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的自然災害有哪七大類 自然災害的特點是什麼?
常見的自然災害有以下七大類:氣象災害、海洋災害、洪水災害、地質災害、地震災害、農作物災害、森林災害。自然災害,是指給人類生存帶來危害或損害人類生活環境的自然現象。下文是關於“常見的自然災害有哪七大類”的具體介紹,感興趣的朋友可以繼續往下閱讀了解。
常見的七大類自然災害
1、氣象災害:常見有暴雨(雪)、雷暴、冰雹、大風、沙塵等。
2、海洋災害:常見有風暴潮、赤潮、海浪、海岸侵蝕、海霧等。
3、洪水災害:洪水,又稱為大水,是指河流、海洋、湖泊等水體上漲超過一定水位,威脅有關地區的安全,甚至造成災害的水流。
4、地質災害:常見有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裂縫、地面沉降、地面塌陷、巖爆、坑道突水等。
5、地震災害:地震除了直接造成房屋倒塌、山崩、地裂、砂土液化、噴砂冒水外,還會引起火災、爆炸、瘟疫等次生災害。
6、農業災害:主要包括農業氣象災害和農業病蟲害。
7、森林災害:指病原生物或不良的氣象、土壤等非生物因素使林木在生理、組織和形態上發生的病理變化所帶來的災害。
自然災害的特點是什麼
自然災害的特點是:突然性、廣泛性、區域性、不可避免性等。通過閱讀上述“常見的自然災害有哪七大類”和“自然災害的特點是什麼”的相關內容,希望可以為大家提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