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芥?
荊芥(Nepeta cataria L.),別名:香荊薺、線薺、四稜杆蒿、假蘇,是脣形科、荊芥屬多年生植物。莖堅強,基部木質化,多分枝,高40-150釐米,基部近四稜形,上部鈍四稜形,具淺槽,被白色短柔毛。
荊芥是什麼
荊芥(NepetacatariaL.),別名:香荊薺、線薺、四稜杆蒿、假蘇,是脣形科、荊芥屬多年生植物。莖堅強,基部木質化,多分枝,高40-150釐米,基部近四稜形,上部鈍四稜形,具淺槽,被白色短柔毛。入藥用其乾燥莖葉和花穗。鮮嫩芽小兒鎮靜最佳,荊芥葉黃綠色,莖方形微帶紫色,橫切面黃白色,穗子稍黑紫黃綠色。味平,性溫,無毒,清香氣濃。荊芥為發汗,解熱藥,是中華常用草藥之一,能鎮痰、祛風、涼血。治流行感冒,頭疼寒熱發汗,嘔吐。
荊芥種植
荊芥的繁殖方法荊芥一般都用種子繁殖,一般在4月份播種。播種前,應對種子進行行篩選,撿出種子中的雜質和已損傷的種子,保證播種的純度和發芽率。然後將種子用水浸泡12—24小時,撈出後晾晒到通風乾燥處,這樣可使種子內部新陳代謝,增強種子的成活力,提高發發芽率。荊芥的種子細小,為使播種時能夠更均勻,不使種子過密,浪費種子,可等到種子表面無水時摻拌適量細沙或細土,種子與沙子的比例一般為3:1,然後攪拌均勻後就可進行播種了。在畦上用工具順畦開溝,一般溝距約為20釐米左右,溝深5釐米左右。將種子撒入溝內,一般每畝地用種量為1千克左右。播種後,蓋土3釐米左右。用腳稍踏實,再用鐵耙摟平,使種子與土壤緊密接觸。注意要淺播,播後要注意澆水,保持畦面土壤溼潤,才有利出苗,播後地溫在16—18度時約需10—15天出苗,如地溫在19——25度,溼度適宜,約需1周出苗,出苗前後也要注意保持土壤溼潤。
荊芥怎麼吃
荊芥的食療方法1、荊芥紫蘇茶材料:荊芥10克,紫蘇葉9克,姜9克,茶葉6克,赤砂糖30克。推薦閱讀:荊芥的功效與作用中藥荊芥的功效荊芥穗的功效與作用做法:先把紅糖加少量清水煮沸,待用。將荊芥、蘇葉、生薑洗淨;生薑切片與荊芥、蘇葉、茶葉同放入瓦鍋內,加水適量,煮沸後加入紅糖水,即可取汁飲用。此茶具有散寒解表,幫助消化的作用。食物相剋:荊芥:荊芥反驢肉、無鱗魚。紫蘇葉:紫蘇葉不可同鯉魚食,生毒瘡。茶葉:茶葉不宜和人蔘、西洋參一起食用,會影響藥效。2、荊芥粥材料:粳米100克,荊芥穗100克,鹽2克。做法:粳米淘洗乾淨,用冷水浸泡半小時,撈出,瀝乾水分。將荊芥苗摘洗乾淨,細切。取鍋放入冷水、粳米,先用旺火煮開,然後改小火熬煮,至粥將成時,加入荊芥苗、鹽,待兩三沸,即可盛起食用。食物相剋:粳米:唐•孟詵:“粳米不可同馬肉食,發瘤疾。不可和蒼耳食,令人卒心痛。”清•王盂英:“炒米雖香,性燥助火,非中寒便瀉者忌之。”
荊芥的功效與作用
(一)解熱發熱兔口服水煎劑有弱的解熱降溫作用。(二)抗炎、鎮痛:水煎劑腹腔注射,能明顯抑制炎症小鼠耳廓腫脹;明顯抑制炎症小鼠毛細血管通透性。其消炎功效與荊芥所含的苯丙呋喃類有關,呋喃類衍生物對3一α羥類固醇脫氫酶具有很強的抑制作用,可促使生成更多的皮質類固醇,而起到抗炎的作用。水煎劑腹腔注射有明顯的鎮痛作用。(三)抗過敏所含的橙皮苷等黃酮類成分,對脂氧酶有抑制作用。脂氧酶為一種能引起變態反應的物質(SRS-A),因此荊芥有抗過敏、抗哮喘的治療效果。(四)止血荊芥炭有明顯的縮短出血、凝血時間而止血的作用,臨床使用以散劑吞服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