鑽石,又稱金剛鑽,礦物名稱為金剛石。英文為Diamond,源於古希臘語Adamant,意思是堅硬不可侵犯的物質。
簡單鑽石知識介紹
①通常指寶石級金剛石,尤指琢型寶石級金剛石,其實,鑽石和金剛石在國外並無這種用詞的區分,英文中均使用同一個詞彙“diamond”,但國內則常把 “金剛石”一詞用於礦物學領域,鑽石一詞用於寶石學領域。但也不盡然,如“工業鑽石”雖然不屬於寶石學領域,只是人們已習慣於這樣稱呼,
②寶石級鑽石以無色透明為上品,但常見的多為略帶微黃色調者。黃色調或褐色調愈深,品級也愈低。有一種無色透明中帶一點藍色的被稱作“水火色”,卻是佳品。而帶深藍、深黑、深金黃和紅色、綠色者,更是少見的珍品,被稱為“豔鑽”或“奇珍鑽石”,同一礦區的鑽石帶有相似的“色素”特徵,以致有經驗的人常可藉此認出鑽石的產地。
③ 判別鑽石的標準被稱為4C,分別是淨度、顏色、切工、克拉重量。其中淨度是指鑽石的內含物,而不應稱為瑕疵。內含物的存在正說明了鑽石的天然性。當然,我們還是希望這種包裹體狀的內含物越少越好,所以就有了淨度的分級。即:LC、VVS、VS、SI、P級。過去人們不會琢磨鑽石,只能用鑽石原石作為飾品,金剛石晶體真正成為鑽石,變為首飾的時代,大約在1450年。當時琢磨鑽石只有17個面,1558年--1603年當政的英國女王佩戴的鑽石戒,只是一個八面體鑽石晶體,磨掉了一個頂尖作為戒面的。直到1919年一位住在美國的波蘭人名叫塔克瓦斯墓(Tolkowsky),設計出58個翻面的鑽石切割工藝,至今仍在採用,這個切工是根據鑽石的折光率係數等因素而精確計算出來的,不能任意改變,否則磨出的鑽石將無光彩或漏光。
④ 鑽石的化學成分是碳,這在寶石中是唯一由單一元素組成的。屬等軸晶系。晶體形態多呈八面體、菱形十二面體、四面體及它們的聚形。純淨的鑽石無色透明,由於微量元素的混入而呈現不同顏色。強金剛光澤。折光率2.417,色散中等,為0.044。均質體。熱導率為0.35卡/釐米?秒?度。用熱導儀測試,反應最為靈敏。硬度為10,是目前已知最硬的礦物,絕對硬度是石英的1000倍,剛玉的150倍,怕重擊,重擊後會順其解理破碎。一組解理完全。密度3.52 克/立方厘米。鑽石具有發光性,日光照射後,夜晚能發出淡青色磷光。X射線照射,發出天藍色熒光。鑽石的化學性質很穩定,在常溫下不容易溶於酸和鹼,酸鹼不會對其產生作用。
⑤ 鑽石與相似寶石、合成鑽石的區別。寶石市場上常見的代用品或贗品有無色寶石、無色尖晶石、立方氧化鋯、鈦酸鍶、釔鋁榴石、釔鎵榴石、人造金紅石。合成鑽石於1955年首先由日本研製成功,但未批量生產。因為合成鑽石要比天然鑽石費用高,所以市場上合成鑽石很少見。鑽石以其特有的硬度、密度、色散、折光率可以與其相似的寶石區別。如:仿鑽立方氧化鋯多無色,色散強(0.060)、光澤強、密度大,為5.8克/立方厘米,手掂重感明顯。釔鋁榴石色散柔和,肉眼很難將它與鑽石區別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