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的帝號什麼?

General 更新 2024-06-08

李世民兒子的帝號是什麼

唐高宗李治:

母親長孫皇后,是唐太宗最為溺愛的兒子,也是唐太宗唯一親自撫養長大的兒子。

李治一出生,唐太宗就下令只要是這一天出生的人都能得到糧食,隨後又大宴五品以上的大臣。甚至據說就在李治出生三天後的“洗三朝”時,長孫皇后將當年丈夫從晉陽宮中得來的玉龍子與綴滿珍珠的襁褓一併賜給了這個小兒子。從此,這枚“廣不數寸,而溫潤精巧,非人間所有”的玉龍子就成為了唐朝的吉祥物,由皇帝們代代相傳。

貞觀5年李治被封為晉王,貞觀7年,唐太宗將李唐王朝的龍興之地幷州太原府封給了這個小兒子。而李治也很不辜負父親的厚愛,從小就很聰慧,對父母也十分孝順,唐太宗曾經考察他對《孝經》的理解,李治是對答如流,唐太宗聞言更是高興萬分。

貞觀十年六月己卯,長孫皇后崩於立政殿,年僅七歲的李治自此失去了自己的母親,不過幸運的是,唐太宗以加倍的父愛彌補了這個最疼愛的小兒子,他沒有因為妻子的去世而讓李治出宮或在皇宮某處單獨居住,而是將李治兄妹留在自己的寢殿一同照料,於是《唐會要》上便留下了這樣一筆記載:“晉王及晉陽公主,幼而偏孤,上親加鞠養。”褚遂良也親口說過:“然晉王,陛下親自撫養,至於成立,上聖深慈,偏所鍾愛。”而放眼整個大唐王朝,被皇帝親自撫養長大的皇子唯有李治一人,這是怎樣的一種深情鍾愛與殊榮!

不過唐太宗對這個小兒子的偏愛並不止於此。在李治已經遙領幷州都督的情況下,唐太宗又加封他為右武候大將軍。貞觀16年,李治更是連自己的封地都沒去就直接上朝參與政事了。對此,史書上特別用了“特深寵異”這四個字來形容唐太宗對李治的溺愛之情。

貞觀17年太子李成乾被廢,為了同時保住承乾、李泰、李治這三個心愛的兒子,唐太宗果斷立了李治為太子。李治被立為太子後,唐太宗對李治的寵愛一如既往,甚至可以說是更甚以往。李治的長子李忠出生,雖然只是庶出,但唐太宗仍十分高興,不僅在宴會上“酒酣起舞”“盡日而罷”,還一反皇孫只能封郡王的制度,破例將李忠冊封為了親王。

而唐太宗先前一直將寶貝兒子安置在自己寢殿的一側,儘管李治在宮外有一座“盡一坊之地”的晉王宅,但即便是李治被立為太子後,唐太宗也沒有讓他按製出宮居住或住到東宮去。直到貞觀18年劉洎上書,唐太宗這才令劉洎和岑文本同馬周按日輪流前往東宮,與皇太子談論。結果維持了沒多久,唐太宗又讓兒子回到了身邊,貞觀20年褚遂良也忍不住上書,唐太宗這才答應了讓李治每個月一半的時間住到東宮,一半的時間仍留在自己身邊。

貞觀19年唐太宗親征高麗,李治身為太子留守後方。自幼與父親朝夕相伴的李治非常不捨,連日哭泣,唐太宗便對他說道:“你自幼在我身邊,像嬰兒一樣,我此番出征,你正好可以藉機鍛鍊一下,為什麼要哭呢?”李治則回答道:“我7歲時母親便去世了,父親你一直把我帶在身邊,朝夕相處,從來沒有分開過,一想到我們要分開,我就忍不住傷心。”唐太宗聞言也淚流滿面。於是唐太宗為了彼此能夠及時瞭解對方的狀況,首創了飛表奏事制度,李治還要求父親在收到他的信後要立即回信。

而且就在唐太宗親征高麗之前,李治是一路送到了定州。直到不能再送了,面對依依不捨的愛子,唐太宗就指著自己身上的衣服說:“不到我們父子二人再相見的時候,我絕不會換下這身衣服。” 所以唐太宗的這件衣服是穿髒了又穿破了,連大臣都看不下去了勸他換一件,他卻死活不肯答應。後來唐太宗聽說李治正在趕來迎接自己的路上,於是迫不及待地帶領三千護衛率先飛奔進入了臨渝關,途中正好與李治相遇,直到此時李治進獻了新衣服,唐太宗這才換下了身上這件已經穿爛了的袍子。

等到唐太宗徵遼回來後又準備巡幸靈州,本打算帶著李治一起前去,結果張行成上疏說......

唐朝總共有多少位皇帝?他們的帝號都是什麼?

加上武則天共21位皇帝

1高祖李淵(566-635)618年稱帝,在位9年,626年讓位於李世民

高祖李淵,陝西人,世襲為唐公。617年出任太原留守。隋末農民起義時,他乘機起兵攻入長安,建立唐朝。李淵是一個酒色之徒,並無雄才大略。退位後死於635年,時年70歲。

太宗李世民(598-649)626年即位,在位24年

2李世民是中國歷史上少有的能打天下又能治天下的有道名君。在唐朝統一全國的一系列戰爭中,他是起決定性作用的軍隊統帥,在即位後,又通過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實現了歷史上有名的“貞觀之治”。

3高宗李治(628-683)649年即位,在位34年 高宗李治,李世民第九子。政治上無所作為,後期被武則天把持朝政。683年病死,時年56歲。

4中宗李顯(656-710)(683-684;705-710)在位,在位6年

中宗李顯,李治第六子,李治死後即位,但僅僅2月,被武后所廢。705年武后讓位與李顯,無所作為,被皇后韋氏毒死,時年55歲。

5睿宗李旦(662-716)(684-690;710-712)在位,在位8年

睿宗李旦,高宗第八子。684年被武后擁立為帝,690年被廢。710年其子李隆基剿滅韋后,擁李旦為帝,712年讓位與李隆基,死於716年,時年55歲。

6玄宗李隆基(685-761)(712-756)年在位,在位43年

李隆基,睿宗第三子。在位前期,不失為一個勵精圖治的皇帝,使國庫豐盈,百姓安樂。但後期,卻重用李林甫,楊國忠等,致使政治腐敗,“安史之亂”險些葬送大唐江山。756年他讓位與其子李亨,761年死,時年77歲。

7肅宗李亨(711-762)756年即位,在位7年

肅宗李亨,玄宗第三子。“安史之亂”時被擁立為帝。死於762年,時年52歲。

8代宗李豫(726-779)762年即位,在位17年

代宗李豫,肅宗長子。762年被宦官擁立為帝。平亂守成,中才之主。死於779年,時年54歲。

9德宗李適(742-805)779年即位,在位25年

德宗李適,代宗長子,他猜忌刻薄,重用奸佞,為唐朝滅亡埋下了禍根。死於805年,時年64歲。

10順宗李誦(761-806)805年即位,在位八個月

順宗李誦,德宗長子。在位不到1年,退位給李純,806年死,時年46歲。

11憲宗李純(778-820)805年即位,在位15年

李純,順宗長子。憲宗依靠一些良相,在統一戰爭中取得了一些成就。自安史之亂以來的藩鎮割據的局面,在憲宗時,基本結束了。但他重用宦官,終被宦官所殺。時年43歲。

12穆宗李恆(795-824)820年即位,在位25年

穆宗李恆,憲宗第三子。穆宗是一個荒淫的皇帝,剛登位就縱情聲色。他企求長生不老,服藥過量而死,時年30歲。

13敬宗李湛(809-826)824年即位,在位3年

敬宗李湛,穆宗長子。826年12月被宦官殺死。時年18歲。

14文宗李昂(809-840)827年即位,在位14年

文宗是穆宗的第二子,他當政時宦官專權,文宗成為宦官的傀儡。死於840年時年32歲。

15武宗李炎(814-846)840年即位,在位6年

武宗李炎,穆宗第五子。武宗在位時,社會矛盾有一定的緩解,但他信奉道教,吃丹藥而亡,時年33歲。

16宣宗李忱(810-859)846年即位,在位13年

宣宗李忱,憲宗第十三子,是武宗的叔父,也因吃丹藥毒死,時年50歲。

17懿宗李溫(833-873)859年即位,在位14年

懿宗,宣宗長子。他的生活十分荒淫,政治腐敗,社會矛盾尖銳。死於8......

李世民的帝號是什麼 夢幻西遊手遊科舉答案

唐太宗

唐太宗李世民(598年1月28日-649年7月10日),唐朝第二位皇帝,627年9月4日-649年7月10日在位,年號貞觀。李世民在位23年,是唐朝傑出的軍事家,率部平定了薛仁杲、劉武周、竇建德、王世充等軍閥,最終統一天下。626年發動玄武門之變殺死自己的兄長太子李建成、四弟齊王李元吉二人及二人諸子,被立為太子,唐高祖李淵不久被迫退位,李世民即位。李世民為帝后,積極聽取群臣的意見,以文治天下,並開疆拓土,使社會出現了國泰民安的局面,開創了中國歷史上著名的貞觀之治。649年逝世,享年52歲,初諡文皇帝,廟號太宗,葬於昭陵。

手機天堂xpgod小編為你解答,望採納!

劉秀、李世民、朱元璋的諡號、尊號是什麼

劉秀世祖光武皇帝(孝明帝劉莊上廟號),廟號世祖,諡號光武帝,一般稱劉秀為漢光武帝。年號主要是建武。

李世民,諡號文武大聖大廣孝皇帝,簡稱文皇帝,廟號太宗,年號貞觀,一般稱李世民為唐太宗,又被少數民族尊為“天可汗”。

朱元璋,諡號為開天行道肇紀立極大聖至神仁文義武俊德成功高皇帝,簡稱高皇帝,廟號太祖,年號洪武,一般成朱元璋為明太祖。

漢世祖光武皇帝劉秀(公元前5年1月15日—57年3月29日),字文叔,南陽郡蔡陽縣人,出生於陳留郡濟陽縣 ,東漢王朝開國皇帝,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  唐太宗李世民(公元598年1月28日 【一說599年1月23日】-公元649年7月10日),祖籍隴西成紀,是唐高祖李淵和竇皇后的次子,唐朝第二位皇帝,傑出的政治家、戰略家、軍事家、詩人。

大明太祖高皇帝朱元璋(1328年-1398年6月24日),字國瑞, 原名重八,後取名興宗。漢族,濠州鍾離人(今安徽鳳陽),明朝開國皇帝。

唐太宗的諡號和廟號分別是什麼?

唐太宗即李世民,太宗是他死後的廟號,諡號為“文皇帝”唐太宗,名李世民。是唐朝的第二個皇帝。生於599年,病死於649年,死時50歲。18歲,隨父李淵起兵反抗暴虐的隋煬帝。19歲,隨父攻進隋朝首都長安,滅隋,立唐。李淵即位,就是唐高祖。李世民封為秦王,其兄李建民立為皇太子,其弟李元吉封為齊王。27歲,發動玄武門之變,殺兄李建民,弒弟李元吉。李淵退位為太上皇。李世民即位為皇恭,就是唐太宗。年號貞觀。

唐朝皇帝列表 李世民之後的皇帝是誰

唐高宗李治(628年7月21日—683年12月27日),字為善,唐朝第三位皇帝(649—683年在位),唐太宗李世民第九子,其母為文德順聖皇后長孫氏,是嫡三子。

貞觀五年(631年)封為晉王,後因唐太宗的嫡長子皇太子李承乾與嫡次子魏王李泰相繼被廢,他才於貞觀十七年(643年)被冊立為皇太子。貞觀二十三年(649年)即位於長安太極殿,開創了有貞觀遺風的永徽之治。

李世民是哪個朝代的皇帝

李世民,唐代皇帝。唐高祖李淵次子。隋末,李淵先後任山西河東慰撫大使、太原留守,負責鎮壓今山西地區的農民起義和防備突厥,李世民隨父在晉陽(今山西太原西南)。當時農民起義風起雲湧,力量日益壯大。李淵、李世民父子看到隋朝將亡,乃於大業十三年(617)在晉陽起兵,接著南攻霍邑(今山西霍縣),西渡黃河,攻取長安(今陝西西安)。太原起兵之初,李淵以長子李建成為隴西公、左領軍大都督,統左三軍;李世民為敦煌公、右領軍都督,統右三軍。

攻克長安後,李淵立隋煬帝孫代王楊侑為帝,改元義寧,是為恭帝。恭帝進封李淵為唐王,以李建成為唐王世子;李世民為京兆尹,改封秦國公;封李元吉為齊國公。義寧二年(618)李世耿徙封趙國公。三月,隋煬帝被殺。五月,李淵即位,國號唐,建元武德,是為唐高祖。李淵以李世民為尚書令。不久,又立李建成為皇太子,封李世民為秦王,李元吉為齊王。在唐朝統一全國的過程中,李世民軍功甚多。他首先打敗了據有金城(今甘肅蘭州)一帶的薛舉,迫使舉子薛仁杲降唐;接著又打退了倚仗突厥勢力南攻河東的劉武周、宋金剛;武德四年(621)又打敗竇建德,消滅夏政權;同時迫使盤踞洛陽的王世充出降,鄭隨之滅亡,為統一全國奠定了基礎。李世民在統一全國的過程中功業超過李建成和李元吉,但身為次子,不能繼承皇位;太子李建成亦知李世民終不肯為人下,於是以李世民為一方,以李建成、李元吉為另一方,展開了爭皇位繼承權的鬥爭。武德九年六月四日,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殺死李建成、李元吉,逼唐高祖李淵退位,自己稱帝,是為唐太宗。次年(627)改元貞觀。唐太宗即位後,居安思危,任用賢良,虛懷納諫,實行輕徭薄賦、疏緩刑罰的政策,並且進行了一系列政治、軍事改革,終於促成了社會安定、生產發展的昇平景象,史稱貞觀之治。貞觀之治是中國封建時代最著名的“治世”。貞觀四年(630),唐太宗遣李靖平定東突厥,俘虜頡利可汗,解除了北邊的威脅;九年,平定吐谷渾,俘其王慕容伏允;十四年,又派侯君集平定高昌氏,於其地置西州,並在交河城(今新疆吐魯番西)置安西都護府。唐太宗對東突厥降眾及依附於突厥的各族執行比較開明的政策,受到他們的擁戴,因而被尊為“天可汗”。十五年以江夏王李道宗送文成公主和親於吐蕃的贊普松贊干布,發展了漢、藏兩族間的經濟文化交流。但唐太宗親征高句麗的戰爭給兩國人民帶來了災難,最後無功而還。唐太宗最初立長子李承乾為太子,後來又愛重第四子魏王李泰,李承乾由此產生了奪嗣之懼,企圖發動政變刺殺李泰,沒有成功,被廢為庶人。唐太宗為防止身後發生兄弟仇殺的悲劇,貶魏王李泰,改立第九子晉王李治為太子,即以後的唐高宗。

太宗晚年著《帝範》一書以教戒太子,其中總結了他一生的政治經驗,也對自己的功過進行了評述。貞觀二十三年唐太宗病危,令長孫無忌、褚遂良在其身後輔佐李治。去世後,葬於昭陵。

李世民是什麼時期的皇帝?被稱為什麼?

.唐太宗,名李世民(599年~649年),是唐朝第二位皇帝,他的名字意思是「濟世安民」。太宗是他死後的廟號。他還是唐朝軍事家,政治家、書法家。他開創了歷史上著名的「貞觀之治」,將中國封建社會推向鼎盛時期。

麻煩採納,謝謝!

劉秀,李世民,朱元璋的名號、年號、諡號、廟號、尊號和陵號各是什麼?

諡號就是廟號劉秀世祖光武皇帝(孝明帝劉莊上廟號),廟號世祖,諡號光武帝,一般稱劉秀為漢光武帝。年號主要是建武,劉秀陵墓叫原陵,俗稱漢陵,劉秀墳。

李世民,諡號文武大聖大廣孝皇帝,簡稱文皇帝,廟號太宗,年號貞觀海一般稱李世民為唐太宗,又被少數民族尊為“天可汗” 陵墓叫唐昭陵

朱元璋,諡號為開天行道肇紀立極大聖至神仁文義武俊德成功高皇帝,簡稱高皇帝,廟號太祖,年號洪武,一般成朱元璋為明太祖,陵墓叫明孝陵。

李世民的國號是什麼

李工民國號為唐。

開國皇帝、李世民之父李淵稱帝時定國號為唐。

“唐”是李淵的封地。李淵為“唐公”,即其爵位為“公”,封地在“唐”。唐的淵源可追溯到上古時期,堯在出任帝位之前被分封在“唐”,稱“唐堯”,其封地即太原附近。李淵被封唐地,李家稱帝,便號為唐。

相關問題答案
李世民的帝號什麼?
李世民的字是什麼?
李世民的屬相是什麼?
皇帝的諡號什麼意思?
選民的選是什麼意思?
李世民的名字含義?
能移民的人有什麼特點?
袁世凱稱帝是什麼朝代?
迷你世界的羊吃什麼?
李世明被稱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