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緊張”導致的一個常見病——“肌肉緊張性頭痛”的治療及預防?

一、一個世界性難題

現在孩子中學學習壓力越來越大,學習強度大,心理易緊張、焦慮,不少人患頭痛,嚴重影響了學習。我這裡主要談談肌肉緊張性頭痛。這是一個世界性難題,許多人飽受其折磨。這種頭痛沒有器質性的病變,主要表現就是頸部、肩部、頭部肌肉緊張,頭部有緊箍感的疼痛、脹痛,沒有暈眩、嘔吐的症狀,頭痛可能持續幾十年。

二、我的經歷

肌肉緊張性頭痛曾經默默地陪伴了我十餘年,象一個忠實的僕人。

我的頭痛是如何形成的呢?高三時我把每一次模擬題都當做高考來練習,集中精力,讓自己精神緊張起來,頭腦高速運轉,即使累了也不休息。久了,成績雖然進步不少,但也收穫了肌肉緊張性頭痛。

肌肉緊張性頭痛對我來說既是一件不走運的事,也是一件幸運的事。不走運在於它伴隨了我十餘年,不勝其擾。幸運的是我找到了治療它的系統方法,所謂久病成醫。

九零年我考入國防科技大學,頭痛伴隨了我四年,大多數時間是無法學習的。在這期間開始學習心理諮詢理論,精心研究認知行為療法,後來研究出了一種綜合療法逐漸解決了我的肌肉緊張性頭痛。

三、我的研究成果

1、肌肉緊張性頭痛的機制

首先理解肌肉緊張性頭痛的機制。肌肉緊張性頭痛是一種身心疾病。從生理來講,頭、頸、背部肌肉緊張是頭痛的主因。這是一種習慣性緊張,所謂“習慣”是指它不請自來,而且意志無法控制,你告訴自己別緊張,放鬆,肌肉也不會放鬆下來。而且很敏感,一丁點兒情緒緊張或者疲勞都會導致肌肉緊張。一旦緊張起來,它就像個癩皮狗,牛皮糖,趕也趕不走,甚至幾天會一直跟著你。所以如何把習慣性肌肉緊張變成習慣性放鬆是需要解決的課題。

從心理方面來講,之所以會形成緊張性頭痛與情緒和行為有很大的關係。從情緒來看,焦慮、急躁等情緒的影響較大。從用腦行為來看,有追求完美個性,有過於節約時間、過度重視提高效率、累了也不休息等不良習慣容易導致肌肉緊張。這些情緒、行為不改變,是難以消除頭痛的。

另外,頭痛的感覺本身就是促使緊張的誘因,因為不適感一直存在,會促使自己注意它,而越注意、在乎,緊張就越難以擺脫,它成了一個忠實的僕人,一刻不離左右。

瞭解這個機制是重要的,但想一股腦兒解決是不可能的。要使用“各個擊破”的方法,即分解為幾個部分來分別解決。首先學會調節自己的情緒,保持平和放鬆的心情。同時改變不合理的用腦行為。然後逐漸練習肌肉的放鬆,在頭痛嚴重時可以適量口服止痛片。在後期需要以感覺為標準,使自己用腦一直處於舒服的狀態。緊張性頭痛比較頑固,需要很長一段時間才能解決,這幾個方面可以同時進行,反覆練習。

2、情緒和行為的改變

一般來講,難度最大的是情緒和行為的改變,這似乎是用意志難以控制的,大家可能深有體會,你越不想緊張就越緊張;同時低落、煩躁的情緒也難以去除;行為習慣也難以改變,不知不覺中你又不由自主地著急做事了,累了又不想休息了。

此時你會感到很鬱悶,真是老虎吃天,無從下口!同時又無能為力。想想我90年代初的時候真有“朝聞道,夕死可矣”的想法——渴望找到靈丹妙藥。

其實這就像沒有“開門的鑰匙”,使蠻力能把門推開嗎?這裡的鑰匙就是認知行為療法。參見博文:談談家長何調適自己的情緒和行為---認知療法

其核心是決定情緒和行為的是認知,改變了認知也就改變了情緒和行為。但這絕對會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幾個月到幾年),指望畢其功於一役是不可能的。具體的方法我以後會逐漸撰文說明。經過長時間的努力,是可以學習到放鬆的情緒和行為的。

這裡暫舉一例:養成“累了就要休息”的行為習慣。這一習慣看似很容易,但是和肥胖的人“不要多吃”一樣是難以做到。與一些習慣性思維有關,比如:一定要做完才停;時間可能來不及;要節約時間......。與自己討論,辯駁,說服自己改變這些習慣性思維,然後每當你“累了卻不想休息”的時候用新的思維說服自己。逐漸會養成累了就休息的習慣。——這是習慣糾正的方法。

3、其他

肌肉由習慣性緊張變為習慣性放鬆也是需要逐步完成的,可以藉助按摩。在身心狀態好的時候要多加練習放鬆,在達到放鬆狀態的時候“記住”放鬆的感覺,逐漸肌肉會學會放鬆。

對於頭痛的關注是肌肉緊張維持的一個誘因,需要學會順其自然,暫時接受頭痛的現狀,這樣自然逐漸地就不去關注它了。

4、微觀:是否用腦以感覺狀態是否適合為準

在情緒已經比較放鬆,肌肉初步學會放鬆,對頭痛不太關注了之後,最關鍵的問題就是根據自己的感覺行事,感覺不太舒服、或者環境不太適合、頭腦比較累了、或者有些著急的時候,讓自己停止用腦,進行調整。這樣,總是使自己處於一個舒服的狀態,就不容易累了。

緊張性頭痛,在沒有解決的時候可能很頑固。但如果按照正確方法解決了,新的習慣也是比較牢固的。

四、預防為主

我深切體會到,肌肉緊張性頭痛一旦形成,雖然可以解決,但是還是非常費時費力的。所以,正如我一貫倡導的:預防為主。

1、情緒的調節

形成“既努力又順其自然”的核心思維,在各方面形成相應的合理的習慣性思維。

學會用認知行為療法調節情緒。

2、合理用腦習慣的養成

不要過於節約時間,該休息就休息,該學習就學習。不要有意讓自己緊張,不要過於追求效率,一次只思考一件事情,讓用腦輕鬆簡單些。

這主要是我個人經驗的總結,全部為原創。如有轉載,一定說明出處。

相關問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