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的軍裝曾經陪著了我國幾代人,不過現在軍人需要更可靠的防寒服。天氣大雪漫天,不想上班?想想當年在朝鮮長津湖冰面上穿單衣與美軍對戰的志願軍士
綠色的軍裝曾經陪著了我國幾代人,不過現在軍人需要更可靠的防寒服。天氣大雪漫天,不想上班?想想當年在朝鮮長津湖冰面上穿單衣與美軍對戰的志願軍士兵吧:很多人在戰鬥打響之前已經犧牲了。嚴寒能在10分鐘內讓一個保暖不足的青年壯漢停止心跳,死的時候都來不及留下一句話。
防寒服是軍隊保持戰鬥力的重要裝備,防寒服是任何一個大國的軍隊所必備的裝備。在物資匱乏的年代,軍大衣曾經是中國人最佳的防寒妙品。出外是衣服,在家可以當被子,坐火車還可以當坐墊睡袋。這並非中國獨有的現象,二戰結束之後歐洲的製衣店一項重要工作便是幫人把軍大衣漂染成黑色或者灰色,同時修改款式使之看起來並不像軍大衣。那個年代退伍老兵特別多,歐洲同樣經濟困難無比,大衣是一件非常重要的資產。
二戰美軍為何不穿呢大衣
在二戰影片當中,歐洲戰場上的各國如英、法、德、蘇在冬天都是穿著過膝的呢大衣作戰,但美國軍隊是穿著短款夾克,是美國人想省布嗎?
顯然不是,長大衣是適合步行穿著的防寒服,它能給士兵提供下半身的額外保護。美國大兵很少穿長款大衣的原因就在於他們的機械化、摩托化程度較高,步行行軍的概率很低。乘車行進時長款大衣很不方便,甚至還會影響司機掛檔踩離合器。
夾克還有另外一個好處,就是收腰的設計可以保證外套本身不會從下面灌風,在大風天更為暖和。
《兄弟連》中,短款夾克成為美國兵的標誌服飾,當時美國軍隊普遍裝備的是M41/43型軍用風衣,這個系列採用了貢緞作為面料,貢緞的材料是棉,只是和棉布織法不同。這種料子非常緻密而且厚實,新配發的貢緞風衣往往不用架子就能直接立在地上。
美軍並沒有像歐洲國家一樣採用毛呢作為風衣的材料,有不少專家認為這是由於當時美國的棉花種植及棉紡工業發達的結果。但是筆者認為更重要的是美軍短大衣體積較小但更重。如果是長款大衣採用貢緞的話,士兵無法承受這樣的重量。棉衣的製造成本遠遠低於毛呢,能大量生產。
從飛行夾克到衝鋒衣
美軍另一款經典防寒軍服是B3飛行夾克。這是一款以保留絨毛的小羊皮製造的高空防寒服,原本只配發陸軍及海軍航空兵的飛行員及機組成員。但是由於其防寒效能優異,陸軍地面部隊的高階軍官也往往走後門搞一件回來穿,其中最為著名的就是巴頓將軍,他在歐洲冬季戰場留下的影像大多數都是身穿B3飛行服手持馬鞭。
沒有B3穿的下層部隊有N3B極地防寒服可以穿,這是一種可以滿足零下20度以下極度寒冷天氣需要的服裝,最大的特點就是有個愛斯基摩服裝似的連體皮帽子,現在不少羽絨服仍然存在這個設計。
二戰後美軍服裝設計理念也開始廣泛地被西方國家所接受:長款風衣逐步減少,只有少數留作禮服或者站崗的儀仗兵之用。
美軍在1965年推出了一款可以被稱之為革命的新防寒服設計-衝鋒衣。今天衝鋒衣已經成為戶外運動的代名詞。其基本設計理念就是把防風雨外層和保暖層分離,這樣可以通過拆裝滿足不同溫度條件下使用。
衝鋒衣鼻祖便是美軍用M65型衝鋒衣,M65的防水防風外殼與M43一樣採用了貢緞材料,內層則加了一個可拆裝的棉背心。M65風衣的衣領採用小開領與風領結合的設計,在常溫下可以將衣領外翻,作小開領式樣穿著,以達到美觀舒適的效果;在野戰狀態下,只要將小開領立起來,就會在穿著者的頸部形成一個由衣領形成的保護圈,達到保暖的目的。豎起來的衣領裡還隱藏著一個純棉布製作的風帽,在更為寒冷的時節,士兵們可以立起風領帶上風帽。分離保暖層、風領、風帽成了後來衝鋒衣的標準設計。
Let us answer it!
軍裝大衣情結曾經陪著了我國幾代軍人 ?
17的寓意和象徵 ?
福州ccnp怎麼報考 ?
五六月吃什麼水果的季節 ?
聯想g470硬碟壞了怎麼辦 ?
口紅有保質期嗎 ?
一級預警和二級預警哪個嚴重 ?
手機顯示12599怎麼辦 ?
整條香菸防偽碼在哪裡 ?
蟑螂怕水嗎淹死嗎 ?
紅酒放室外零下15°可以嗎 ?
剪映視訊裡的照片如何替換 ?
春天適合吃羊肉嗎 ?
瞬間破防什麼意思 ?
煤油打火機能帶上飛機嗎 ?
刺蝟冬眠嗎?為什麼? ?
炒茶葉怎麼炒 ?
9月9日憶山東兄弟中的山東指的是 ?
隸書與魏碑的區別 ?
ccnp學些什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