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雨季節養生必備三款祛溼湯?

夏來“春”不走,今年的春天,似乎特別戀戀不捨,氣溫多變,廣東又進入了煩人的梅雨天氣。一想到那到處溼漉漉,人便覺得全身乏力、沒了食慾,好心情馬上打個折扣。煲些美味湯水提神解乏,保持好心情。下面介紹幾款靚湯供大家參考以除溼解乏之用:

  淮山扁豆煲雞腳

  功效:健脾祛溼、舒筋活絡。

  材料:淮山15克,扁豆15克,芡實15克,薏苡仁15克,鮮雞腳200克(約10只),生薑絲少許。

  做法:

  1.先將雞腳去衣清洗,切掉腳甲。

  2.將淮山、扁豆、芡實、薏苡仁、雞腳和薑片一起放瓦煲內,加水2500ml(約10碗水),武火煲滾後文火煮2小時。煮好後加入食鹽調味即可。

  適應症:湯中雞腳性味甘平,有健脾益氣、舒筋強骨的作用,而且富含膠原蛋白,能令皮膚光滑而有彈性;淮山可以益氣養陰、補脾肺腎;扁豆具有健脾化胃的作用;芡實健脾除溼,固腎益精;薏苡仁有健脾利水滲溼的作用。故本湯適宜脾虛有溼症見體倦乏力、食少便溏者食用。

  注意事項:雞腳建議不要用冰鮮的,否則會影響湯的鮮味。

  白朮陳皮豬肚湯

  功效:健脾燥溼開胃。

  材料:陳皮6克,白朮30克,鮮豬肚半個至1個,砂仁6克,生薑5片。

  製法:

  1.先將豬肚洗淨飛水。

  2.將全部用料放入湯煲內,加水約2500ml,煲滾後改用文火煲約1個半小時,然後取出豬肚切件,放回鍋內,再煲30分鐘,調味即可。

  適應症:白朮功效補氣健脾、燥溼利水;陳皮具有理氣調中、燥溼化痰功效;豬肚甘,溫,功效補虛損,健脾胃。故此湯能健脾開胃,促進食慾,對於腹脹、納食不香、消化不良者尤宜。

  注意事項:本湯性溫,陰虛內熱者不宜食用。

  赤小豆粉葛煲鯪魚

  功效:清熱下火、祛溼潤燥。

  材料:赤小豆100克,粉葛750克,陳皮少許,鯪魚500克,生薑3片。

  做法:

  1.赤小豆、陳皮洗淨;粉葛削皮洗淨,切塊;

  2.鯪魚去鱗及內臟,洗淨,慢火煎至微黃。

  3.把所有材料一起放進瓦煲內,加入清水2500毫升,武火煲沸後,改為文火煲2小時,放適量食鹽調味便可。

  適應症:赤小豆有清熱解毒、利水除溼、解毒膿之功;粉葛能除脾胃虛火、生津止渴;鯪魚是四大家魚之首,其味道鮮美,具有健筋骨、活血行氣、逐水利溼作用。故此湯尤其適用於溼熱內蘊症見長熱毒癰瘡、舌紅苔黃膩之人服用。

相關問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