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來創造“式”傳統服裝的時尚?

General 更新 2022年9月13日

穿旗袍!穿漢服!穿“五四裝”!——在剛剛過去的六月“畢業季”,帶著點離別的傷感的畢業生們,穿著懷舊的服裝定格下青春歲月。 近兩年,穿“特色畢

誰來創造“中國式”傳統服裝的時尚

穿旗袍!穿漢服!穿“五四裝”!——在剛剛過去的六月“畢業季”,帶著點離別的傷感的畢業生們,穿著懷舊的服裝定格下青春歲月。

近兩年,穿“特色畢業服”拍照已經成為一種校園時尚,更催生了眾多商機。

杭州一個以出租“五四學生服”為特色的商家,月收入近10萬元,讓老闆自己都吃驚。有的畢業生則集體購買成衣旗袍,或者到工廠定製漢服。

這類畢業服特色鮮明——和國際流行趨勢無關,是由畢業生自發形成的時尚,反映中國傳統文化。也許我們可以將這樣的現象簡單歸結為獵奇心理。畢竟,對於大多數“80末”和“90後”的學生來說,追求國際名牌才是時尚“正道”。穿“耐克”的總覺得比穿“安踏”的有優越感,更別提讓他們穿爺爺奶奶們,甚至老祖宗們留下的老古董衣服。

那麼老古董衣服都是誰在穿呢?特別是將它作為一種時尚來穿呢?有意思的是,在有的重要場合中,倒是能看到一些社會名流穿著做工考究的對襟上衣或斜襟旗袍,將自己的時尚品味與那些穿西服或低胸禮服的人區分開,倒顯出些文化底蘊深厚的樣子。

“老古董”的時尚一般多為“60後”、“50後”或更年長的人喜愛。的確,我們實在無法想象熱愛賽車的韓寒穿著考究的中山裝會是什麼效果。但是,我們可以設想一下,30年後的韓寒穿著深色的麻質對襟上衣,捧一壺香茗,望著遠方沉思,似乎也挺著調的。

我們常常會覺得西方人穿著黑色夜禮服看起來優雅又高貴,從年輕帥哥到年老紳士都能穿出很正式、很講究的感覺。但是中國男人穿對襟衣服似乎還是中老年人適合些,年輕人倒是穿西方禮服更順眼。而且只要有可能,相信大多數中國人還是更願意跟從西方的服飾禮儀。

參照發達國家對待傳統服飾文化的態度,我們對待自己的傳統服飾還遠遠不夠,沒有形成有中國特色的現代服飾禮儀文化,因此,中國的服飾禮儀還處在無章可循亂穿衣的階段。不過,這也意味著一片廣大的市場有待培育。商界有一種說法——一流企業做標準、二流企業做品牌、三流企業做產品。中國現代的服飾禮儀文化該是怎樣?中國人重要節慶應該怎麼穿?這就是“標準”。誰能說得清這個標準,誰就是這個市場的一流企業。

這顯然不是一家企業能夠做到的,也許,需要成立一個組織,集合一些眼光長遠的優秀企業,再請進一些在中國傳統服飾文化方面各有所長的學者專家,借鑑西方的服飾禮儀,來共同研究推進這個過程。

我們處在一個合作的時代,單兵作戰很難有大的突破,現在的“王者”應該是資源整合的最好、最善於合作的一個群體。中國服裝業已經邁開從“大國”向“強國”轉變的步伐,相信創造中國的現代服飾禮儀文化,也應該成為我們這一代服裝人的必然選擇和歷史使命。

相關問題答案
中國傳統服裝是什麼?
傳統服裝元素有哪些?
菲律賓傳統服裝是什麼?
七日殺創造模式在哪?
我的世界怎麼創造模式?
饑荒怎麼創造模式?
傳統節日的來歷有哪些?
誰來幫幫我怎麼消滅可惡的鼻涕蟲啊 ?
中華傳統美德的意義?
研究傳統美食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