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購買須知:如何避免銷售誤導?

 保險行業已逐漸走入人們的生活中,人們的保險意識也逐漸增強,但大多數人對於保險知識也是略知一二,有些人在購買保險時往往一頭霧水,不知從何下手,我們在買保險之前,一定要了解清楚自己的需求,明明白白購買保險。

方法/步驟

在銀行、郵政網點購買人身保險,應注意以下六方面事項:

  購買之前核實

  通過銀行、郵政網點銷售的人身保險產品,具有風險保障和長期儲蓄功能,部分產品還具有一定的投資理財功能。為避免將保險產品當作銀行儲蓄、理財產品,在購買之前應核實銷售人員推薦的產品是否為保險產品。

閱讀保險條款

  不要將銷售人員出示的保險產品廣告等宣傳資料視為保險合同。購買保險產品,銷售人員應當提供保險條款。購買分紅、投連、萬能等人身保險新型產品,還應當提供產品說明書和投保提示書。如果購買的保險產品包含死亡責任,必須經被保險人同意該項保險並認可保險金額。

  投資風險難測

  分紅保險產品的紅利分配水平,主要取決於保險公司實際經營成果,是不確定的。投資連結保險產品的投資風險,全部由客戶承擔,可能存在投資收益為負的情況。萬能保險產品設有最低保證利率,但最低保證利率和每月公佈的結算利率僅針對投資賬戶中的資金,不能和銀行存款利率進行直接比較。

分清兩個概念

  在購買一年期以上人身保險產品時,繳費期間和保單期間是兩個不同概念。繳費期間是指需要繳納保費的時間,一般為1年、3年、5年甚至更長期;保單期間是指合同成立至合同滿期的時間,在銀行銷售的產品通常為5年及以上,直至終身。繳費期滿後,保險合同不一定期滿,若投保人退保則會發生一定程度損失。

  “猶豫期”有10天

  在銀行、郵政網點購買的一年期以上的人身保險產品,均有10天的猶豫期。猶豫期內,可以無條件解除保險合同。超過猶豫期解除保險合同,客戶可能會有一定損失。

配合做好回訪

  根據有關規定,保險公司應當在猶豫期內向購買一年期以上保險產品的客戶進行電話回訪。如果電話回訪瞭解到的情況和購買保險產品時銷售人員介紹的情況不一致,應判斷是否繼續持有這份保險合同。若選擇解除保險合同,應在接到客戶回訪電話之後儘快辦理,以減少因解除合同可能帶來的損失。

  保險銷售誤導如何規避

  消費者該如何辨別銷售誤導,首先在平時應多瞭解一些保險知識,加強自我教育。

​目前保險公司銷售保險的渠道除了保險代理人銷售外,還有其它很多銷售模式,商業銀行代理保險業務就是其中的一種。根據2011年中國銀監會出臺的一項政策,保險公司不得駐點銷售,只有商業銀行持有保險代理從業資格證書的銀行銷售人員才能銷售保險產品。商業銀行只是銷售保險的一個渠道,後續的保險服務卻是由保險公司提供的。因此,在這裡要提醒廣大消費者,在購買保險時,一定要在保單上留下本人真實有效的電話和地址,以便於保險公司能夠做好後續的電話回訪以及提供投保人應該享受的保險服務。

​同時,為維護投保人的利益,投保人在購買保險產品之後,在十個工作日內可以慎重考慮自己是不是需要這款產品,是不是有足夠的支付能力去支付保費。這就是我們所說的“保險猶豫期”,需要注意的是猶豫期的起算時間,應該從投保人收到保險合同並籤回執單之後開始算起,而不是從簽署投保單時間算起。如果在猶豫期之內投保人提出退保,保險公司會扣除一點工本費,然後全額退還投保人繳納的保費。

  考慮全面再投保

  消費者在購買保險時,首先要看公司的經營情況、公司的品牌、公司的特色在哪裡。其次要看這家公司的產品是否符合你的需求。也就是說,這家公司一定能滿足你的保險需求。最後還要考慮公司服務人員的服務態度如何,是否符合你所要求的標準。

​​那麼,在選擇好了公司後,下面就要考慮你所處的年齡段和保險需求。首先,客戶需要根據自己家庭的具體情況(年齡、收入、家庭結構等)來規劃。例如:年輕時(20-30歲)可選擇純保障兼顧儲蓄保值型產品,讓自己逐漸養成儲蓄的習慣;成熟時(30-40歲)選擇理財兼顧意外風險保障型產品,實現錢生錢合理理財;年長時(40-50歲)選擇養老兼顧重大疾病型產品,以達到老有所養,病有所依。

須知, 保險, 需求, 保險產品,
相關問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