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的習俗有哪些 除夕節的意義?
除夕的習俗有祭祖、守歲、團圓飯、貼年紅、掛燈籠等習俗,其中團圓飯是其中較為重要的一個習俗,一年一度的“團圓飯”對中國人是極其重要的,家人的團聚能夠令人在精神上得到安慰與滿足,一家大小互敬互愛、共敘天倫,圍坐餐桌旁是一種幸福的時光。想要繼續瞭解除夕的習俗有哪些的讀者可以繼續往下閱讀。
除夕習俗的具體介紹
1、祭祖是除夕一項隆重的民俗活動,古時,這種禮俗很盛行,因各地禮俗的不同,祭祖形式也各異。
2、守歲又稱守歲火、照歲等,其由來已久,中國漢族民間在除夕有守歲的習慣,俗名“熬年”。
3、貼年紅,即是貼春聯、門神、橫批、年畫、福字、窗花等的統稱,因這些是過年除夕時貼的紅色喜慶元素,所以稱為貼年紅。
4、除夕掛燈籠是中國的古老習俗,紅色代表喜慶,圓形燈籠則寓意團圓美滿,紅燈籠象徵著平安祥和、紅紅火火。
除夕,在國人心中是具有特殊意義的,這個年尾最重要的日子,漂泊再遠的遊子也是要趕著回家去和家人團聚,在爆竹聲中辭舊歲,煙花滿天迎新春。以上就是關於除夕的習俗有哪些的具體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