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語言不通的國家,吃是最頭疼的事情。四五十人的旅行團,基本是到了歐洲由導遊帶著全程中餐,在法國、瑞士的旅遊城市,經常可以看到中國化的面孔,出現在麥當勞、三明治店裡。也許不僅僅是因為要省錢,真的是因為坐到餐館不是所措,面對如蝌蚪般的法文或者德文,不知道該點什麼。在歐洲旅行,不管是法國巴黎、里昂、還是德國慕尼黑、瑞士琉森等地方,基本可以總結出一下規律,供大家參考.
步驟/方法
比較便宜而且吃食集中的地方以火車站為首, 歐洲的火車站都設市中心內, 但是和中國一樣火車站魚龍混雜,但是吃的東西選擇比較多, 多以快餐如漢堡、三明治、披薩、土爾其烤肉之類的為主,包括像麥當勞等等的,也有當地街頭小吃、什麼烤香腸、烤土豆。
歐洲各國當地小飯館、咖啡館基本都差不多, 各有特色,餐廳內五六張桌子,店外沿街有一圈位子,老外都喜歡做在外面邊看馬路行人邊聊天吃飯。不知道選哪家的話,隨便選人多的坐下就是了。各國價格相差不算太大,相比較而言德國的最便宜,法國比瑞士便宜,當然這只是指一般的普通餐館,那些評上米其林星級的沒有機會去嚐到。在歐洲各國,套餐午市比晚市便宜,包含頭盤(作為開胃菜,多會是些色拉配些魚、肉或者各類香腸之類的)、一道主菜(魚或者肉配上蔬菜,很多會是土豆和番茄之類的配菜,加上醬汁)、一道甜點或者乳酪(可以讓你選擇當天不同的甜點或者乳酪)。非常堅硬的法式麵包是在上飲料之後、開胃菜上之前上的,裝在小籃子裡的,味道都差不多,有的餐館在餐前也會上點醃製橄欖之類作為餐點。
三道的午餐套餐不包含飲料和餐後咖啡,需要單點的。選單中酒是能點單杯的,如果我們不點酒的話,就喝免費的水。餐後咖啡是要單點的, 甜點收走時他們會問要不要咖啡,多數配小塊巧克力。
餐館服務生是一定等你吃完一道再給你上一道菜的, 小飯館一頓餐吃下來基本上要一個小時以上,如果是跟大旅行團的一定要算好時間的,省得自己匆忙。
晚餐是作為一天的正餐, 餐館都會比較正式, 價格相對比中午貴,晚市套餐基本會多一道飲料,基本會是提供半瓶餐酒,餐後提供咖啡,甜點及主菜選擇比中午多個一二種。歐洲的白天很長,要到晚8點才開始天黑,一般當地餐館都是7點開始營業正餐,即使7點開吃結束也要9點多,偶爾一天可以,天天這麼晚吃好回酒店容易撐著難受。
老外的餐食儘管吃的時候覺得很飽,實際上油水沒有中國菜足,過不多久就容易餓。 所以旅行期間也可以請導遊帶去吃一些中國餐館。總體來講,中國餐館是最貴的,好的是量夠大,內容很足,真真正正的貨真價實,牛肉都是好大塊的。每天早上吃不習慣歐式早餐,主要都是是甜的、冷的或者水果,很不舒服,建議可以讓老人家來旅行的時候帶個小餐盒, 把團餐中多的米飯帶點回酒店, 第二天早上在餐廳用熱水泡下用榨菜配著吃, 也許在旅行的後幾天會覺得比較舒服。也不是表示中國式的方式就比不上歐式,這只是習慣問題。
以上只是自己在歐洲的感觸而已,希望給大家能有一點點幫助, 另外建議去之前能先看看一些有關食物的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