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以前是個小漁村,它的本名為濠鏡或濠鏡澳,因為當時泊口可稱為”澳”。澳門及其附近盛產蠔(即牡蠣),蠔殼內壁光亮如鏡,澳門因此被稱為蠔鏡。後人把這個名稱改為較文雅的"濠鏡"。十六世紀中葉,第一批葡萄牙人抵澳時,詢問居民當地的名稱,居民誤以為指廟宇,答稱“媽閣”。葡萄牙人以其音而譯成"MACAU",成為澳門葡文名稱的由來。澳門自1999年迴歸後,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個特別行政區,依據澳門基本法實行高度自治。在"一國兩制"政策的指引下,澳門的社會和經濟方面的特色會予以保留並得以延續。澳門是一個國際化的都市,幾百年來,一直是中西文化融和共存的地方。這裡就來介紹澳門的特產,主要有:澳門鮮蠔、澳門杏仁餅、豬扒包、葡撻、車釐哥夫紐結糖、三可老婆餅等。
特產介紹
澳門鮮蠔
澳門舊稱蠔鏡,內港河道稱蠔江,因此以前,澳門盛產鮮蠔,文人雅士以蠔字太俗,於是將“蠔鏡”改“濠鏡”、“蠔江”改“濠江”。最近因海水汙染,蠔繁殖銳減。蠔,除鮮食外,還可製成蠔油等,是大眾喜歡食品。
澳門杏仁餅
有70年曆史的咀香園碳燒杏仁餅和紫菜肉鬆鳳凰卷則無人不知,杏仁餅甘香鬆軟,而人手包紫菜肉鬆鳳凰卷,內有肉鬆,外面包裹日本紫菜,特別受小朋友歡迎。據說,用獨特的木桶炭燒爐做出來的杏仁餅特別鬆化,若用電爐則只是脆,因為鐵桶傳熱,很快就抽乾水分。
豬扒包
豬扒包的“豬扒”就是“豬排”,顧名思義,就是一個塗上牛油(即臺灣的奶油)的麵包(通常用豬仔包)裡面夾著一塊豬排。豬排通常是煎熟或油炸,但亦有以水灼後再煎熟。豬扒包是澳門有名的小食,當中來記豬扒包最有名!
葡撻
曾為葡人統治的地方,一定會留下印記,作為世界幾大菜系之一的葡國菜式,亦不可不試。但是記住,西式菜系對於中國肚而言,大體上點心比頭盤更受落,葡撻就是一個明證。這種蛋撻做法較特殊,與豬扒包一樣日漸地從主食裡蛻變出來,成了一個單獨的小吃。葡撻的內容絕不簡單,每款撻各有特色,如椰汁鮮奶蛋撻,椰汁味與鮮奶味配合得恰當好處;款款酥皮鬆化,中間的部分香滑柔軟,貌似豆腐花,口感一流。
車釐哥夫紐結糖
車釐哥夫紐結糖,是澳門的一道特色食品。相傳是一個名叫車釐哥夫的俄羅斯製糖師傅傳過來的一種糖果,因此稱為車釐哥夫紐結糖。還有另一種說法是由來自香港的凌師傅首創。到底是誰最早發明就無從考究了,反正最重要的是要好吃。此糖吃起來口感香甜,而且不會粘牙。
三可老婆餅
三可從十幾歲開始做餅,憑著堅持傳統的造餅工藝及不斷研究新的品種,在澳門賣出了名氣。當中最馳名要數老婆餅,創業五十多年來一直堅持傳統的人手造餅工序,用芝麻,糖冬瓜等做餡,鬆脆酥軟、鹹甜薄脆,不油不膩。
葡國葡萄酒
全澳所有的超級市場,甚至小店鋪,都出售葡萄酒。葡萄酒的價錢不等,有價值澳門幣三十元的普通餐桌酒,也有價值澳門幣數百元的波爾圖上乘陳年老釀。在碼頭、機場以及邊境的免稅店內均有各式的葡萄酒出售,供離境旅客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