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系車為什麼燒機油??
德系車為什麼燒機油?最近總有人說大眾車等德系車有燒機油現象,而另一些人卻認為那不是燒機油,只是機油消耗量較大而已。到底誰的說法...
德系車為什麼燒機油?
德系車為什麼燒機油?最近總有人說大眾車等德系車有燒機油現象,而另一些人卻認為那不是燒機油,只是機油消耗量較大而已。到底誰的說法更準確?
首先大眾車等歐洲名車車型會發生燒機油這一現象並不是發動機的技術質量問題,而是由發動機自身特點造成的。
這些車型的發動機氣缸壁在顯微鏡下呈現為網狀(一般看自然感覺是光滑的),這些細小的網孔都可以儲存微量的機油,因此活塞在汽缸中上下執行工作時就會比平面汽缸壁的潤滑效能更好,也就將活塞環和汽缸壁之間的磨損降到了最低。
另外大眾等車型的活塞環韌性較好,張力的深度弱於日系車,這樣的匹配自然也減少了汽缸壁造成的磨損,所以大眾等歐洲車型在行駛了幾十萬公里後,其發動機汽缸壁的磨損要比其他車型小許多,發動機仍然能保持良好的工作狀態(主要指氣缸壓力)。
那為什麼燒機油呢?由於活塞做功(點火爆燃)下行時,汽缸壁的細小網孔中殘留的機油也會被燃燒掉一些。這種發動機氣缸的設計形式,在歐洲國家使用,燒機油要比在我國使用少很多,原因是歐洲國家道路較好,跑高速較多,發動機在高轉速條件下,網孔中的機油較少,燒掉較少。
我國高速公路最高時速在120公里/時,而在我國的大多數車輛都是在城市中行駛,城區車速能有40公里/時就很不錯了,加之路堵,長時間低速,每個路口的紅燈等待,發動機過多時間處於怠速狀態,這樣的發動機工作環境,導致停留在氣缸網孔的機油較多,燒掉的機油也就多了。但從技術層面分析,這樣的燒機油正是對發動機汽缸壁的一種有效保護。
目前針對燒機油的德系車最好的解決辦法就是等機油消耗到一定程度做適當補充,或者將原先換機油的里程適當縮短一些,但隨著汽車行駛里程的增加,汽缸壁網狀磨耗得較平滑時,燒機油的量就會越來越少。
據瞭解,當前德系車品牌的標準是每千公里消耗機油小於等於0.7升。但我在一些日本車系(包括雷克薩斯RX350上)的使用說明書上卻發現,所標示的機油最大消耗量是每千公里1升。
原文http://lux.cngold.org/zhishi/mingche/c25915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