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資金玩轉藝術品信託?

“買啥啥漲!CPI,你懂的。”和CPI一樣溫度不減的,還有2011年的中國藝術品收藏投資市場。中國證券報記者瞭解到,某電視臺推出的藝術品投資鑑寶欄目,在開播後的半年就收到5萬多封觀眾來信,天南地北的收藏者紛紛掏出家底兒,渴望一辨真偽。

  老蔡就是其中的一員,但他拿去海選的寶貝被告知是贗品。老蔡自稱是民間收藏人士,“雖然我玩藝術品古董也有十來年了,但是這一行的水太深,稍不留神就會看走眼。不過我不放棄,總有一天會被我撿到一個‘大漏’。”

  多位藝術品投資業內人士和專家提醒,我國的藝術品投資市場仍處在發展初期,存在泡沫是難以避免的。而且,由於投資藝術品需要投資者本身具有較高的藝術鑑賞能力、風險承擔能力,建議中小投資者謹慎投資,而應配置部分資產在與藝術品掛鉤的理財產品上。

  百姓鍾情搞收藏

  齊白石《松柏高立圖·篆書四言聯》以4.255億元成交,創近現代書畫拍價新紀錄;元代王蒙《稚川移居圖》以4.025億元成交,創下2011年春拍中國古代書畫作品成交新紀錄……

  記者走訪北京各大春季拍賣的預展時發現,和惹眼的“天價”拍品一樣,拍賣價格在幾千元到幾十萬元不等的“小拍”也成為寵兒。標價幾千元的翡翠手鐲、十幾萬元的限量手錶、幾十萬元的瓷器等,都對嚮往藝術品投資的“老蔡”們有著“致命”吸引力。

  老蔡稱,與自己剛開始收藏時相比,現在鍾情於藝術品投資的人越來越多。“和那些出手動輒上億的富豪不能比,我們都是在各地的小市場或者小拍賣會上看看,幾百塊錢,幾千塊錢地玩玩。”

  從天津文化藝術品交易所開始,到鄭州、成都等地的藝術品交易所,再到各類小型藝術品拍賣會、金融機構推出的與藝術品掛鉤的理財產品等,阻隔在藝術品投資市場與普通投資者之間的“大門”,彷彿一夜之間被打開了。

  投資實物風險大

  而當藝術品鑑寶欄目去全國各地“踩點”,考察民間藏寶情況時,發現“90%以上是贗品或沒有收藏價值。”有些人拿出自己花費數千萬元購得的“寶物”,專家卻連連搖頭,“有些即使不是贗品,也不值購買時的價格。”更有甚者,手持著五六件藏品給專家鑑定,竟然沒有一件是真品或者具有投資價值的。

  老蔡告訴記者,他有一個愛好收藏的朋友,幾年前花了不到兩萬美元在海外“撿”到了一個“大漏”,是一個清朝的青花瓷瓶,現在價值已經翻了十幾倍。“賣家是個老華僑,因為金融危機才變賣自己的藏品。”

  部分新進的藝術品投資者往往抱著“撿漏”,一夜暴富的心態,但正如老蔡所說,“玩兒藝術品往往是真真假假、假假真真,考的不僅僅是眼力,有的時候還需要幾分運氣。運氣不好的,很有可能輸得傾家蕩產。”

  專業投資人士認為,對於不熟悉藝術品投資領域或新進這個領域的投資者而言,投資實物藝術品並不是一個十分理想的選擇。在投資初期,最好是先“試水”與藝術品掛鉤的理財產品、信託產品等,最大程度地規避投資風險。從長期看,藝術品的升值空間遠遠大於通脹水平,不過投資風險也大,只適合資金量較大、風險承受能力較高的“小眾”投資者。

  目前國內的一些金融機構、私人銀行、基金管理公司紛紛推出藝術品基金,諸如摩帝富藝術基金、泰瑞藝術基金、德美藝嘉、中藝達晨、深圳杏石等藝術基金如雨後春筍般相繼湧現。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國內已有10多隻藝術品投資基金。而這些藝術品金融化的衍生投資品,著實受到投資者的熱捧。比如,由國投信託推出的“盛藏財富·寶騰一號藝術品投資集合資金信託計劃”第一次擴募已經於近日結束,其募集資金規模超過33957萬元。

  專家建議提高投資門檻

  長江商學院金融系教授、梅摩藝術品指數共同出版人梅建平向記者表示,由於目前我國的藝術品投資市場仍處在發展初期,存在泡沫是難以避免的。他認為,大多數投資者對於藝術品的鑑別能力、專業素質等方面,和國際投資者相比有較大差距。這就要求相關部門提高藝術品投資的門檻,儘量避免中小投資者盲目跟風入市,而鼓勵那些具備相當能力和素質的投資者與機構入市。而且,對於那些機構投資者,也應提出較高要求。比如參照證券市場要求有保薦機構、專業資質、保證金等要求,甚至應該有相應的懲罰機制。梅建平建議,對於一般的投資者,配置自有資產的5%至10%去投資藝術品較為合理。

  國投信託有限公司總經理呂益民直言,目前我國藝術品投資市場的泡沫已經愈發明顯,等到泡沫破裂時對財富分配的格局做出“最終清算”,其結果是可以預見的,即大多數盲目跟風的投資者將賠得血本無歸,先知先覺的操縱者聚斂鉅額財富。因此,藝術品投資領域的風險遠高於其他投資渠道,通過提高投資門檻,來保護中小投資者的利益,是十分必要的。

相關問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