御圍內六班,分三番以宿衛。我認為在四十萬。

北宋:逼近150萬,特別是仁宗時期,北宋是出了名的各種開銷大。

南宋:60萬-80萬。

大理:3萬

大理,我認為大理國的軍力也就3萬左右。大理和南詔在兵制和兵種上差別不大,南詔時的常備軍大約3萬,加上鄉兵和夷卒大約不到20萬。忽必烈滅大理的時候,大理軍傷亡不大,投降後有2萬軍隊。但可以調動的兵力和南詔相當。

大理國的疆域及人口及軍力是多少?

大理國定都羊苴咩城,其政治中心在洱海一帶。疆域大概是今天的雲南省,貴州省,四川省西南部,緬甸北部地區,以及老撾與越南的少數地區。

人口數量 300萬以上

東至普安路之橫山(今貴州普安),西至緬甸之江頭城(今緬甸傑沙),南至臨安路之鹿滄江(今越南萊州北部的黑河),北至羅羅斯之大渡河,相當於今天雲南省面積的2.9倍。

軍力較弱,在10萬以下。且地方割據勢力較強,能動員的兵力不多。

元朝忽必烈滅大理國的戰役是什麼,雙方參加兵力多少,傷亡情況怎樣?

作為一名大理本土居民,我對你這個問題很有發言權,元朝就是由蒙古族建立的,當時大理國的滅亡,離不開內部統治集團的腐敗,但很大程度上是外部力量加快了其滅亡,這個外部力量來自於它捲入宋與蒙古之間的鬥爭。至於,你說的具體雙方兵力多少,傷亡情況如何,這些在大理國國史等資料上記載也少,幾乎是沒有的.下面這段資料也有不足之處,公元1235年,元世祖忽必烈率領10萬大軍,分兵三路進攻大理國。忽必烈親率中路軍,於十月過大渡河,抵金沙江,用皮筏渡江,到達今天的雲南麗江,既歷史上有名的“元跨革囊”。忽必烈採納姚樞等人的建議,改變了過去蒙古軍的屠城惡習,下了止殺之令,並派使者到羊苴咩城勸降。

大理相國高太祥主張堅決抵抗,殺了使者。忽必烈於12月進軍龍首關,直逼羊苴咩城,大理王段興智、高太祥背城出戰,慘遭大敗。12月12日,羊苴咩城被攻破,高太祥被殺,段智興出逃,次年春,在宜良被俘虜,大理國滅亡。

至此,存續300餘年的段氏大理國宣告滅亡。此後,雲南以一個行政省的形式被納入元朝版圖。它也是大理歷史的轉折點,它標誌著自唐以來,大理作為雲南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時代的結束,雲南的政治中心由大理遷至昆明。

其中一個人物沒提到,這個是兀良合臺,當時就是忽必烈和他合兵一處,擊破了大理國。你查下這個人物傳記應該對你有幫助,滅了大理國後,元世祖忽必烈就為了紀念這一刻,在大理刻了一個碑,這個碑就是;元世祖平雲南碑,簡單的記載了這段歷史。就在大理三月街上去不遠處,此碑在文革時被推倒過,後面又經過修復。我看到過,感覺上面字跡模糊,畢竟歷史也久遠了,希望對大理歷史感興趣的你,有時間去大理體驗蒼山洱海間歷史與文化。

古代大理國的版圖有多少萬平方公里 客觀回覆 最好有具體數據! 10分

大理國定都羊苴咩城,其政治中心在洱海一帶。疆域大概是今天的雲南省,貴州省,四川省西南部,緬甸北部地區,以及老撾與越南的少數地區。面積約110萬平方公里。

大理國,設置八府、四郡、四鎮。

八府:除大理首府以外的善闡府(今昆明)、威楚府(今楚雄)、統矢府(即弄棟府,今姚安)、會川府(今會理)、建昌府(今西昌)、騰越府(今騰衝)、謀統府(今鶴慶)、永昌府(今保山);

四郡:東川郡(今會澤)、石城郡(今曲靖)、河陽郡(今澄江)、秀山郡(今通海);

四鎮:西北的成紀鎮(今永勝)、西南的蒙合鎮(今巍山)、西部的鎮西鎮(今盈江)、東部的最寧鎮(今開遠)。

三十七部:普摩部(今曲靖)、磨彌部(今沾益)、納垢部(今馬龍)、羅鳩部(今羅平)、夜苴部(今富源)、磨彌殿部(今宣威)、落溫部(今陸良)、落蒙部(今路南)、師宗部(今師宗)、仁德部(今尋甸)、閟畔部(今東川)、嵩盟部(今嵩明)、際鹿部(今瀘西)、維摩部(今丘北)、彌勒部(今彌勒)、陽城堡部(今晉寧)、強宗部(今陽宗海)、步雄部(今江川)、羅加部(今澄江)、寧部(今華寧)、休臘部(今河西)、因遠部(今元江)、羅婺部(今武定)、華竹部(今元謀)、羅部(今羅次)、屈中司部(今開遠)、納樓部(今蒙自)、教合部(今文山)、矣尼迦部(今馬關)、王弄山部(今河口)、烏蒙部(今昭通)、乃娘部(今彝良)、芒布部(今鎮雄)、烏撒部(今威寧)、於矢部(今普安)、休制部(今玉溪)、嶍峨部(今峨山)。

大理國家是被什麼國所滅的

大理國是宋代以白族為主體在今雲南建立的民族政權。唐昭宗天覆二年(902),南詔貴族鄭買嗣滅蒙氏自立,改國號為"大長和"。後唐明宗天成三年(928),楊幹貞滅鄭氏,擁立趙善政,改國號為"大天興"。天興國存在僅十個月。 楊幹貞即廢趙氏自立,又改國號為"大義寧"。楊幹貞"貪虐無道,中外鹹怨"。後晉天福二年(937),通海節度段思平以"減爾稅糧半,寬爾徭役三載"為口號,聯合滇東三十七部的反抗勢力,驅逐楊幹貞,自立為王,改國號為"大理",亦即段氏大理。段氏之所以取得勝利,在於他的"減稅糧、寬徭役"的政策和"更易制度、損除苛令"的改革,得到人民廣泛支持。

歷史上的大理國全盛時期有多大?

大理國定都羊苴咩城,其政治中心在洱海一帶。疆域大概是今天的雲南省,貴州省,四川省西南部,緬甸北部地區,以及老撾與越南的少數地區。

政區與南詔相當,東至普安路之橫山(今貴州普安),西至緬甸之江頭城(今緬甸傑沙),南至臨安路之鹿滄江(今越南萊州北部的黑河),北至羅羅斯之大渡河,相當於今天雲南省面積的2.9倍 。

大理國(937年-1094年,1096年-1253年,白語:Dablit guaif)是中國歷史上由白族在中國西南邊陲一帶建立的政權。全國尊崇佛教,歷代國君多於暮年禪位為僧。   公元937年,後晉通海節度使段思平聯合洱海地區貴族高方、董伽羅滅大義寧國,定都羊苴咩城(今雲南大理),國號“大理”,史稱“前理”。疆域覆蓋今中國雲南、貴州、四川西南部,以及緬甸、老撾、越南所轄北部地區。公元1095年,宰相高升泰篡位,改國號“大中”,翌年薨逝歸政段正淳,史稱“後理”。公元1253年,大理國被蒙古帝國所滅,原大理國君段興智被任命為大理世襲總管。

元世祖至元七年(1270年),元朝在雲南等地置大理路、建行中書省,加強了統一政權對西南邊陲的統治。

大理國有多少軍隊

草木皆兵,怎麼回答呢?

大理國有多大

大理國是中國宋代以白族為主體的少數民族在今雲南一帶建立的少數民族國家。公元937年,晉天福二年,通海節度段思平滅南詔建國,定都羊苴咩城,國號大理,因舉國尊崇佛教,又稱妙香國。

大理國後期廢除了節度和都督的軍事轄區,對其他建制略作了調整,設置八府、四郡、四鎮,共37部。

大理國的疆域大致是現在的中國雲南省,貴州省,四川省西南部,緬甸北部地區,以及老撾與越南的少數地區。

東至普安路之橫山(今貴州普安),西至緬甸之江頭城(今緬甸傑沙),南至臨安路之鹿滄江(今越南萊州北部的黑河),北至羅羅斯之大渡河,總面積相當於今天雲南省面積的2.9倍(約113萬平方公里)。

大理歷史中有哪幾詔國

隋末唐初洱海地區小國林立,互不役屬,其中有六個實力較強的小國,分別被六個國王統領,被稱為六詔,分別是:蒙巂詔、越析詔、浪穹詔、邆賧詔、施浪詔、蒙舍詔。蒙舍詔在諸詔之南,稱為“南詔”。在唐王朝的支持下,南詔先後征服了西洱河地區諸部,滅了其他五詔,統一了洱海地區。

大理國面積多少?

大理國,中國中古時代國家。937年,白族段思平滅大義寧建國,定都羊苴咩城,改國號曰大理。由於歷史資料的匱乏,人們對大理國的瞭解比較少。其政治中心在洱海一帶,疆域大概是現在的雲南省,貴州省,四川省西南部,緬甸北部地區,以及老撾與越南的少數地區。 1253年,元朝忽必烈率兵滅了大理。大理的末代皇帝是段興智。

相關問題答案
大理國總兵力有多少?
日本總兵力有多少人?
德國在二戰有多少兵力?
大理古城海拔有多高?
大理蒼山海拔有多高?
意大利總人口有多少?
中國山東省有多少個大學 ?
大家知道上海有多少外企員工,多少私企員工,多少國企員工 ?
中國姓朱的有多少人?
全國姓辜的有多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