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節】怎麼踢毽子?

踢毽子,又叫“打雞”。起源於漢代,盛行於南北朝和隋唐,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了,是中國民間體育活動之一,是一項簡便易行的健身活動。深受青少年兒童的喜愛,尤其是少年女子。

【兒童節】怎麼踢毽子

場地

傳統踢毽子對場地要求不高,只需一小塊比較平坦的空地,五六平方米,三四平方米均可,越是技藝高的對場地要求越寬。在室內、室外均可進行。場地面不受限制,只要平坦即可,主要根據參加人數和水平而定。例如湘、鄂、渝、黔四省市邊境地盛產桐油和油茶,踢毽水平高的人,站在枯餅上進行比賽或表演。

【兒童節】怎麼踢毽子

比賽場地

對抗毽賽比賽場區的主場區、底線與邊線 如圖1所示,對抗毽賽比賽場區的主場區外沿是一個長11.88米、寬5.18米的長方形,線寬4釐米的標示線包括在內。此場區的寬度與標準羽毛球單打場區的外沿相同,長度與羽毛球雙打場區的後發球線的長度相同。長方形的兩條短邊稱為端線,在不同的單項比賽中也稱為11米線或雙踢底線。長方形的兩條長邊稱為邊線。

【兒童節】怎麼踢毽子

中線、中線中心線以及其他線段的中心線 在兩條邊線的中間位置有一條連接線將兩條邊線連接起來,稱為中線。中線的中心線是一條為敘述方便而僅在理論上存在的、距兩邊端線距離完全相等的線段。在以下的敘述中,為避免標示線的4釐米線寬造成的敘述困難,將使用各條標示線線寬的中心距兩邊各2釐米處的中心線作為該線段的代名詞。如無特別解釋,則任意兩條平行的線段之間的距離就是指該兩條線段的中心線之間的距離。

5米線和10米線 如圖1和圖3所示,在中線的兩側距離中線2.50   米處各有一條與中線平行的線段連接兩條邊線,這兩條線段之間的距離為5米,所以稱為“5米線”。在兩條5米線與端線之間、距5米線2.50米處又各有一條與5米線平行的線段連接兩條邊線,這兩條線段之間的距離為10米,所以稱為“10米線”,也可稱為“單踢底線”。

11米線 如圖1和圖3所示,在中線兩側距中線5.92米處各有一條端線。在對抗毽賽中,這條端線又稱為“11米線” 或“雙踢底線”。兩條11米線的外沿之間相距11.88米。

發毽限制線與發毽區 將兩條邊線的兩端各以虛線延長1米,這4條虛線稱為“發毽限制線”。每條發毽限制線各是由5段10釐米長的線段間隔10釐米構成。在邊線的端點,發毽限制線的虛線應以空白、而不是以實線開始,以使裁判員便於判斷在對抗毽比賽中落在邊線端點處的落毽是否出界。由端線(也即“11米線”)與相連的兩條發毽限制線及其延長線形成的半封閉區域稱為“發毽區”。

1區和2區 在中線兩側,由中線、5米線和兩條邊線形成了兩個場區,分別稱為1區和2區。在對抗毽比賽中,1區和2區分別是對抗雙方的“前區”。

3區和4區 在中線兩側,由5米線、10米線和兩條邊線形成了兩個新的場區,分別稱為3區和4區。

5區和6區 在中線兩側,由10米線、端線和兩條邊線又形成了兩個新的場區,分別稱為5區和6區。

【兒童節】怎麼踢毽子

基本動作

【兒童節】怎麼踢毽子

不算雙腳同時離地的跳躍動作和其他複雜動作,踢毽子的基本動作共有8種,
即盤、蹦、拐、磕、抹、背(音“杯”)、勾、踹。由於參與踢毽子的民眾廣及全國各地,而且踢毽子運動的流傳又年代久遠,所以對同樣的動作形成了各地的多達幾百種不同的稱謂。下面以中國北方地區的叫法作為參考,列出踢毽子的8種基本動作的傳統叫法與現代叫法的不同稱謂:   
踢法的新舊名稱對照和對動作的解釋 以下名單在新舊名稱之後是對動作的解釋。排列如下:   
新名稱/舊名稱:對動作的解釋和定義

內踢/盤踢:用腳內側在身體前方或側面踢。   

直踢/蹦踢:用腳面在身體前方或側面踢。  

外踢/拐踢:小腿向同側身體側後方彎起,用腳外側或腳後跟在身體側面或側後方踢。   

膝擊/磕踢:膝部向前提起彎曲,用大腿的正面或膝部擊毽。   

叉踢/抹子:一隻腳不離地,另一隻腳從背後繞至前腿外側用腳內側或腳心踢。  

背踢/倒打、背(音“杯”)毽:一隻腳不離地,另一隻腳向身後彎曲用腳心踢。   

倒勾/倒勾:背對毽子即將運行的方向,在身體前上方用腳面向身後踢。   

踹毽/踏毽:在身體前方、側面或身後用腳心或腳外側踢。   
以下是踢毽子的部分跳躍動作。跳躍動作比一般動作的難度加大。對跳躍動作是指換腿做出對稱的跳躍動作,難度就更大。   

跳直踢:一條腿向前提起離地,另一條腿單腿起跳騰空,後離地腿在身體前方用腳面直踢並先落地。   

對跳直踢:在用一條腿完成跳直踢後,當毽子回落後,立即連續用另一條腿完成與第一次動作對稱的跳直踢。   

跳叉踢/單飛燕:一條腿向前彎曲提起,另一條腿單腿起跳騰空,然後用後離地的腿從背後繞至前腿外側用腳內側踢。   

對跳叉踢/雙飛燕:在一條腿完成跳叉踢之後,當毽子回落後,立即連續用另一條腿完成與第一次動作對稱的跳叉踢。   

跳跪踢/鴛鴦拐:雙腿同時蹬地起跳並向身後彎曲,用一隻腳的腳外側踢。   

對跳跪踢/雙鴛鴦拐:在完成一次跳跪踢後,當毽子回落後,緊接著立即用另一隻腳外側完成與第一次動作對稱的跳跪踢。  

跳背踢/跳倒打、跳背毽:一條腿先向前擡起離地,另一條腿向後蹬地起跳並向後彎曲,然後用後離地腿在空中完成背踢動作。   

對跳背踢/雙跳倒打、雙跳背毽:在用一隻腳完成跳背踢之後,立即用另一隻腳做出第2次跳背踢。   

轉體踢: 在一個動作完成之後,身體原地旋轉360度,然後在毽子不落地的前提下接續下一踢毽動作。   

頭擊:用頭部的任何位置迎擊毽子並將毽子送出。  

胸腹停/卸毽:用胸部或腹部的任何位置將毽子的運動停止並等待毽子自然下落。   

停毽/卸毽:用身體的任何部位將毽子的運動停止並等待毽子自然下落。但對肩胛骨以下的手臂直至手指尖的停毽動作有特殊規定,即不允許將手臂擡起後接觸毽子,否則將被視為“手毽”而等同於毽子落地。

違規動作

【兒童節】怎麼踢毽子

手毽
  任何將肩胛骨以下直至手指尖擡起脫離自然下垂狀態並接觸毽子的動作都被視為“手毽”違規, 無論參賽者是“有意”或“無意”。在雙臂和雙手自然下垂狀態下,以靜止方式停止毽子的飛行,然後任憑毽子自然下落並接續下一個動作,這樣的動作不視為手毽,而視為允許的“停毽”。

留毽
  導致毽子在身體、鞋或服裝任何部位滯留不動的各種動作都稱為“留毽”。“滯留不動”是指毽子和與其接觸的身體、鞋或服裝的相對關係,不是指毽子在空間中的絕對靜止狀態。為保持比賽的節奏,在中國競技毽和老式的毽球比賽中都禁止留毽。運動員有義務穿適宜的服裝和鞋,以避免任何造成留毽的情況發生。   但在花毽比賽中則對於“留毽”有著完全不同的規則,其中有些動作甚至要求運動員將毽子有意識地停留在身體的某個特定部位,例如規定動作中的“朝天蹬”,就要求運動員將腿伸直並向上方垂直擡起,以腳心接住並留住毽子在腳心停留不動。

落毽
  無論在民間娛樂或是正式比賽中,“落毽”都被視為是一種動作失敗的結果。但在中國競技毽或毽球比賽中,如果運動員將毽子踢過中間網並使毽子直接落在對方場區內則不視為“落毽”,而是進攻得分的動作。只有毽子落在本方場區內的地上,無論是因為對方動作的結果還是本方動作的結果,都被視為“落毽”而失分。

踢法

【兒童節】怎麼踢毽子

單純比踢的技術
  一隻腳著地,另一隻腳踢。著地的腳可以移動,也可以不準移動(俗稱“定樁”);踢的腳可以著地,也可以不著地(俗稱“懸”,比賽正式開始前,常用此法定參賽人員出場次序。)參加者可以依次輪換踢,連續踢得多者或先完成任務者為勝方。也可以“加寶塔”,即第一人踢一下,第二人踢兩下……依此類推,周而復始,直往上加,到其中一人踢“死”為止。“死者”可向“生者”“拋毛”,即將毽子用手拋給人家踢,直到人家沒踢到或你接到踢來的毽子為止。比賽再重新開始。

兼比踢的花樣
  最常見的是“打跳”,即毽子一拋,雙腳同時跳起,用一隻腳踢它。可以連續跳,也可以跳了踢,踢了跳。還有“打偷”,即一隻腳著地,另一隻腳從背後“偷偷”去踢;“打環”,雙腳跳起,一隻腿彎曲起來,另一隻腳踢;“打翹”,雙腳跳起,一隻腿向前伸直,另一隻腿踢;“打剪”,雙腳跳起,兩腿向前作剪剪子動作,用其中一隻腳踢毽子。此外,還可以故意用反腳踢,(注意:有人是左撇子,右腳則是反腳),或雙腳輪換踢……   最後,介紹兩種兒歌伴唱踢法。   1、裡和,外拐,飄洋,過海   吟唱八個字,依次踢八下。其中唱“裡、外、飄、洋、過”五個音節時用正腳各踢一下,唱“和”時用反腳向內踢一下,唱“拐”時用反腳向外踢一下,唱“海”時打一個跳。循環反覆,看誰踢得多。   2、一鍋底,二鍋蓋,三酒盅,四牙筷,五釘錘,六燒賣,七蘭花,八把抓,九上臉,十打花   唱一句,踢一下,做一個動作。讓踢起的毽子依次落在:一、伸直的手心裡;二、伸直的手背上;三、五指窩成的“酒盅”裡;四、伸直的兩指(中、食)上;五、握緊的拳頭上;六、撮起的手掌中;七、手指有曲有伸的“蘭花瓣”上;八、抓取的手心中;九、仰著的臉頰上;十、跳起的一腳上。也是踢得多者為勝利者。   除此外,還有很多其他的踢法。

花式踢法
  毽子花式踢法介紹   毽子花式踢法有很多種,大致可分為兩類:“軟的”和“硬的”。軟的一般比較簡單,一隻腳離地的同時另一隻腳是著地的(雙飛、一卯兒除外),正規比賽中大多數軟的是不計數的(金獅、一卯兒通常會計數),軟的通常只作為連接的動作,高手踢軟的通常可以幾百次甚至上千次而毽不落地。硬的通常是雙腳同時騰空躍起(肖蹲兒類的除外),用其中一腳去踢毽子,另一隻腳輔助做出各種花式動作。硬的比較消耗體力,通常高手踢硬的也可以連續幾十次甚至上百次而毽不落地。

注意事項

飯後或飯前不宜踢毽子,這樣容易造成胃腸不良反應。最好找一個陰涼的地方,場地不宜過硬也不宜過軟,時間不宜超過15分鐘,感覺冒汗了就可以停止。

踢毽子時精神要飽滿,思想要高度集中,心到、眼到、腳到,反應要靈敏,動作要迅速,這樣相互配合才會默契。精神也不要太緊張,太緊張腿會僵硬。

開始時動作幅度應由小到大,速度由慢到快,這樣肌肉才會柔而不軟、韌而不僵,不至於拉傷腿或腰部肌肉。尤其是老年人在踢毽子時,一定要快慢適度,否則會崴傷腳,扭傷腰。

要持之以恆,剛開始踢不要急於求成,堅持經常踢就會找到感覺,自然就能控制好毽子,還能增強心肺功能,促進血液循環和新陳代謝。

相關問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