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中華服更重要的是中華精神?

General 更新 2022年9月13日

近年,許多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和專家學者紛紛提出建議,要求國家正式確立國服。政協委員李延聲日前在部落格中建議效仿日韓,設計“中華服”為國服,建議

比中華服更重要的是中華精神

近年,許多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和專家學者紛紛提出建議,要求國家正式確立國服。政協委員李延聲日前在部落格中建議效仿日韓,設計“中華服”為國服,建議在多種民族服裝中選擇元素,以古代“漢服唐服”為主,汲取各少數民族服裝和西式服裝的長處,創造出多民族共享的國服。在具體設計上要莊重、大氣、種類多樣,並滲入多種民族元素。(《新京報》3月11日)

《左傳》中,有“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服章之美,謂之華”的章句。漢服雖然是美麗的,但作為一個文化多元的多民族共存共榮的大國,漢服在某種意義上說,已經不能全部代表現代中國文化。故而,復興漢服的倡議一直存有巨大的爭議。如今李延聲委員倒是別出心裁,要以漢服為主融匯“各民族元素”設計中華服。我不知道,這種新穎的中華服究竟是何模樣,但我擔憂,各民族的傳統服侍都有其不同的文化底蘊在其中,強行融合在一起會不會不倫不類?

國家經濟的飛速發展,綜合國力的進一步增強,極大的鼓舞著國民的民族自豪感。而正因如此,當前,保護國學、弘揚傳統文化被社會輿論提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公眾對此熱情高漲。無論是對於孔子的尊崇,還是“中華服”的建議,都可以視為這種“熱情”的現實體現。但請恕我直言,似乎這種“熱情”過多地在一些文化形式上過度釋放——孔子“標準形象”的研究熱潮一浪接一浪,“復興漢服”的呼聲甚囂塵上,等等。殊不知,我們所要復興的傳統文化所附著的人文精神卻正在離我們漸行漸遠。

不要過度誇大一種服飾的作用和價值,比中華服更重要的是中華精神。目前我們更需要做的是,將傳統文化的內涵和精神保護下來、傳承下去,使之發揚光大提煉提升,而不是一味地鼓譟“穿國服”。其實,時代進步和社會發展到了今天,人為賦予一種服飾過多的民族情結和文化使命,進行大肆渲染,也毫無必要。換言之,我們即便把“國服”確立了,人人都穿國服,又能怎樣呢?頂多,是一種自以為是的自娛自樂罷了。美國人沒有國服卻一樣成為世界第一強國,但美國有開放包容的國家精神。而即便是我們的鄰國韓國和日本,韓服和和服如今也至多是一種文化形式上的依存,真正得到弘揚的是發端於文化底蘊的國家精神。

與文化內涵和精神實質相比,所謂服飾的確立或者復興,只是一種文化的細枝末節。當然,設立中華服的建議也並非一無是處,如果是作為文化研究專案,我舉雙手贊成;但倘若是意欲將中華服當做國家名片來打造,就不能不說,在這背後隱藏著一種漸成氣候的文化浮躁和文化自我標榜,值得警惕和深思。

相關問題答案
比分數更重要的是誠信?
“更重要的是”用英語怎麼說,謝謝 ?
生活中最重要的是什麼?
銷售中最重要的是什麼?
更重要的用英語怎麼說?
團隊中最重要的是什麼?
教什麼比怎麼教更重要 ?
什麼是團隊,你認為團隊中最重要的是什麼? ?
買商鋪最重要的是什麼?
做英語最重要的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