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鐘的來源和發展?
時鐘起源於巴比倫,六千年前的巴比倫人制作出了日晷,通過太陽影子判斷時間,後來為了彌補日晷在無光環境下的不足,設計出了滴漏,用水流速度判斷時間,1283年,英格蘭出現了首個機械鐘,並逐漸設計出鐘樓、鐘錶等計時工具。
時鐘的起源和發展是什麼
1、起源介紹
原始社會時期,人們會利用天空的顏色以及太陽的亮度判斷時間,古埃及時期,發現影子會隨著時間而變化,六千多年前的巴比倫,則利用石頭建造出了日晷,利用陽光判斷時間,這也是最早期的時鐘。
2、發展歷史
最初的時鐘較為笨重,而且在無光的環境下無法得知時間,因此出現了銅壺滴漏,利用水流速度判斷時間,公元前140年,古希臘人用齒輪組成了計時器,十七世紀逐漸出現了鐘擺和發條,讓時間更為精確,1840年,出現了電鐘,20世紀則進入了石英鐘時代。
3、主要分類
時鐘主要分為兩類,分別是原動力有機械力和電力,其中機械鐘錶是一種將重錘或者彈簧的釋放能量作為動力,推動齒輪轉動的計時器,比如老式座鐘,而電子鐘則代表將電能作為動力的計時器,比如電子手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