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正確選購架子牛
1、選擇國外肉用良種公牛作父本雜交的改良牛。
3、要選擇2-4歲,體重318-363公斤,架子大且較瘦的牛。這樣的牛採食量大,日增重高,肥育效果好,飼養期短,資金週轉快。
2、應挑選四肢高,體形長,面板鬆馳有彈性,肌肉較薄,骨架清晰,寬而不豐滿,毛密柔軟和體況健康的牛。因這種牛生長潛力大,肥育效果好。
二、提高飼料利用率,降低飼養成本
1、選擇合適的精粗比和營養水平。開始30天內,精粗飼料比3:7-1:1,粗蛋白質含量為12%;中間70天,精粗飼料比為6:4,粗蛋白質含量為11%;最後10-20天,精粗飼料比為7:3-8:2,精料粗蛋白質含量為10%。一般在最後10天,精料日採食量應達到4-5公斤/頭,粗飼料讓牛自由採食。 3、合理利用啤酒糟、澱粉渣等工業副產品,並配合使用新增劑,就能代替日糧內90%的精飼料,日增重仍可達1.5公斤。其用法為:啤酒糟每天每頭牛喂15-20公斤,加150克小蘇打、100克尿素、100克肉牛新增劑預混料。澱粉渣、豆腐渣、糖、醬油渣,每天每頭牛喂10-15公斤,加150克小蘇打、100克尿素、100克肉牛新增劑預混料。
4、充分運用飼料青貯技術、秸稈氨化和發酵技術。青貯玉米是育肥牛的優質飼料,飼餵青貯料時,在較低的精料水平下,就能達到較高的日增重,按玉米青貯幹物質的2%新增尿素,能獲得很好的效果。 2、飼料加工要科學。⑴精飼料:如玉米粉碎粒度應在1毫米以上,高粱粉碎粒度達1毫米。⑵粗飼料切割粉碎長度以5-10毫米為宜。
三、改進飼養技術,提高飼養水平
1、一般肉牛育肥可採用限制精料自由採食的肥育方法(即育肥初期限制飼養,育肥後期自由採食),此法能使飼料效率提高5%。
2、公、母要分欄飼養。一般公牛比閹牛增重速度高10%,閹牛比母牛高10%,但是公牛閹割去勢後1-2月內影響生長髮育。採用藥物或激素去勢,用藥時間長,效果差,同時有藥殘、激素殘留,肉品不符合衛生要求,所以在選購架子牛時要考慮性別對增重速度的影響,公牛育肥不宜去勢。 5、肉牛育肥達500公斤左右時應儘快出欄。因體重超過500公斤後,日增重下降,每公斤增重的耗料量增加,育肥成本提高,利潤下降。 3、育肥過程中使用適當的脲酶抑制劑預混料,可提高肉牛日增重18%以上。
4、經常搞好環境衛生和進行防疫滅病工作,定期驅除體內外寄生蟲,控制和杜絕傳染病與內外科病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