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我們很多車主來說,換一輛新車至少需要六到八年,甚至超過十年,但換輪圈對愛車而言就像是換新跑鞋一樣,只要咬緊牙關,您的愛車馬上便能變得獨樹一幟。所以對大多數車主而言,換輪圈的第一個考慮因素,其實還是以好不好看為主。而鍛造輪圈的輕量化好處多多當然毋庸置疑,但因為成本太高,造型和可塑性又受到加工工藝的限制,所以幾乎可以說是有錢人才消費得起的產品。但一般的鑄造輪圈的重量確實比起鍛造輪圈重很多,特別是尺寸越大重量差距越明顯,因此鑄造輪圈也有相應的升級方法,讓大尺寸輪圈擁有更加優異的品質。
(鍛造輪圈因加工工藝的關係所以造型通常不如鑄造輪圈般變化豐富,常為簡單線條設計。)
簡單來說,鍛造輪圈是讓金屬型態保持在接近固態轉液態的固液兩相臨界點時,承受800噸的重壓,使得金屬密度變高,晶格的排列更加整齊,所以能用比鑄造件更少量的金屬,達到相同甚至更高的強度。但也因為鍛造時的金屬還處於固態,所以造型無法像液態鑄造般變化豐富,所以鍛造輪圈的長相總是簡單的粗線條。
替自己的愛車挑組合適的輪圈,絕對有畫龍點睛的效果!
在傳統工業中俗稱的“重力鑄造”、“澆鑄”的液態鑄造法,乃是靠金屬液體本身的流動特性灌滿整個模具,所以當輪圈尺寸超過18寸之後,就會產生離澆注口遠的地方已冷卻,離澆注口近的地方溫度還非常高的問題,這樣會使整個輪圈產生各部位金屬密度均勻的後果,產生熱應力與氣孔。因此大尺寸輪圈更加有必要加速金屬液體填滿模具的速度。
(改裝輪圈前務必先做好的功課,瞭解規格、尺寸數字所代表的各個意義,這樣才不會發生改裝錯誤。)
可能有人會問,那能不能把液化後的金屬施加如同鍛造工藝的800噸高壓呢?答案是不行的,因為金屬液化後,遇到高壓後會搖晃、翻滾,產生波浪,而波浪會使金屬液捲入空氣,冷卻後這些被包覆的空氣就形成內部氣孔,使輪圈內部就像被白蟻入侵的木頭般,嚴重地破壞強度。這些內傷雖然肉眼看不見,但在X光檢驗下卻無所遁形。
所以“低壓鑄造法”應運而生。所謂低壓鑄造法的精隨在於以低壓氮氣來推擠模具中的液態金屬,一來可使液態金屬迅速填滿模具,二來因為氣壓不會過於強烈,所以能在不捲入空氣的前提下,提高金屬密度比無加壓的重力鑄造強30%,而且有鑄造輪圈造型變化豐富的優點。因此,鍛造輪圈當然擁有最佳的輕量化和強度,但是每個高達8K到4W人民幣的售價卻非普通的工薪階層能夠消受的,因此強度、輕度都優於重力澆注的“低壓鑄造”,只要多個1-2K就能擁有,是最適合一般大眾的升級產品。
輪圈的規格,除了直徑上的分別,還包含寬度、PCD、Off Set值等重要專案。因此在挑選輪圈之前,或是想連輪胎一併升級,就必須對輪圈規格所代表的含意有正確的認識。
輪圈的直徑,一般是以英寸為單位,例如15就表示該輪圈的直徑為15英寸。輪圈的寬度通常是以J數來表示,J數越大越寬,而用J這個字來表示寬度,是因為輪圈外緣部(與胎脣接合部)的形狀就像個J字,所以目前市面上多數的鋁合金輪圈都稱為J型設計。PCD為輪圈固定螺母的規格,也就是指固定螺母的數目以及各螺紋孔所構成的圓的直徑,例如PCD標示為5H/114.3,就代表該輪圈是由5顆螺母固定,各螺紋孔的間距則為114.3mm。Off Set值一般又稱為ET值,代表輪寬中線到輪轂固定面的距離,因此Off Set值越小,該輪圈裝在車上就會越偏向外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