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港澳高速擴建已完成?

由於“7·21”特大自然災害,對高速公路造成一定程度的損害,為了儘快恢復通車,全市水毀公路橋樑陸續開始修復重建。我們從路政部門獲悉,截至目前,全市256項縣級以上水毀恢復工程已完工219項,19座水毀公路橋樑的最後4座也將於下月底前完工。此外,曾造成3人溺亡的京港澳高速南崗窪路段周邊,小清河河道經治理已拓寬一倍以上,可保證高速路周邊道路暢通。

【路橋】

19座水毀公路橋將全完工

昨天,從北京市路政局瞭解到,去年“7·21”特大自然災害中,共造成全市19座公路橋樑水毀,經過近一年的修復,預計6月底前將全部完工通車。屆時,城區通往十渡等景區的要道全部暢通。據瞭解,恢復重建後,公路以及橋樑的標準將超過災前水平,縣級以上公路橋樑均提高為公路1級抗災標準。

據介紹,截至目前,全市256項縣級以上水毀恢復工程已完工219項,在施33項,完成投資5.3億元。

其中,水毀公路橋樑共19座,已完成重建15座,未完工的4座橋樑分佈在房山和懷柔,預計6月底完工通車。

據介紹,為提高重建道路橋樑設施的抗災級別,在重建設計階段,通過提高洪水頻率登記、加強結構強度等措施提高抗災標準。施工中,在一些易發生地質災害的路段,增加了警示、照明等設施;路面損毀較輕的路段,增加了邊溝、管涵等排水設施。

【水務】

小清河拓寬工程汛期前完工

昨天,從豐臺區水務局獲悉,目前,小清河、九子河已進場施工,汛期前將完成全部工程,河道將拓寬一倍,治理後,可保證京港澳南崗窪地區周邊道路暢通,也將為園博會雨水排放提供有效保障。

針對豐臺區管河道行洪標準較低的現狀,去年以來豐臺區加快治理旱河、九子河、小龍河、豐草河和小清河等河道。

去年“7·21”特大暴雨中,積水嚴重的南崗窪地區鄰近小清河,河道的暢通是保證京港澳周邊道路暢通的有力條件。經過治理的小清河河道拓寬一倍以上。

據悉,為提高河道行洪能力,去年10月該區啟動了河道清障工作,對該區13條區管河道、21條鄉鎮管河道,總計607處行洪障礙物進行了統計。目前,已清除221處,剩餘28處將建立督查機制,確保汛期河道行洪暢通。

區縣措施

【房山】

重建項目提升抗災等級

去年“7·21”期間,房山區受損最為嚴重。記者瞭解到,房山區水毀恢復工程共計133項,總投資3.6億元,佔全市投資的51%,目前已經完工121項。未完工的12項工程預計9月完成。

據北京市路政局房山公路分局副局長焦海峰介紹,根據路政局要求,房山區縣級以上公路橋樑的抗災級別由之前的二級提升為一級,在提升後橋樑的防洪、承重能力以及水的流量都有所提升。以千河口橋為例,“7·21”之前,該橋為漫水橋,即大水來後直接從橋上衝過,提高抗災等級後,將能抵抗20年一遇的洪水。另外,為保障項目的質量,公路部門提出,重建項目的最低要求為,決不能在今年的雨水中被沖毀。

據介紹,除淶寶路千河口橋外,房山區通往十渡、野三坡等旅遊景區的交通要道的10餘座橋樑,包括三至十渡漫水橋、十大路前頭港橋、大沙地橋等等均已得到修復重建,為災後旅遊業的恢復奠定了基礎。

【豐臺】

重點地質隱患已登記在冊

豐臺區水務部門介紹,今年,該區加大了防汛搶險隊伍建設和防汛物資器材準備,目前已全部到位,包括編織袋254000條,鐵絲13700公斤,鐵杴16000把,水泵367臺,運輸車413輛。此外,區防辦還購置了2部防汛應急搶險設備,作為全區應急搶險機動力量,主要用於道路及低窪地帶應急搶險。完成了全區22000多人的防汛應急搶險隊伍組建。

此外,豐臺區存在大量老舊平房區,一旦出現強降雨天氣,極易造成房屋漏雨和進水。針對危舊平房、棚戶區、城中村,該區已全部將其納入屬地政府應急體系,落實“雨前加固解危、雨中巡查搶險、雨後核查修復”的工作措施。

據瞭解,該區河西地區山區較多,出現強降雨時,極易產生泥石流、山體滑坡等災害。為此,該區國土部門開展了地質災害隱患排查,及時登記造冊,對重點部位做到死守嚴防。

部門應對

【住建委】

明確各色預警應停工的項目

昨天,市住建委下發通知,明確了在氣象部門發佈黃色及以上預警信息時,應該立即暫停施工的工程,以及主汛期內不得施工的建設工程。

按照市住建委要求,氣象及應急部門發佈黃色及以上預警信息時,鄰近河湖的地下工程、與已運營地鐵線路或機電設備安裝基本完成的地鐵車站工程緊鄰或相連通的在施工程等,應立即暫停施工,並做好各項應急安全準備工作。主汛期內,下穿河湖的暗挖工程等不得施工。

此外,還要求鄰近河湖、穿越既有管線的軌道交通工程、深基坑工程、暗挖工程要增加防汛物資儲備,並配備大功率水泵、應急照明等設備。

相關問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