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箏發源於哪個朝代 我國各地特色風箏?

General 更新 2022年9月13日

風箏發源於東周春秋時期。據傳,風箏是由春秋末期的墨家學派創始人墨子研製三年,發明出來的由木頭製作而成的木鳥。後為魯班使用竹子對墨子製作的木鳥進行改造,到東漢時期,蔡倫改進造紙術,出現了用紙製作的風箏。如果你對風箏發源於哪個朝代感興趣,請繼續往下閱讀。

風箏的簡單介紹


1、風箏,別名為紙鳶、紙鷂,起源於中國,距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風箏出現在很多古代文學作品中,如北宋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

2、風箏在南北朝時期成為傳遞資訊的工具,到了宋代,變成了百姓喜愛的戶外活動,明清時代是風箏發展的頂峰,不管是樣式、工藝都有巨大的進步。

3、風箏在我國有很多美好的寓意,如祝福、吉祥、喜慶,我們的祖先喜歡通過風箏表達出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期待。

4、風箏通過其圖案形象寄託給予人祝福,吉祥的圖案多為人物、花鳥、走獸、吉祥的文字等,通過比喻、擬人、象徵等手法表現出人們對幸福長壽的願望。

我國各地特色風箏


我國各地特色風箏有天津風箏、廣東陽江風箏、山東濰坊風箏、拉薩風箏、江蘇如皋板鷂風箏、江蘇南通風箏等。以上便是對風箏發源於哪個朝代這一問題的解答,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相關問題答案
詩詞起源於哪個朝代?
黃河發源於哪個高原?
湄公河發源於哪個國家?
絲綢之路始於哪個朝代?
小篆開始於哪個朝代?
黑瓷屬於哪個朝代?
行書盛行於哪個朝代?
都江堰修建於哪個朝代?
青花瓷屬於哪個朝代?
三國演義屬於哪個朝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