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居“鴨梨山大城”榜首, 都市人最嚮往“親近自然”?

General 更新 2022年9月13日

在人們紛紛/高喊壓力大的今天,究竟誰是中國壓力最大的城市?經過15天的網路投票,7月18日,新浪微博中國“鴨梨山大城”票選結果出爐,北京以2298票名列榜首,成為中國當之無愧的“鴨梨山大城”,榜眼、探花分別被廣州、上海摘得。

北京居“鴨梨山大城”榜首, 都市人最嚮往“親近自然”

        關鍵詞:鴨梨山大城

在人們紛紛/高喊壓力大的今天,究竟誰是中國壓力最大的城市?經過15天的網路投票,7月18日,新浪微博中國“鴨梨山大城”票選結果出爐,北京以2298票名列榜首,成為中國當之無愧的“鴨梨山大城”,榜眼、探花分別被廣州、上海摘得。同時,票選結果顯示,在一些中小城市,人們的壓力正呈逐漸上升趨勢。

面對無處不在的壓力,很多網友不約而同地選擇親近自然作為最好的減壓方式。然而記者在採訪多位網友和專家後發現,人們日常聚集的壓力往往會突然爆發,而由於條件限制,很難馬上投身到大自然的懷抱,舒緩壓力。而有專家分析,都市人大多受困於時間、精力、金錢等條件,儘管他們嚮往以親近自然的方式減壓,但這一夢想往往被擱置,如何輕鬆地親近自然,成為困擾他們的一個問題。

北京成“全國鴨梨中心”,廣州“鴨梨”大過上海

隨著城市化程序的急速推進,人口向城市集中,都市裡的人們揹負的壓力越來越大:房價越漲越高,油價節節攀升,工作競爭激烈,交通狀況惡劣……繁忙的都市生活中,壓力就像空氣一樣無處不在。

國家統計局剛剛公佈的6月CPI創下35個月以來新高,都市人的生活壓力又增了一分,無奈的網友們紛紛在網上比晒工資單、晒生活費,晒壓力,“壓力”一詞已是目前報紙、電視,乃至網友微博、部落格上的常用詞彙。“你有壓力、我有壓力”,5年前紅極一時的香港巴士阿叔的經典問題,顯然至今不但未“未解決”,反而正呈不斷加重的趨勢——壓力已是都市人需要面對的一個永恆的話題。那麼,在全國範圍內,究竟哪座城市的壓力最大?最大的壓力來源是什麼?面對巨大的壓力,怎樣才是最好的減壓方式?

為了解網民最真實的想法,7月3日至18日,由新浪微博發起的一場全民參與的網路票選活動全面展開。藉助於當前中國最受歡迎的微博平臺,網民在票選介面上用滑鼠輕點“鴨梨”,就能實現心聲的自由表達,全國網民皆可參與,不受空間限制。

截至18日活動結束,共有近1萬2千網民參與投票。北京可謂“眾望所歸”,贏得2298名網民手中的選票,以絕對優勢勝出,在全國經濟、政治、文化中心等頭銜之外,它又多了一個稱號,“全國鴨梨中心”。緊隨其後的分別是廣州和上海,票數分別是2291票和1666票,這一個排名有點出乎大家的意料。

二線城市壓力漸增,成都鴨梨“第四”大!

18日公佈的票選結果中令人出乎意料的是,成都、西安、武漢、南京、杭州等二線城市人們的壓力明顯上升,特別是一向號稱休閒的成都得票數僅次於京穗滬,很顯然,人們的壓力感已由特大城市逐步向二線城市蔓延。

對此,一些專家指出,近些年,中國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人口向城市的快速集中,使城市、特別是大城市越來越不堪重負。而當人們“逃離北上廣”,轉向二線或者中小城市生活的時候,實際上同時也把一線城市的壓力轉移到二線及中小城市。

此外,根據票選結果,高企的房價是困擾都市人的最大壓力來源,贏得83%的選票,交通擁堵緊隨其後,獲得75%網民的認同,排在第三位的是高物價,70%的選票投給了它。此外,食品安全沒保證、工作強度大等都讓都市人倍感壓力。

有趣的是,在“鴨梨山大城”前三甲——京穗滬三地網民心中,他們所感受到的最大壓力源並不相同。對北京網民而言,交通擁堵讓不少人苦不堪言。“市區房價太高,工資不高的我只能買到遠郊,上下班時間進城出城的路都塞得滿滿當當,每天開車上下班至少得3小時,碰上下雨就更說不準了。”網民“京都過客”感嘆“生命一半的時間就耗在路上了……”而在上海網民看來,最讓他們覺得難以承受的是飛昇的物價。這個正在崛起的東方金融中心,吸引了一大批海內外的高學歷、高技術人才,物價也水漲船高,英國著名財經雜誌《經濟學人》旗下著名的智庫機構EIU7月初發布的最新一期“全球生活指數調查”結果顯示,上海排48位,生活指數比著名的國際大都市紐約還要高,“去年買一條魚的錢現在只夠買棵蔥的了”,不止一位上海網友在微博留言稱,雖然工資不算少但飛昇的物價仍然讓他們覺得壓力巨大。而廣州網民認為,最難以承受的是高企的房價,“估計要我孫子的孫子才能還清貸款”,網友打趣道,這幾年廣州房價的上漲幅度遠高於上海,而廣州市民對此似乎有點難以接受,估計這也是廣州排在上海之前的重要因素。

減壓首選親近自然,都市人需及時減壓

一千個網民就有一千個“鴨梨”。但在減壓方式選擇中,票選結果顯示,無論是北京、廣州還是上海,人們不約而同地把“親近自然”作為他們減壓放鬆的最嚮往的方式。

這一結果在心理學專家張旭生看來很正常,“以迴歸自然的方式遠離壓力是人的本性使然,而且這一判斷是有其心理學依據的。”她解釋,感覺先於認知,壓力也是先來自於感覺,比如,城市裡不新鮮的空氣、灰色的高樓、地鐵上的擁擠和汗味等,讓我們身體的某個部位產生了不舒服的感覺,進而讓我們感覺到壓力。解壓也是如此,要運用味覺、視覺、嗅覺、聽覺等感知系統,來幫助自己解壓。最好的方式就是到戶外去親近大自然,自然界的藍天、白雲、花香、綠樹、新鮮的空氣、鳥兒的鳴叫等,可以同時從視覺、嗅覺、聽覺等多個方面共同作用,迅速平衡城市生活的非自然環境帶給我們的心理壓力。

然而不少受訪者表示,日常聚集的壓力往往會在一瞬間襲來,有時候會突然感覺壓力特別大,令人窒息,但條件所限,很難馬上投身到大自然的懷抱,舒緩壓力。“有時候會突然覺得自己快要崩潰了,真想跑到海邊瘋玩、狂叫,但每天都要上班,週末只想睡大覺,要麼就宅在家上網、打遊戲,我已經記不清有多久沒有看過藍天碧水了。”廣州白領阿文向記者感嘆。而記者在採訪過程中發現,有超過半數的受訪者在休息時間選擇做宅男宅女,已將近半年未與城郊的自然接觸,更不用說到遠離城市喧囂的地方親近真正的大自然了。

對此,張旭生分析,都市人大多受困於時間、精力、金錢等條件,儘管他們嚮往以親近自然的方式減壓,但這一夢想往往被擱置。她建議,在這種情況下,萬不可讓壓力積聚,可以嘗試用運動、聽音樂、大叫、香薰等簡單易行的方法舒緩壓力。“為避免情況惡化,適時減壓尤為重要。”

來源  中國品牌網  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問題答案
北京到雙鴨山多少公里?
北京有多少本科大學?
北京居住類型如何填寫?
北京如何去泰山?
北京豐臺有哪些大學?
北京居住卡去哪裡辦理?
北京朝陽區有多大?包含哪些地方?最好詳細點! ?
北京西站怎麼去長城?
北京如何到鳳凰古城?
北京的別稱是什麼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