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入門手冊?

自從1978年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成為世界上增長最快的國家,經濟的騰飛顯著地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加入WTO把中國與世界更緊密地聯絡在一起。二十七年後的今天,證券、房產、基金、保險、股票等金融產品和投資融道成為我們生活的一部分,人們在談論這些產品的時候就如同二十七年前每天談論糧票、肉票一樣自然;二十七年後的今天,全球經濟、通貨膨脹、利率水平、匯率政策等等也不再巨集觀而遙遠,我們從未象今天一樣清晰地感受到它們對我們每個人的生活、財富影響是如此巨大和直接。

在這急劇變化和發展的社會中,我們的社會在變,市場在變,經濟環境在變,“中產階級”、“小康社會”、“後小康”生活水平等新名詞、新標準不斷湧現,但毋庸置疑的是:中國人富起來了。當中國第一次面臨越來越多的人民面臨在滿足基本生活之外還有財富之後,當人們過慣了幾十年的“計劃生活”,要開始自己買房,自己負擔子女教育費用,自己負擔部分醫療費用,要自己安排人生的時候;當人們面臨越來越多的金融產品和越來越複雜的稅務、法規時;當人們面對急劇變化的社會,快速發展的經濟從而產生對整個人生週期的不確定性時,僅靠勤儉持家,僅靠個人所掌握的專業知識和技能已遠遠不能實現從個體生命週期的角度對個人或家庭財務進行全面、綜合規劃的要求。國家經濟景氣監測中心公佈的一項調查結果表明,就全國範圍而言,約有70%的居民希望得到理財顧問的指導。國際的一項調查也表明,幾乎所有的人在沒有得到專業人員的指導和諮詢時,一生損失的個人財產從20%到100%不等。因此,尋求專家提供個人理財引起公眾的極大興趣。

近幾年來,給別人做資產管理被稱為理財,幫別人炒股稱為理財,賣保險叫理財等等,所有涉及金錢的行為都冠以了“理財”.“理財”這個詞幾乎成為近年來中國城市十大流行詞彙之一。然而,儘管個人理財的觀念現在已經越來越深入人心,但個人理財到底是什麼,應該如何理財對絕大部分人來說還是個全新的概念。財富的快速增長與個人理財觀念和理財傳統的缺失很快就在我們的生活中暴露出來。理財中的煩惱和誤區如影隨形地縈繞在生活中,困撓著我們的生活。

學習理財,樹立正確的理財觀成為人生必修的課程之一。希望投融貸CEO姚元祥推薦的這本《個人理財快速入門》 能成為你個人理財旅途中的一面小帆,對你的理財有所助益。

樹立正確的理財觀:一、重視理財

為了能有一個自由、自主和自在的人生,為了有一個絢麗多彩、幸福美滿的人生,理財,你準備好了?20多歲的你剛邁出學校大門,在你的心裡有著遠大的理想和對今後生活的美好憧憬,在你的面前有著眾多的機遇和絢爛的生活,事業的起步需要積累你人生第一桶金,人生第一次置業-----買房,甚至是買車也要在此階段籌劃,雖然有壓力,但你無所謂,因為你擁有人生最寶貴的資本------年青就是本錢;30餘歲的你經過十年的打拚積累了一定社會經驗,事業開始快速發展。同時家庭的組建,小寶寶的誕生,房屋貸款的支出,更新住房和交通工具的需求使你消費能力進一步增強。事業的發展和消費能力的增強進一步加大了對錢的需求。作為人生最精華的10年黃金成長期,確實很忙,雖然要面對這些問題但你認為開源第一,發展才是硬道理;40多歲的你踏入“財富積累”期,人到中年,從前的投資、工作的晉升,事業上的成就為自己帶來了可觀的收入進帳,但同時作為家庭支柱的你上有老下有小,事業邁上巔峰的同時,壓力也不斷加大。“真累啊!要是再幹幾年退休享受人生就好了。”也許忙了一天的你會蹦出這樣一個平時根本沒去考慮的問題。但退休時要有多少錢才能使自己生活有保障,讓自己過得既幸福而又有尊嚴呢;50餘歲的你已經面臨退休了,經過幾十年的奮鬥,現在的你最為富有。看著大半輩子積攢下來的錢有時不禁想,這麼多錢應該要幹些什麼吧!可是鄰居張老先生股市的“悲慘損失”又困撓著你。股市有風險,現在又聽說國家在調控住房,房產投資有風險,究竟這些錢做什麼好呢;60歲的你退休了。雖然自己攢了一些錢,但物價一天比一天貴,年紀大了,從不上醫院的你偶爾也會上醫院了。收入減少了,但支出一點也沒少。本來計劃退休後要經常出去旅遊的,看樣子因為錢的原因只好減少或取消了。錢到用時方恨少,這時你才深深體會到這一點。在我們中間有很大一部分人曾經有上述的一些行為或想法,而最後結果就是“錢到用時方恨少。僅僅依靠主動性收入去實現小康生活是很難的一件事情,理財不是件可有可無的事情,而是你生活的必需品。

二、形成健康的理財觀念,養成良好的理財習慣

理財是一個非常簡單,卻又非常難做好的事。就象健身,只有當健康的理財方式成為習慣的時候,它就會象每天早上起床一樣簡單。當一個健康的理財理念和良好的理財習慣形成的時候,理財才會變得非常簡單。所以正確認識理財,形成一個良好的理財習慣,是理財成功的關鍵所在。以下十種觀念是理財過程中常見的誤區和不足之處,在此,我們試做一些分析,希望對大家建立科學健康的理財觀念,安排好家庭理財有所助益。

1、理財就是做好投資,讓自己的錢獲得最大收益

理財和投資是密切相關的,投資是實現理財目標的一個重要手段,尤其是對中國目前大部分還處於財富積累階段的家庭和個人來說,投資這種手段就顯得特別重要。但理財不完全等同於投資。投資只是理財中的一個部分。理財的目標是實現投資主體---人的生活目標和財務自由。投資的目標是實現投資客體---錢的保值或增值。投資的依據是對市場趨勢的判斷和把握。在投資的決策中主要考慮的內容是投資客體即投資本身,而很少考慮投資的主體:人的因素。而理財的依據不僅要考慮市場環境的因素,更重要的是考慮理財的主體:人本身的各方面因素。包括個人的人生目標、財務需求、個人及家庭的基本情況、資產和負債、收入和支出等等。甚至還要考慮個人的性格特徵、風險偏好、投資特點、健康狀況等等。理財與投資的不同直接導致你的決策選擇。明白兩者的區別是十分重要的。

2、投資偏好------你是屬於風險型還是保守型或中庸型;

3、投資特點------是否對股市投資有豐富的經驗。經過分析你發現,為了購房你準備了十年,好不容易才選到一套自己滿意的商品房,對於風險雖然有一定的承受力,但也不是一位十分喜愛冒險的人,而股票的預期大漲也僅是從朋友那聽說的,想想你還會作出將50萬投入股市的選擇嗎?找個好工作,生活不用愁這是一個普遍的誤區。我們的父母對孩子的教育和要求就是要他們好好讀書,將來考上一個好的大學,其他的什麼都不要管。他們認為這樣孩子今後就可以找到一份好的工作,今後孩子們的生活也就有了保障。而對孩子卻很少做哪怕是最基本的理財觀念和知識的灌輸和培養。我們最常聽到的一句話就是:再苦也不能苦孩子。我們最常看到的是父母對孩子過度的溺愛和對孩子花費過度的奢侈和寬鬆。但我們看到的另一面卻是:我們目前每個人的財富水平或者生活狀態與我們的工資收入水平或者學歷並沒有正比例的關係。事實是,決定一個人的財務狀況好壞並不是他的智商,而是他的財商---也就是他的理財的水平。一般來說,理財的觀點認為:最遙遠的退休後的生活是理財的第一要務、其次是家庭的保險安排和置業計劃以及孩子大學的教育費用、再其次是日常的基本生活安排和教育進修安排等,最後才是旅遊等非必要性開支。這就要求我們有一個長期的理財視野和細緻的統籌安排才能夠將人生理財的各個方面都做好安排,以實現一個完美富足的人生。

相關問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