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試是在皮內還是皮下?

General 更新 2024-06-06

皮下注射與皮試,我是說深度,有什麼區別?

皮內注射:用一般的注射器是緊貼皮膚進針,進入皮內後推藥,在皮膚上打出一個直徑在5-7毫米的小白包(就是把皮膚撐起)。皮內注射:用一般的注射器是35度-45度角進針,刺入皮下進行的注射,一般不會有小包。我們現在用胰島素筆注射,筆尖本身也就是剛好進入皮下,應該很好注射的。

什麼是皮下注射和皮內注射?兩者的區別是什麼呢

皮下注射,就是把藥物注射到皮膚下的軟組織。(很多針劑是這樣的,一般選擇上臂和股外側)

皮內注射,是把藥物注射到皮膚的表皮以下,一般是真皮層以上,不到皮下組織。(一些疫苗多是這樣的,還有藥敏實驗,還有局麻的前部操作)

肌肉注射位置更深一些,深達肌肉組織。(一般PP上打的針都是這樣的)

皮試屬於皮內注射嗎?

皮試屬於皮內注射,深度較淺

皮下注射較深,如胰島素注射

皮試是幹嘛的。

直白的說,皮試就是用一點點這種藥水注射到皮下,看有沒有過敏反應,如果出現紅腫,癢,說明身體對這種藥物過敏,那就不能使用,要換藥。這是一些有過敏作用的藥為了保證患者的安全,必須採取的措施

皮內皮下肌內靜脈注射有什麼異同點

共同點是都要刺破皮膚

不同點:皮內注射一般用作皮試;皮下注射是注射量較少,且皮下吸收好的藥物,一般用於打疫苗和胸腺五肽等的注射;靜脈注射是將枕頭刺入靜脈,然後輸入的液體量比較大。

皮試操作怎麼做

皮試

皮試是皮膚(或皮內)敏感試驗的簡稱。某些藥物在臨床使用過程中容易發生過敏反應,如青黴素、鏈黴素、細胞色素C等,常見的過敏反應包括皮疹、蕁麻疹、皮炎、發熱、血管神經性水腫、哮喘、過敏性休克等,其中以過敏性休克最為嚴重,甚至可導致死亡。

1定義

為了防止過敏反應的發生,特別是嚴重過敏反應的發生,規定一些容易發生過敏反應的藥物在使用前需要做皮膚敏感試驗,皮試陰性的藥物可以給病人使用,皮試陽性的則禁止使用。這些需要做皮試的藥物被稱為皮試藥物.皮膚試驗是藉助抗原、抗體在皮膚內或皮膚上的反應進行免疫學檢測的方法。根據反應機制不同可分為兩大類,一類為中合反應皮膚試驗,可觀察機體的體液免疫狀態;另一類為超敏反應皮膚試驗,用來檢測機體的超敏反應和細胞免疫狀態。錫克試驗是衡量人體對白喉易感性或免疫程度的一種皮試。方法是注射一定量的白喉毒素於受試者前臂屈側皮內。受試者如無免疫力,24~48小時,局部皮膚出現紅腫,直徑在1~2釐米者為陽性反應。相反,受試者如有免疫力,其血清中含有足量的抗毒素抗體,能中和注入的毒素,局部不出現紅腫,為陰性反應。此試驗除用來測定機體對白喉的易感性以外,還可檢測白喉預防接種後是否產生免疫力。其實質是毒素、抗毒素的體內中和反應。I型變態反應(見變態反應)皮膚試驗是變應原與特異性抗體IgE(免疫球蛋白E)在皮內進行的一種反應。引起I型變態反應的抗原,經注射或劃痕後,可在10~20分鐘內引起紅腫反應,如青黴素皮試,異種動物血清皮試等。本試驗陽性者表示對該抗原過敏

2準備工作

首先應當製備試驗用抗原,如有合格商品可直接購買。可以作為變應原的物質種類繁多,例如動物皮毛、家禽羽毛、鴿糞、昆蟲、蟎類、真菌、花粉、雜草、物理粉塵和各種食品等都可能成為變應原。不同抗原的製備方法不同,但一般包括以下幾個步驟:①收集原料;②粉碎與勻漿;③脫脂與提取;④過濾與分離;⑤分裝保存。分裝保存之前應對提取產物進行鑑定。首先必須經過無菌試驗、急性毒性試驗和熱原檢查,保證提取產物無明顯的毒副作用;還要測定產物的蛋白含量,用凱氏定氮法或磷鎢酸沉澱法標定出總氮單位或蛋白氮單位。變應原的範圍很廣,難以做得完全,所以查找變應原需依靠患者的病史和醫師的經驗以將可疑範圍縮小,學樣成功的機會就大得多。一般醫院和衛生所都能做藥物過敏試驗,多在注射室完成;防疫部位在一些免疫接種之前有時也要做皮膚試敏;其餘的均在變態反應科或檢驗科的專門實驗室。實驗室應有專人負責,除具備各種專用試驗器材之外,還應備有意外搶救的藥品及設施。試驗部位應清洗乾淨,嚴格消毒,以免皮膚的不潔物引起非特異性反應或感染。當皮膚患溼疹、感染、皮炎或外傷時不宜進行皮膚試驗。正在或近日服用免疫抑制劑或抗組胺藥物者也不宜進行皮膚試驗。

3類型及方法

皮膚試驗的最常用部位是前臂曲側,因此處皮膚較為光滑細膩,而且便於試驗操作和結果觀察。按正規作法,左右兩臂一側作試驗,另一側作對照。需要時也可選用上臂或背部皮膚。具體試驗方法可分為皮內試驗(intracutaneoustest)、挑刺試驗(pricktest)和斑貼試驗(patchtest)。

皮內試驗

將試驗抗原與對照液各0.02~0.03ml用皮試針頭分別注入皮內(不是皮下),使局部產生一個圓形小丘。當同時試驗多種抗原時,相互間至少間隔4cm,以免強烈反應時互相混淆結果。皮內試驗的敏感性比其他皮膚試驗高,所用抗原應適當稀釋,以免出現嚴重反應;當高可疑性抗原出現陰性結果時,應逐漸加大抗原濃度進行重複試驗。皮內試驗是最常用......

皮試是怎麼看的

皮試結果判定及分析:1.Ⅰ型變態反應在抗原刺激後20~30min內觀察結果。挑刺試驗的陽性反應以紅暈為主,皮內試驗的陽性反應則以風團為主,判定標準見表如下:   速髮型皮膚試驗的結果判定標準

反應程度 皮內試驗 挑刺試驗

- 無反應或小於對照 無反應或小於對照

+ 風團3~5min,紅暈<20mm 紅暈>對照,≤20nm

++ 風團6~9mm,伴紅暈 紅暈>20mm,無風團

+++ 風團10~15mm,伴紅暈 紅暈伴有風團

++++ 風團>15mm,紅暈伴偽足 紅暈伴偽足和風團

2.Ⅳ型變態反應在接觸抗原後48~72h內觀察結果。皮內試驗的陽性結果以紅腫和硬結為主,斑貼試驗的陽性結果以紅腫和水皰為主。判定標準見表如下:

遲髮型皮膚反應試驗的結果判定標準

反應程度 皮內試驗 斑貼試驗

- 無反應或小於對照 無反應或小於對照

+ 僅有紅腫 輕度經腫,搔癢

++ 紅腫伴硬結 明顯紅腫,時有紅斑

+++ 紅腫,硬結,水皰 紅腫伴豆疹,水皰

++++ 大皰或(和)潰瘍 紅腫,水皰伴潰瘍

有時候,機體對某變應原可能同時存在多種類型的反應。例如在做青黴素皮內試驗時,30min內觀察呈陰性反應,但在5~8h可能會出現Ⅲ型變態反應,反應的外觀現象介於Ⅰ型與Ⅳ型變態反應之間;甚至還可能出現型變態反應。

3.假性結果在一定條件下,皮膚反應的結果可能與機體的實際情況不符,即出現假陽性或假陰性等不真實的結果。

出現假陰性的常見原因有:

①試驗抗原的濃度過低,或者因各種原因失效;

②試驗時正服用免疫抑制劑或抗組胺藥物(後者可通過設立組胺陽性對照而判斷出來;

③操作誤差,例如皮內試驗時注射過深進入皮下,注入抗原量過少等;

④皮試季節選擇不當,例如花粉季節過後,抗花粉抗體水平可下降。

出現假陽性的常見原因有:

①試驗抗原不純,在提取、配製,甚至在試驗過程中被其他抗原汙染,引起交叉反應;

②試驗溶液配製不當,過酸或過鹼都會對皮膚產生非特異性刺激;

③皮膚反應性過強,例如被試者患有皮膚劃痕症,或者有既往過敏的痕跡等;

④操作不當,例如注入少量空氣也可出現假陽性。

當皮試出現過敏反應時處理:

1立即停藥,報告醫生,患者平臥,就地搶救.

2 保持呼吸道通暢,給予患者吸氧.

3注意保暖

4,1%鹽酸腎上腺素1ML注射.(收血管,增加外周阻力,升血壓,興奮心肌,增加心排心血量)

5靜注地塞米松5-10ML

6擴充血容量,維持體液的平衡.

7心肺復甦

8密切觀察病情變化:生命體徵,意識神志,尿量,血常規等.

麻藥一般怎麼打?打在皮膚裡面還是皮內注射或者是靜脈注射? 還有我一次做手外科手術醫生在我的手這裡一

一般分局麻,腰麻和全麻。很小的手術一般都是局麻,即在手術部位由淺到深麻醉。腰麻在腰椎注射麻醉。全麻為吸入式麻醉。

相關問題答案
洱海是在大理還是麗江?
皮試是在皮內還是皮下?
皮衣要穿小點還是大點?
新車真皮/模擬皮座椅,是買座套還是坐墊呢?糾結,求助! ?
男士結婚所穿皮鞋是繫帶的還是不繫帶的好? ?
體制內還是體制外?
胃在左側還是右側?
腎在左邊還是右邊?
廈門島內還是島外?
膽囊在左側還是右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