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怎麼吃最有營養?

General 更新 2024-06-06

雞蛋怎樣吃最有營養?

聰明吃雞蛋

最營養的烹飪方法:

雞蛋吃法多種多樣,就營養的吸收和消化率來講,煮蛋為100%,炒蛋為97%,嫩炸為98%,老炸為81.1%,開水、牛奶衝蛋為92.5%,生吃為30%~50%。由此來說,煮雞蛋是最佳的吃法,但要注意細嚼慢嚥,否則會影響吸收和消化。不過,對兒童來說,還是蒸蛋羹、蛋花湯最適合,因為這兩種做法能使蛋白質鬆解,極易被兒童消化吸收。

注意:茶葉蛋應少吃,因為茶葉中含酸化物質,與雞蛋中的鐵元素結合,對胃起刺激作用,影響胃腸的消化功能。

一天吃多少:

雞蛋是高蛋白食品,如果食用過多,可導致代謝產物增多,同時也增加腎臟的負擔,一般來說,孩子和老人每天一個,青少年及成人每天兩個比較適宜。

蛋白好還是蛋黃好:

正確的吃法應該是吃整個雞蛋,蛋白中的蛋白質含量較多,而其他營養成分則是蛋黃中含得更多。

吃雞蛋的誤區

誤區A:產婦吃雞蛋越多越好

產婦在分娩過程中體力消耗大,消化吸收功能減弱,肝臟解毒功能降低,大量食用後會導致肝、腎的負擔加重,引起不良後果。食入過多蛋白質,還會在腸道產生大量的氨、羥、酚等化學物質,對人體的毒害很大,容易出現腹部脹悶,頭暈目眩、四肢乏力、昏迷等症狀,導致“蛋白質中毒綜合徵”。蛋白質的攝入應根據人體對蛋白質的消化、吸收功能來計算。一般情況下,產婦每天吃3個左右的雞蛋就足夠了。

誤區B:常吃雞蛋導致膽固醇偏高

不會,因為蛋黃中含有較豐富的卵磷脂,是一種強有力的乳化劑,能使膽固醇和脂肪顆粒變得極細,順利通過血管壁而被細胞充分利用,從而減少血液中的膽固醇。而且蛋黃中的卵磷脂消化後可釋放出膽鹼,進入血液中進而合成乙酰膽鹼,是神經遞質的主要物質,可提高腦功能,增強記憶力。

誤區C:生雞蛋更有營養

生吃雞蛋不僅不衛生,容易引起細菌感染,而且也不營養。生雞蛋裡含有抗生物素蛋白,影響食物中生物素的吸收,導致食慾不振、全身無力、肌肉疼痛等“生物素缺乏症”。另外,生雞蛋內含有“抗胰蛋白酶”,會破壞人體的消化功能。至於那些經過孵化、但還沒有孵出小雞的“毛雞蛋”,就更不衛生了!

烹飪解密

攤雞蛋:忌用大火,否則會損失大量營養。因為溫度過高時,雞蛋中的蛋飢質會被破壞分解。尤其是顏色深,炸得焦脆的雞蛋,營養損失就更厲害。但是火太小了也不行,時間相對長,水分丟失較多,攤出的雞蛋發乾,影響質感。因此,攤雞蛋最好用中火。

蒸雞蛋羹:雞蛋羹是否能蒸得好,除放適量的水之外,主要決定於蛋液是否攪拌得好。攪拌時,應使空氣均勻混入,且時間不能過長。氣溫對於攪好蛋液也有直接關係,如氣溫在20℃以下時,攪蛋的時間應長一點(約5分鐘),這樣蒸後有肉眼看不見的大小不等的孔眼;氣溫在20℃以上時,時間要適當短一些。不要在攪蛋的最初放入油鹽,這樣易使蛋膠質受到破壞,蒸出來的雞蛋羹粗硬;若攪勻蛋液後再加入油鹽,略攪幾下就入蒸鍋,出鍋時的雞蛋羹將會很鬆軟。

打蛋花湯:在湯滾之際加幾滴醋,則蛋汁入水即呈現漂亮的蛋花了。煮雞蛋:重在掌握好時間,一般以8分鐘~10分鐘為宜。若煮得太生,蛋白質沒有鬆解,不易消化吸收。若煮得太老,蛋白質結構由鬆變得緊密,同樣不易被消化吸收。

特別提示:炒雞蛋忌加味精。雞蛋本身含有多量的穀氨酸及一定量的氯化鈉,若加入味精,加溫後這兩種物質會生成一種新的物質——穀氨酸鈉,即味精的主要成分,雞蛋本身的鮮味反而被掩蓋。

回答者:starlau123 - 助理 三級 1-7 16:04

----------------------------------------......

怎麼吃雞蛋最有營養

雞蛋有很多的蛋白質 最有營養的是煮雞蛋因為營養 漏不出去

怎樣吃雞蛋營養價值更高?

雞蛋的正確吃法

雞蛋吃法多種多樣,就營養的吸收和消化率來講,煮蛋為100%,炒蛋為97%,嫩炸為98%,老炸為81.1%,開水、牛奶衝蛋為92.5%,生吃為30%~50%。可見,煮雞蛋是最佳吃法,但要注意細嚼慢嚥,否則會影響吸收和消化。不過,對兒童和老人來說,還是蒸蛋羹、蛋花湯最適合,因為這兩種做法能使蛋白質鬆解,極易被消化吸收。雞蛋中維生素C含量不高,所以吃雞蛋時最好輔以適量的蔬菜。

每天吃幾個雞蛋合適?

從營養學的觀點看,為了保證膳食平衡、滿足機體需要,又不會營養過剩,一般情況下,老年人每天吃1~2個雞蛋為宜。中青年人、從事腦力勞動或輕體力勞動者,每天可吃2個雞蛋;從事重體力勞動,消耗營養較多者,每天可吃2~3個雞蛋;少年兒童由於長身體,代謝快,每天也應吃2~3個雞蛋。孕婦、產婦、乳母、身體虛弱者以及進行大手術後恢復期的病人,需要多增加優良蛋白質,每天可吃3~4個雞蛋,但不宜再多

參考資料:news.xinhuanet.com/...15.htm

雞蛋如何吃才最健康,怎麼做最營養

整蛋用蒸蛋器蒸、水煮最有營養,其次是煮荷包蛋,煎蛋第三。

雞蛋什麼時候吃,怎麼吃最有營養

親,吃雞蛋的話在一天當中早上吃吸收是最好,而其中最有營養的吃法就是煮雞蛋,如果是嬰兒或小孩的話就建議你可以做成蒸雞蛋或蛋花湯

每天吃幾個雞蛋為宜?怎麼吃最有營養?

科學吃雞蛋

雞蛋的營養成分比較全面而均衡,人體需要的營養素幾乎都有,無論是蛋清還是蛋黃,它們的蛋白質生理價值都極高,且易於消化吸收,利用率能達到95%以上,因此是較全價的天然食品。

一天究竟吃幾個雞蛋好?首先來看看從一個雞蛋能得到多少營養。

一箇中等大小的雞蛋,平均約重50克,能提供蛋白質6克,脂肪5克,熱能72千卡,鈣23毫克,磷89毫克,鐵1.2毫克,維生素A612國際單位,硫胺素0.07毫克,核黃素0.13毫克,尼克酸0.04毫克,膽固醇300毫克。若將一個雞蛋和50克瘦肉來比較,雞蛋的蛋白質和脂肪的質量比瘦肉好,維生素的含量也較高,價錢卻比瘦肉便宜些,從營養及經濟兩方面考慮都是吃雞蛋較合算。

近年來,由於瞭解到患動脈粥樣硬化和冠心病的人血液裡的膽固醇都有增高,所以不少人對膽固醇產生了畏懼心理,害怕吃蛋黃會造成動脈硬化,因此不敢吃雞蛋。這種顧慮是不必要的,在正常情況下,膽固醇並不是有害的東西,它也是人體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質,在體內膽固醇不僅是構成細胞的基本材料之一,而且能合成幾種重要的激素,在體內還能轉變成維生素D3。

另一方面,人體血漿裡的膽固醇並不都是從食物中來的,它有外源性和內源性兩個來源。外源性是來自食物,所有肉、蛋、動物脂肪都含有膽固醇。估計每天大約吃進500毫克,如果動物性食物吃得少,還到不了此數。內源性是體內自己合成,每天約合成1.0~1.5克,這遠比從食物吃進去的多,所以體內的膽固醇大部分是身體自制的。在正常情況下,身體有自動調節的能力,即吃進去的膽固醇多,體內合成的數量就少;吃進去的少,體內合成的就多。此外蛋黃裡還含有豐富的卵磷脂,是一種強乳化劑,它可使血液中的膽固醇和脂肪顆粒變小,並保持懸浮狀態,從而妨礙膽固醇和脂肪在血管壁的沉積,透過血管壁為身體組織所利用,不會增加血漿膽固醇。美國密蘇里州立大學的瑪加烈.弗林博士曾組織了一個專門研究“雞蛋與膽固醇”小組,對116名32~62歲的男性進行了為期半年的實驗。他們先讓受試者連續三個月不吃任何蛋品食物,測定血清膽固醇的含量,然後每人每日加2個雞蛋,3個月後再測膽固醇,兩次結果相差不明顯,說明受試者體內膽固醇的含量不受雞蛋膽固醇的影響。而科學家認為一個血膽固醇濃度處於正常範圍的老年人,如每天吃兩個雞蛋,其血內膽固醇最多增加2毫克%,這個很微小的量不會造成動脈粥樣硬化,而雞蛋中的其它營養成分,卻會給人帶來更多好處,因此不必害怕吃雞蛋。當然吃過多的雞蛋也不好,一是浪費優質蛋白質,二是蛋白質分解產物會增加肝、腎負擔,對身體也不利。而一個代謝正常的人,適當的吃些雞蛋,例如每天吃1~2個,或一星期吃幾次,是對身體有好處的。

最營養的烹飪方法:雞蛋吃法多種多樣,就營養的吸收和消化率來講,煮蛋為100%,炒蛋為97%,嫩炸為98%,老炸為81.1%,開水、牛奶衝蛋為92.5%,生吃為30%~50%。由此來說,煮雞蛋是最佳的吃法,但要注意細嚼慢嚥,否則會影響吸收和消化。不過,對兒童來說,還是蒸蛋羹、蛋花湯最適合,因為這兩種做法能使蛋白質鬆解,極易被兒童消化吸收。

注意:茶葉蛋應少吃,因為茶葉中含酸化物質,與雞蛋中的鐵元素結合,會對胃起刺激作用,影響胃腸的消化功能。

蛋白好還是蛋黃好:

正確的吃法應該是吃整個雞蛋,蛋白中的蛋白質含量較多,而其他營養成分則是蛋黃中含得更多。

有些人認為生吃雞蛋可以獲得最佳營養。其實,吃生雞壞處多多,對人的健康是十分有害的.

生雞蛋中含有抗酶蛋白和抗生物蛋白。前者阻礙人體腸胃中的蛋白酶與蛋白質接觸,影響蛋白質的消化、吸收。後者能與食物中的生物素結合,形......

怎樣蒸蛋最有營養?

雞蛋吃法多種多樣,就營養的吸收和消化率來講,煮蛋為100%,炒蛋為97%,嫩炸為98%,老炸為81.1%,開水、牛奶衝蛋為92.5%,生吃為30%~50%。由此來說,煮雞蛋是最佳的吃法,但要注意細嚼慢嚥,否則會影響吸收和消化。

注意:茶葉蛋應少吃,因為茶葉中含酸化物質,與雞蛋中的鐵元素結合,會對胃起刺激作用,影響胃腸的消化

雖然煮雞蛋最營養,但對消化功能沒有完善的兒童來說,煮雞蛋比較不易消化。

對嬰兒來說最好是吃煮雞蛋中的蛋黃,將之碾成粉末,加水或奶食用。

就孩子而言,雞蛋的做法要多樣、口味要多變才能引起他們的食慾。

對低齡幼兒來說可以吃蒸雞蛋羹、蛋花湯、水潑蛋和煎荷包蛋。需要食用流質飲食時,可用牛奶或豆漿衝蛋花。

稍大的兒童可以食用炒雞蛋、蛋餃、金鉤千層卷、蟹粉蛋等。

煮雞蛋是常用的吃法之一,但若煮不得法,往往會使蛋清熟而蛋黃不熟;或煮過頭了,把雞蛋煮得開了花,蛋白蛋黃都很硬,這樣都不利於消化吸收。

正確的煮法是將雞蛋於冷水下鍋,慢火升溫,沸騰後微火煮2分鐘。停火後再浸泡5分鐘,這樣煮出來的雞蛋蛋清嫩,蛋黃凝固又不老。

據營養學家介紹,不同煮沸時間的雞蛋,在人體內消化時間是有差異:“3分鐘雞蛋”是微熟雞蛋,最容易消化,約需1小時30分鐘;“5分鐘”雞蛋“是半熟雞蛋,在人體內消化時間約2小時;煮沸時間過長的雞蛋,人體內消化要3小時15分。

“5分鐘雞蛋”不僅軟嫩、蛋香味濃,而且有益人體營養。美國醫學界曾發表研究報告,24名成人每日吃兩個半熟蛋,6個星期後血脂並沒有上升,對人體有益的好膽固醇(HDL)反增加10%

雞蛋是高蛋白食品,如果食用過多,可導致代謝產物增多,同時也增加腎臟的負擔,一般來說,孩子和老人每天一個,青少年及成人每天兩個比較適宜

鴿子蛋怎麼吃最有營養

鴿子蛋怎麼吃?中醫藥學認為,鴿蛋味甘、鹹,性平,具有補肝腎、益精氣、豐肌膚諸功效。《隨息居飲食譜》介紹鴿蛋時說:"甘,平,清熱,解毒,補腎益身。"《本草適原》說 鴿蛋"久患虛贏者,食之有益。" 有貧血、月經不調、氣血不足的女性常吃鴿蛋,不但有美顏滑膚作用,還可能治癒疾病,身體變得強壯。 鴿子蛋Pigeon egg;Dove egg,為鳩鴿科動物原鴿或家鴿等的蛋,被人稱為“動物人蔘”。鴿蛋含有大量優質蛋白質及少量脂肪、並含少量糖分,磷脂、鐵、鈣、維生素A、維生素B1、維生素D等營養成分,易於消化吸收。鴿子蛋亦有改善皮膚細胞活性、皮膚中彈力纖維性,增加顏面部紅潤(改善血液循環、增加血色素)等功能。 【相關人群】 1. 老年人、兒童、體虛、貧血者的理想營養食品;由於脂肪含量較低,適合高血脂症患者食用;鈣、磷的含量在蛋類中相對較高,非常適於嬰幼兒食用,常吃可預防兒童麻疹。 2. 食積胃熱者、性慾旺盛者及孕婦不宜食。 【製作指導】 1、補腎益氣:鴿蛋、桂圓肉、枸杞,加冰糖蒸開水服;(《四川中藥志》) 2、預防麻疹:鴿蛋二個,煮食。麻疹流行時期,可連服六至十個,每日服二個。(《吉林中草藥》) 3、把鴿蛋煮微熟,去皮,用雞湯加作料煨燉,令入味。

相關問題答案
蛋怎麼吃最有營養?
西蘭花怎麼吃最有營養?
鮮大豆怎麼吃最有營養?
紫薯怎麼吃最有營養?
雪雞怎麼吃最有營養?
鮮石斛怎麼吃最有營養?
洋蔥怎麼吃最有營養?
桂圓怎麼吃最有營養?
土雞蛋怎樣吃最有營養?
雞蛋怎麼煮最有營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