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肚腹三裡"留--能通治肚腹疾病?

古今大量的實踐都證實,足三裡是一個能防治多種疾病、強身健體的重要穴位。足三裡是抗衰老的有效穴位,經常按摩該穴,對於抗衰老延年益壽大有裨益。

"三裡"是指理上、理中、理下。胃處在肚腹的上部,胃脹、胃脘疼痛的時候就要"理上",按足三裡的時候要同時往上方使勁;腹部正中出現不適,就需要"理中",只用往內按就行了;小腹在肚腹的下部,小腹上的病痛,得在按住足三裡的同時往下方使勁,這叫"理下"。

足三裡的治療作用非常廣泛,傳統的鍼灸書中有"肚腹三裡"留之說,可見幾乎能通治肚腹疾病。"鍼灸大成"雲:"主胃中寒,心腹脹滿,腸鳴,髒氣虛憊,真氣不足,腹痛食不下,大便不通,心悶不已,卒心痛,腹有逆氣上攻,腰痛不得俯仰,小腸氣,水氣蠱毒,鬼擊,痃廦,四肢滿,膝月行痠痛,目不明,產婦血暈。"

"肚腹三裡"留--能通治肚腹疾病

"肚腹三裡"留--能通治肚腹疾病

"肚腹三裡"留--能通治肚腹疾病

工具/原料

艾條、艾柱、艾灸盒

鹽、姜、蒜

方法/步驟

足三裡是鍼灸學最常用的穴位之一。其位置《鍼灸學》載在犢鼻下三寸,《鍼灸大成》《鍼灸聚英》等載在膝下三寸。因犢鼻穴位置正當膝下。所以是一致的。

足陽明胃脈所合為土。

足三裡的治療作用非常廣泛,傳統的鍼灸書中有"肚腹三裡"留之說,可見幾乎能通治肚腹疾病。"鍼灸大成"雲:"主胃中寒,心腹脹滿,腸鳴,髒氣虛憊,真氣不足,腹痛食不下,大便不通,心悶不已,卒心痛,腹有逆氣上攻,腰痛不得俯仰,小腸氣,水氣蠱毒,鬼擊,痃廦,四肢滿,膝月行痠痛,目不明,產婦血暈。"

位置:從下往上觸摸小腿的外側,左膝蓋的膝蓋骨下面,可摸到凸塊(脛骨外側髁)。由此再往外,斜下方一點之處,還有另一凸塊(腓骨小頭)。這兩塊凸骨以線連結,以此線為底邊向下作一正三角形。而此正三角形的頂點,正是足三裡穴。足三裡穴在外膝眼下3寸,距脛骨前嵴1橫指,當脛骨前肌上。取穴時,由外膝眼向下量4橫指,在腓骨與脛骨之間,由脛骨旁量1橫指,該處即是。

根據一些文獻記載,歸納足三裡的作用主要為以下幾點。

1. 補中益氣 足三裡有補中益氣的作用,病人中氣不足者可取之,《鍼灸學》上載本穴有強壯的作用,為保健的要穴。誠不虛言。身體比較弱,經過一段時間用足三裡的調節,達到了正常的範圍。感覺氣力增強,食慾增加。強壯效果明顯。

2. 止痛作用 足三裡的止痛作用非常強,主用於腹部疼痛,我體會,凡是腹部疼痛,病因為氣滯,血瘀,寒盛,食滯中阻,氣虛,血虛,脾虛,胃虛等等引起的疼痛,皆可用之。針上三四分鐘皆能止痛。惟有病因為火熱者不宜。但是也可以配合清熱穴而用之。

3. 止洩作用 足三裡最顯著的作用就是止瀉,對於脾胃虛弱型腹瀉,虛寒性腹瀉,食積性腹瀉等等,皆有良效。若治痢疾或溼熱性腹瀉,須加配穴,同樣有良效。

4. 健脾和胃的作用 各種胃病屬於脾胃虛弱型,或脾胃虛寒型,皆可針之,有良效也,惟胃陰虛型不太適合。

5. 增加食慾的作用 足三裡有增食慾的作用,能明顯增加人的飯量,尤適於小兒食慾不佳者。餘小外孫女食甚少,餘針三裡內關而飯量增。

6. 安神作用 足三裡有一定的安神作用,可用於治療失眠,尤其是屬於心脾兩虛性失眠,針之有良效。我有一朋友之妻,面色萎黃,食慾不振,失眠健忘,針足三里加內關神門,數次痊癒。

7. 祛風溼 足三裡為胃經合穴,陽明胃經能利溼。治療各種風溼證,可作為配穴。健脾強胃,以利溼氣,所謂治病求本也。

8. 痿痺之證 內經有治痿獨取陽明之說,陽明經多氣多血,陽明經旺又善能滋生氣血,氣血健旺,經絡充盈,其痿自起。足三裡所入為合,內合於脾胃臟腑,外聯絡於經脈,誠治痿之要穴也。

相關問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