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箏發明於哪個朝代 描寫風箏的詩句有哪些?
風箏發明於春秋時期。風箏,也稱紙鳶、風鳶等,一般由竹篾、紗紙條、馬拉紙、線等製作而成,發明於春秋時期,距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我國的山東濰坊被稱為“世界風箏之都”。如果想了解更多與“風箏發明於哪個朝代”相關的內容,可以繼續往下閱讀。
風箏起源於哪個朝代
1、據說風箏是由墨子發明的,發明時間是東周春秋時期,早期並不是玩具,而是應用在軍事上、通訊上等。
2、相傳墨子研製了三年才研製出風箏,風箏最開始使用的是竹子材質,從蔡倫改進造紙術後開始用紙做風箏。
3、風箏被命名為“風箏”是在唐代晚期。那時候有人在風箏上加入了琴絃,當風吹過的時候,因其會發出與古箏相似的聲音,故得名“風箏”。
4、我國有特色的風箏有陽江風箏、濰坊風箏等,我國著名的風箏藝人有楊同科、孫永春、陳善庭、牟秀蘭等。
描寫風箏的詩句有哪些
描寫風箏的詩句有很多,比如: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竹馬踉蹡衝淖去,紙鳶跋扈挾風鳴。人人誇你春來早,欠我風箏五丈風,等等。
以上就是對“風箏發明於哪個朝代”的回答,通過回答我們知道了風箏一般由竹篾、紗紙條、馬拉紙、線等製作而成,發明於春秋時期,距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