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節流行於哪個朝代?

General 更新 2022年9月13日

元宵節一直流行,但在唐朝最流行最興盛,元宵節,又稱為上元節,上元佳節、小正月、元夕或燈節,是春節之後的第一個重要節日,是中國亦是漢字文化圈的地區和海外華人的傳統節日之一。

元宵節的形成


正月是農曆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正月十五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所以稱為“元宵節”,元宵節自古以來就以熱烈喜慶的觀燈習俗為主。

元宵節的形成有一個較長的過程,據一般的資料與民俗傳說,正月十五在西漢已經受到重視,不過正月十五元宵節真正作為全國民俗節日是在漢魏之後。

正月十五燃燈習俗的興起也與佛教東傳有關,唐朝時佛教大興,仕官百姓普遍在正月十五這一天“燃燈供佛”,從唐代起,元宵張燈即成為法定之事。

相關問題答案
行書盛行於哪個朝代?
端午節開始於哪個朝代?
清明節起始於哪個朝代?
絲綢之路始於哪個朝代?
小篆開始於哪個朝代?
黑瓷屬於哪個朝代?
都江堰修建於哪個朝代?
青花瓷屬於哪個朝代?
三國演義屬於哪個朝代?
莫高窟屬於哪個朝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