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斛的圖片圖譜是怎樣的?石斛的圖片圖譜為多年生草本。為蘭科植物環草石斛、馬鞭石斛、黃草石斛、鐵皮石斛或金釵石斛的莖。主產於四川、貴州、雲南等地。全年均可採取,以秋季採收為佳。烘乾或晒乾,切段,生用。
【藥性】甘,微寒。歸胃、腎經。
石斛原植物
【功效】益胃生津,滋陰清熱。
【應用】
1.胃陰虛及熱病傷津證。本品長於滋養胃陰,生津止渴,兼能清胃熱。主治熱病傷津,煩渴、舌乾薹黑之證,常與天花粉、鮮生地、麥冬等品同用,如《時病論》清熱保津法。治胃熱陰虛之胃脘疼痛、牙齦腫痛、口舌生瘡可與生地、麥冬、黃芩等品同用。
2.腎陰虛證。本品又能滋腎陰,兼能降虛火,適用於腎陰虧虛之目暗不明、筋骨痿軟及陰虛火旺,骨蒸勞熱等證。腎陰虧虛,目暗不明者,常與枸杞子、熟地黃、菟絲子等品同用,如石斛夜光丸(《原機啟微》)。腎陰虧虛,筋骨痿軟者,常與熟地、山茱萸、杜仲、牛膝等補肝腎、強筋骨之品同用。腎虛火旺,骨蒸勞熱者,宜與生地黃、枸杞子、黃柏、胡黃連等滋腎陰、退虛熱之品同用。
【用法用量】煎服,6~12g.鮮用,15~30g.
【古籍摘要】
1.《神農本草經》:“主傷中,除痺,下氣,補五臟虛勞羸瘦,強陰,久服厚腸胃”。
2.《本草綱目拾遺》:“清胃,除虛熱,生津,已勞損”。
3.《本草再新》:“清胃火,除心中煩渴,療腎經虛熱”。
【現代研究】
1.化學成分:本品含石斛鹼、石斛胺、石斛次胺、石斛星鹼、石斛因鹼等生物鹼,及粘液質、澱粉等。
2.藥理作用:石斛能促進胃液的分泌而助消化,使其蠕動亢進而通便;但若用量增大,反使腸肌麻痺。有一定鎮痛解熱作用,其作用與非那西汀相似而較弱;可提高小鼠巨噬細胞吞噬作用,醫`學教育網蒐集整理用氫化可的鬆抑制小鼠的免疫功能之後,石斛多糖能恢復小鼠免疫功能;石斛水煎對晶狀體中的異化變化有阻止及糾正作用;對半乳糖性白內障不僅有延緩作用,而且有一定的治療作用。
3.臨床研究:據報道,以石斛、玄蔘、天花粉、蚤休各10g,將其煎液經蒸餾提純,用超聲霧化器使患者吸入咽部,治療慢性咽炎172例,顯效62例,好轉87例(遼寧中醫雜誌,1992,3:31)。
《 名醫別錄》(據《本草綱目》轉載)謂:"石斛生六安山谷水旁石上……"。這裡對石斛的產地及生境作了第一次的記載。 又名耳環石斛、霍山石斛、金霍斛、仙鬥、風斗、西楓鬥,霍斛,石斛等;現在常指代各類石斛製品,包括:鐵皮楓鬥、銅皮楓鬥、黃草等。其主要保健功能:滋陰潤肺,益胃補腎,建腦明目,降火良藥,並具生津止渴,補五臟虛勞,清肺止咳,防感冒,抗疲勞的功效。
安徽省霍山石斛,屬蘭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生長於懸崖峭壁之間,終年飽雲霧雨露之滋潤,受日月陰陽之精華。以基入藥,具有生津潤喉、清熱消炎、清音明目、防癌抗癌之功能,是馳名國內外的珍稀名貴中藥材。但是由於鐵皮石斛產量有限,價格昂貴,市面上大量充斥的是以水草冒充的鐵皮石斛,尤其以 藥房居多。正宗的鐵皮石斛只有少數品牌,如福臨門鐵皮石斛、同仁堂等老品牌能夠買到真正的鐵皮石斛。
“木斛”及其他石斛品種考證石斛一藥,顧名思義,是專指生於岩石上的石斛。至於附生於樹木上的石斛屬植物,古代本草亦有記載,稱之為木斛。《本草經集註》曰:“生櫟樹上者名木斛,其莖形長大而色淺。……今始安亦出木斛,至虛長,不入丸散,惟可為酒漬,煮湯用爾。俗方最以補虛,療腳膝。”《本草圖經》曰:“惟生石上者勝。亦有生櫟木上者,名木斛,不堪用。”《本草衍義》曰:“今人多以木斛渾行,醫工亦不能明辨,世又謂之金釵石斛,蓋後人取象而言之。然甚不經,將木斛折之,中虛如禾草,長尺餘,但色深黃光澤而已。”考以上本草所述木斛,是指附生於樹木上而莖長達30cm以上(長尺餘)的石斛屬植物,主要如馬鞭石斛Dendrobium fimbriatum Hook.、黃草石斛 Dendrobium chrysanthum Wall.、環草石斛 Dendrobium loddigesii Rolfe.及金釵石斛 Dendrobium nobile Lindl. 的藥材。這些木斛,隨其所附生的樹木不同而藥性亦有所不同。前人認為,木斛根本不能作為生於石上而莖長9~12cm左右(長三、四寸)的石斛藥用。
霍山石斛 Dendrobium huoshanense G.Z.Tang et S.J.Cheng 與鐵皮石斛主要區別特徵:莖高3~7cm,直徑2.5~3mm,脣瓣闊菱形,長與寬近相等,中央無紫紅色斑;藥帽扁球形,前緣有流蘇狀分裂。特產於安徽霍山。
金釵石斛:又名金石斛、扁莖石斛、金斗、金釵、扁金釵、川金釵、邊鬥、吊蘭、蟹爪蘭、扁鬥、扁草。為植物金釵石斛的莖。莖扁外皮黃綠色。主產於四川、雲南、貴州、湖北、廣西、臺灣等地。品質亦優。
鐵皮石斛:為植物鐵皮石斛D. officinale K. Kimura et Migo的莖。莖圓,外皮呈鐵綠色,質優。主產於安徽、河南、山西、陝西、浙江、雲南、貴州、廣東、廣西、福建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