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你有社交恐懼症嗎?有社交恐懼症的人一般表現為不敢與別人接觸,別人的一個舉動都會“驚動”你。下面我們來看看以下一個案例:張曉浩(化名),體面大方,是一位成功的老闆,擁有十多家連鎖美髮店,但卻有著社交恐懼症,在一次的會議中,他竟也被一位員工的咳嗽嚇到。為什麼會有會有社交恐懼症呢,源於他母親小時候的強勢教育,在16歲始,母親的強勢教育便在張先生身上留下了陰影。所以,家庭教育對孩子的成長有著重要的作用。
談到連鎖店的經營、管理、用人,張曉浩頭頭是道。但面對員工的眼神,他會不自覺地害怕並躲避。張說,開會時,要是有員工咳嗽,或是筆掉在地上,自己馬上就會緊張,想到是不是自己說錯話了,別人是不是又不在意了。
張先生今年38歲,福建人,一談到從小的經歷和挫折,張先生記憶猶新。“媽媽是家裡的支柱,管教很嚴、很強勢。”張說,他爸爸很老實,自己像爸爸,一家都聽媽媽的。
在母親的教育中,張先生如今能記到的都是說他這不行、那不行,做錯事要被打,除此之外沒有一句表揚、鼓勵,無形中自己就覺得低人一等。“媽媽的教育屬於‘置之死地而後生’,打、罵很正常。”張回憶起小時候做錯事,媽媽就不給飯吃。
在張16歲的時候,家人叫他學理髮,“那邊年代一般都是殘疾人學理髮,我作為正常人去學感覺像被放棄一樣……”而且張花了3年才學成,其中的責罵讓張受傷的心靈雪上加霜。
為此,張先生在去年接受了心理治療。
知名心理專家對此進行分析,結合張先生的具體事例來看,他的心理問題是比較嚴重的,在症狀學裡頭符合社交恐懼症的定義。
社交恐懼症又名“社交焦慮症”,是一種對任何社交或公開場合感到強烈恐懼或憂慮的症狀,社交恐懼症患者總是處於焦慮狀態,他們害怕自己在別人面前出洋相,害怕被別人觀察。在社交恐懼症中有一種症狀叫“視線恐懼”,主要指在患者與別人見面時不能正視對方,自己的視線與對方的視線相遇就感到非常難堪,以至於眼睛不知看哪兒才好.致病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原生家庭的影響是一個重要因素。
父母的教養方式,家庭的結構,兄弟姐妹情況都會對社交恐懼的發生發展起著一定的作用。
家庭教育型別分為好幾種,但就結合張先生的家庭來看,應該屬於專制型和懲罰型教育的融合,現在社會上有一種母親,自己在工作中做事情強硬幹練,事業上是很成功的,於是她們把這種對工作的態度遷移到孩子身上,苛求孩子也要做到最好,一旦孩子沒有做好,就會遭到她們的責罵,這種強勢的情緒嚴重影響著孩子的心理健康,也就是說從張先生身上我們更多地讀到的是張先生母親的一種焦慮,她把她自身的焦慮通過教育兒子的這個途徑釋放了,但在這期間,她沒有考慮到孩子的內心感受,使孩子成為了母親情緒的垃圾桶。
心理學表明:母親在家庭教育中的地位是無人可以替代的,母親的言行對孩子形成自己的思維和行為方式,起著相當重要和直接的作用,很多母親把培養子女當成了自我實現的途徑,於是把自己內心的一些東西強加給了孩子,這樣過多的約束就會讓孩子逐漸失去自我。
另外,孩子的成長動力很大部分來自於孩子對自我的一種肯定,但是在成長過程中,由於生活中一些重要他人,如父母,老師經常不斷的給他挫敗,孩子最終就會內化別人對他的負面評價,也會認為自己是不可愛的,笨的,無能的,漸漸地他的內心就會失去力量,變得很自卑,張先生的母親經常說他這也不行那也不行,實際上是在逐漸弱化他的自信心。
在一個家庭裡邊,母親過於強勢,孩子會忽視和壓抑自己內心的許多合理需求,來迎合和討好母親,努力做到母親眼中所認為的“好孩子”。孩子會過度地去關注母親的情緒,養成一種察顏觀色的習慣,長大後就會形成對人際關係的過度敏感,如同上面的張先生一樣。
當張先生的母親發現這個孩子在成長中不符合自己內心的期待時,採取的是批評,打罵這樣單一簡單負面的教育手段,其實我們看到媽媽是很愛孩子的,她很想替孩子成長,但是愛的表達方式值得探討,我們說暴力只會製造暴力,如果張先生在成長過程中碰到類似的問題時,他也會無形當中去模仿母親解決問題的方式,因為他知道母親以前就是那樣教育他而把問題解決了的。
心理學表明:一個人當前的人際關係模式往往很大程度上是在有意或無意地重複早年生活中他和父母的關係模式。一般在母親強勢的家庭裡,父親的角色往往會很尷尬,父親人是在家裡,但就是缺少他一個位置,父親角色的缺位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是一個很危險的訊號,特別是對於男孩子來說,因為如果他不能夠對父親男人角色產生認同的話,長大後在和類似的權威人士打交道時就會出現認同上的困難。
鑑於張先生的問題比較嚴重,及時接受心理諮詢和治療是正確的做法,但在掩卷反思之餘,我們不得不感嘆類似張先生家庭的問題絕不在少數,有時我們家長往往認為是孩子的問題導致了問題的出現,其實“一個問題孩子的背後往往有一個問題家庭”,因為孩子的問題往往是家庭關係模式長期不良互動的結果,所以作為家長可能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加以注意:
一:要有重視孩子心理上健康發展的意識。
二:家庭教育儘量向“民主型”發展,要明白“家庭塑造人”的道理,無條件的尊重和接納孩子,允許和鼓勵孩子表達他的感受和想法,如果有些東西不符合主流文化的期待,家長不一定要支援,但要在圈定的範圍內表示理解。
三:家長要覺察到什麼東西是你自己內心所需要的,什麼東西是孩子內心所需要的,這二者是否混淆?
四:家長要注意設定和孩子的“心理邊界”,如果父母和孩子過於糾結,孩子的腳步就會和父母的腳步常常絆在一起,甚至會摔倒。
五:家長需要培養一種寬容和變通的性格,孩子是成長的,我們看孩子的眼光就不能一成不變,在教育方式上,儘量多鼓勵孩子,這樣孩子內心就會增長力量,久而久之,他就會變得開朗自信。
六:幫孩子成長和陪孩子成長,而不是替孩子成長。
七: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愛”要先進去,如果父母喜歡說:“不管你怎麼樣,只要你健康快樂的活著,我們就覺得很滿足。”孩子就會無意識地想讓父母滿足,會有事沒事喜滋滋的,凡事都願意往好的方面想。所以說對待孩子是“好的關係勝過好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