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華山國家森林公園位於陝西省渭南市華縣城東南5公里處,由紅崖湖、石門峽、密林谷、潛龍寺、少華峰五大景區組成,自然及人文景觀多達150處,是陝西東部黃金旅遊線上以生態旅遊、休閒度假、登山健身為主題的旅遊風景區。這裡海拔高度530米—2491米,森林覆蓋率90%,氣候宜人,空氣中富含負離子,生態環境近似原始,四季風光變幻無窮,充滿魅力,人稱“陝西的九寨溝”。
紅崖湖景區:紅崖湖景區位於小敷峪淺山地帶,北起山口,南連石門峽景區,東臨潛龍寺景區,西接少華峰景區。
石牌坊:位於少華山前旅遊公路上,高14.6米,寬26米,五孔結構,由漢白玉石材建成,通體潔白,氣勢恢宏,是時下西北第一大石牌坊。牌坊門額正中鐫刻的“少華山”三字,該牌坊是少華山標誌性建築之一,2007年5月建成。
寧山寺:該寺座南面北,依次建有山門、天王殿、大雄寶殿、東西廂房。主要殿宇雕樑畫棟,脊獸琉瓦,盡呈明清風格。寺內古木蔥蘢,青竹蕭蕭,溪水環繞,清靜無塵,為關中名剎古寺。該寺院香火旺盛,善男信女來寺發心還願不絕。每年農曆二月十九,是寧山寺古廟會,期間方圓百里內的僧侶、信眾和香客,數萬人雲集寧山寺,成為陝東佛界一大盛事。
紅崖絕壁:進入山口3公里,可觀紅崖絕壁。絕壁自然而成,呈凹形,面東而立,高約300米,寬約500米,直上直下,崖壁褐色,氣勢雄偉,為國內所罕見。絕壁底部建有百米廊道,紅柱黃瓦,石欄圍護,與登山步道相連。
寇公祠:位於紅崖絕壁南側山峰之上,天官府遺址之下,是為紀念和祭祀寇準而新建的一處人文景觀。該祠座西面東,三間一開,青磚黛瓦,雕樑畫棟。祠內正中有寇準塑像,四周牆壁上是反映寇準生平偉績的壁畫。祠前平臺上建有天官亭。該亭八角重檐,造型彩繪呈宋代風格。
猴王峰:聳立在奧吉溝口的一座獨立山峰。高約200米,因形如一隻巨猴而名猴王峰。猴王峰東側峰巒疊起,峰頭也似形態各異的猴子。站在八里橋向南觀賞猴王峰,可看到一隻巨猴正襟危坐,彷彿口中唸唸有詞,周圍數只小猴或抓耳撓腮,或低頭思索,一副猴王誦經、群猴聽道的畫卷,自然天成。
石門峽景區:石門峽景區位於小敷峪中部,海拔高度800—2000米,面積2450公頃。景區內山高林密、奇峰重重、山清水秀、鳥語花香,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將這裡雕琢得雄偉神奇、千姿百態,峰、洞、石、林、泉、瀑、廟交融成景,是一個以自然山水為主體的風景區。
石門:位於金壺橋南500米,為千百年來洪水沖刷和地質岩層自然變化而成。石門坐落在峪道內橫臥的山樑中央,高約30米,寬約20米,兩邊是壁立的石崖,崖上有多處摩崖石刻。石門底部一邊是進出小敷峪的山道,一邊是奔瀉喧囂的激流。石門內外,翠湧千峰,濤聲不絕於耳,來到此處,“橫嶺中斷河道開,碧水湧門滾滾來”的意境便可油然而生。
九龍關:雄踞於九龍潭懸崖峭壁之上,關城高約3米,寬約3.5米,方石築砌,依山勢而建。中間一門洞,僅有三尺之寬,上鐫“九龍關”三字,蜿蜒崎嶇的燕子碥道從中穿過。該關上有云霧繚繞的燕子崖,下有咆哮深谷的九龍潭,也是進出小敷峪的必經之地。相
九龍潭:位於燕子碥下百米深的峽谷中。在這裡,湍急的河水在陡峭光滑的連山石上飛流翻卷,衝向崖下的疊潭,黑青的潭水卷著浪花瀉入下游湖中。潭兩側是灰色的崖壁,崖壁上有九條數十米長的白色石紋,左右纏繞,如龍盤曲,因而人稱這裡為九龍潭。
聚仙灣:為祖師山腳下的一道河灣,因道教八仙曾在此相聚逍遙遊而名。聚仙灣長約200米,四周峰巒疊起,林木濃郁,風景秀麗,崖壁、河床、流水、巨石各有所妙。
母子峽:是一條長約200米、深約80米的峽谷。谷內山崖壁立,樹木遮天,河道狹窄,坡陡彎急。河水在谷內波翻浪卷,飛流激盪,濤聲轟鳴。峽谷分為兩段,上為母峽,下為子峽,峽的入口有劉秀的“飲馬槽”,水流湍急;峽的出口有母子洞,水面平靜,人稱情人谷,是公園內著名的峽谷流水景觀。
鷹石:在天崖之南的河道中央,矗立著一塊高約50米,底圍約百米的獨立巨石,即鷹石。該石形似一隻老鷹,背南面北,頭部歪斜,目視腳下,嘴呈鉤狀,雙翅收攏,前胸裸露,背部羽毛濃密,神情若有所思,形似神似,栩栩如生,是罕見的絕景。
密林谷景區:位於小敷峪的最南端,海拔1100—2491米,面積1220公頃,森林覆蓋率90%,生態環境近似原始,是一個以森林探險、科學考察、生態旅遊為主的景區。高山流水,怪石嶙峋,密林滿山,松濤陣陣,四季風光變化無窮。
潛龍寺景區:位於迷糊峪,東鄰白崖峪,西接小敷峪,南至蟠龍嶺,總面積360公頃,海拔高度600--1300米,該景區因潛龍寺而得名。常年滋潤著山裡各種各樣的植物,中部有丁香、石竹、百合、野菊花,上部有圓柏、側柏、白皮松等,使這裡四季花不斷,八節常披綠。
仰天大佛:在龍槐溝口,仰望東南,可以看到遠山脊線彎曲,酷似一尊佛像平身仰臥的樣子,佛面朝天,頭南腳北,面部五官依稀可辨、自然天成,額頭寬大,鼻樑高隆,雙目微閉,兩手合掌於胸前,清晨日出時,霞光萬道,大佛上方,有薄霧籠罩,朦朧中充滿神祕感。
迷糊峪:長十多裡,傳說當年王莽篡權追殺劉秀,劉秀躲入此峪,眼看快追上之際,峪內煙霧瀰漫,王莽軍隊迷迷糊糊不辨方向,劉秀因此逃過一劫。
雲海仙山:位於潛龍寺西側山頂平臺(稱二華觀景臺),登上此臺環顧四周,雲煙飄緲,少華山隱現於雲海之上,晴空萬里。遠眺太華山,望空中仙境,近賞少華山,秀中見奇,二山一左一右清晰可見。煙嵐上升,二華隱於雲霧之間,山也是雲,雲亦是山,真偽難辯,奇妙無窮。
少華峰景區:位於公園西部,是由變質岩和花崗岩擠壓、褶皺和斷裂而成,所以山勢雄偉,岩石裸露,峰巒起伏,溝谷幽深。
石魚:左攆溝溝槽內有一塊巨石,兩頭小,中間大,周圍線條彎曲,形體豐滿,酷似一條游魚,它長7.8米,寬2.5米,頭南尾北,似向主峰“游去”。遊人至此,以摸石魚為幸,寓意為年年有餘。
跑馬崗:位於東峰與中峰之間,是一段外高內低的斜坡崖面,長約50米,寬約20米,兩邊皆為凌空絕壁。相傳王伯當曾在此演兵,至今還留有飲馬池和馬蹄印,飲馬池中的水常年不幹,堪稱一奇。
青龍背:位於北峰和東峰之間,一道光滑的石樑,有25米長,15米寬,南斜北仰,石面光潔泛青,形如龍背,故名青龍背,青龍背上,寸草不生,開闊明朗,青光映照。行走其上,四周眺望可見群峰蒼蒼茫茫,腳下流雲匆匆而過。
玉皇頂遺址:此處原有五間大殿,座南面北,是明神宗萬曆年間創建,清康熙十一年重修,供奉的是玉皇大帝,兩側是文武天君。這說明了少華山不只是三教合一,而且還有多神信仰的宗教特點,形成了少華山獨有的宗教文化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