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睡衣上街看服裝中的“文化霸權”?
上海人是否能穿著睡衣上街?隨著世博的到來越來越引起爭議,乃至這一問題被提升到了“文明”的高度。 其實,“文明”如何界定,並沒有一個固定客觀的
穿睡衣上街看服裝中的“文化霸權”
上海人是否能穿著睡衣上街?隨著世博的到來越來越引起爭議,乃至這一問題被提升到了“文明”的高度。
其實,“文明”如何界定,並沒有一個固定客觀的準則。比如在戶外晾晒內衣內褲,在充滿烘乾機的現代社會很不文明。但是,最近美國社會中則湧現出一個新的“文明”運動,號召在戶外晾晒衣服,以節省能源、推動環保。幾個州也通過立法予以支援。最近此事折騰到波士頓地區,《波士頓環球報》發表社論,大致也對之予以肯定。
穿睡衣上街,似乎並非上海獨有。記得二十多年前曾讀到臺灣也有此習。本來大家並不在乎。後來臺灣人與外界接觸漸多,不免讓友邦驚詫。有故事說,臺灣留學生娶回美國媳婦,首次見公公婆婆,見對方身著睡衣,轉身就跑等等,添油加醋,頗有戲劇性。
此事我一直無法理解:大家何以對睡衣如此在意?隨地大小便影響市容衛生,滿街裸奔也有礙觀瞻。這些行為都應該有法律制約。睡衣的問題則複雜得多。根據我個人的理解,睡衣之所以是睡衣,是因為這種服裝僅執行臥室的功能。比如出於睡眠舒適的考慮而對身體遮蓋不周,或者為了刺激性生活而故意裸露等等。但是,如果睡衣對身體的遮蓋和戶外的許多服裝大致近似,為什麼就穿不出去呢?我看許多上海人的睡衣,在對身體的遮蓋上比許多夏季時裝還要保守得多。穿著出來走走,真就構成了不文明嗎?
本來,上海屬於生活水平高的發達城市。上海的時尚經常被全國模仿。但是,對外開放後,睡衣就成了問題。因為人家外國人看不慣。其實,我碰到的外國人,幾乎很少談起此事。你要真用這件事情問他們,他們也許會略微表示些驚奇,但並不大驚小怪。在全球化的時代,碰到不同的習俗而不動聲色,才是基本的文明規範。真要有哪個外國人看不慣,你不妨和他辯論一下,看看他有什麼道理。我看,硬道理他是拿不出來的。
比如,你看好萊塢明星或者一些歌星的服裝,不斷在突破裸露的極限,有時簡直是一覽無餘。而這在西方則成了“文明”,大家有錢就巴不得模仿。再看最近幾年美國風行的低腰牛仔褲,開始不過使下蹲時是臀部略有暴露、展示出性感的內褲,創造些“走光”的刺激。如今則越來越低,乃至半個屁股都露在外面。再加上美國年輕人越來越肥胖,這種褲子就更是遮攔不住了。你到體育場看球,有時不得不面對前排座位上的肥臀奔湧,有網友大呼“眼疼”。可是,人家並不圍繞著這些沒完沒了地討論“陋習”。
我不妨假設兩種情況。第一,上海人還穿同樣的睡衣上街,但不叫“睡衣”,而叫“寬便服”或“休閒裝”,那麼這是否還是不文明呢?第二,如果同樣的睡衣突然在美國大為風行,而且有好萊塢帶頭,全球效仿。那麼這還叫“陋習”嗎?
我看,睡衣的爭議中,隱含著一種“文化霸權”。大家對西方人怎麼看太敏感了。你可以說這衣服不好看。但也應該知道,設計好看、考究的衣服價錢在那裡擺著呢,露得多的和露得少的都是如此,即使是便裝也不例外。說到底,一切服裝都是地方的,要適應地方的經濟文化生態。究竟穿睡衣上街是否文明,我看還是應該交給上海人自己來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