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饋中樞介紹及講解?

神經元與神經元之間發生功能接觸並傳遞資訊的部位

  分類:按接觸部位不同

  軸突-胞體突觸、軸突-樹突突觸、軸突-軸突突觸、

  按功能不同:興奮性軸突、抑制性軸突

  突觸結構:

  突觸前膜(突觸小體,突觸小泡,神經遞質):突觸前神經元突觸小體的膜,7.5nm

  突觸間隙:前膜和後膜的間隙,20-40nm

  突觸後膜:突觸後神經元胞體或突起上相對應於突出前膜的膜, 7.5nm

  在突觸小體內的軸漿內含有較多的線粒體和大量囊泡,直徑20-80nm,內含高濃度神經遞質,不同神經元的囊泡大小形態不同,遞質也不同。

  2.突觸的傳遞過程

  突觸傳遞:突觸前神經元的活動--突觸--突觸後神經元活動

  突觸傳遞類似神經肌肉接頭處的資訊傳遞

  包括“電—化學—電”三個環節

  經典突觸的傳遞過程:

  當突觸前神經元興奮傳到神經末梢時-突觸前膜去極化-電壓門控Ca2+通道開放,對Ca2+通透性增強-Ca2+進入末梢,引起突觸前膜以出胞方式釋放神經遞質進入突觸間隙--突觸後膜—特異受體/化學門控式通道—離子通道通透性改變—離子進入--突觸後電位-總和效應-突觸後神經元興奮或抑制

  Ca2+作用:降低軸漿粘度,利於突觸小泡位移;消除突觸前膜內側負電位,促進神經遞質釋放

  (1)興奮性突觸後電位(EPSP)

  前膜釋放的是興奮性遞質--與突觸後膜對應受體結合--後膜對Na+和K+的通透性增大(尤其Na+)--Na+ /K+內流--使突觸後膜發生去極化--產生興奮性突觸後電位(EPSP)

  EPSP總和達到閾值,可產生擴布性興奮(動作電位)

  (2)抑制性突觸後電位(IPSP)

  前膜釋放的是抑制性遞質--與突觸後膜對應受體結合--後膜對Cl-和 K+通透性增大(尤其Cl-)--Cl-內流--使突觸後膜發生超極化--產生抑制性突觸後電位(IPSP)

  IPSP總和結果--使突觸後神經元抑制

相關問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