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之開國,以仁德治天下,除了太王、季歷、文王、武王、周公等聖人,還有三位女聖人,史稱“周朝三太”,即太姜、太任、太姒,她們分別是太王、季歷、文王的妻子。婆媳三代,個個誠莊恭敬,行為處處合於道德規範。“三太興周”,中國人便把妻子稱為“太太”。太太一詞,即源於“周朝三太”。 太姜:古公亶父(諡為太王)之妻 她端莊美麗,性情貞靜柔順。太姜生了太伯、仲雍和季歷三個兒子,她能夠以身作則教導兒子,使他們從小到大,在品德行為上都沒有過失。太王謀事,必與太姜商量。隨便太王要遷徙到什麼地方,太姜都不辭勞怨,順從追隨。太王年老欲以三子季歷繼其位,兩位兄長太伯、仲雍知之,為成全父親傳位於季歷,皆逃行於荊蠻而不歸。這成為了歷史上兄弟禮讓友愛的千秋佳話,而這一切與母親太姜對兒子的良好的教育分不開。 太任:季歷之妻 她生性端正嚴謹、莊重誠敬,凡事合乎仁義道德才會去做。太任懷孕的時候,注重胎教,坐立必正,目不視惡色,耳不聽惡聲,食物割不正不食,一切舉止規規矩矩。文王在母胎中,就受到了最好的胎教。少成若天性,習慣成自然。孩子出生後,要保持兒童純真純善的天性,需要給他們創造良好的自然成長氛圍。在太任的教誨下,文王終成一代聖賢。 太姒:周文王之妻 她仁愛和順,賢德而深明大義。在孃家時生活儉樸,對老師恭恭敬敬。文王十分仰慕太姒美德,正是“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成親之日,文王親自到渭水迎娶,渭水沒有橋,文王把舟連結起來,造了一座浮橋,把太姒接到了彼岸。太姒成為文王夫人之後,性情仍然賢淑。她非常仰慕祖母太姜和婆婆太任的賢德,早晚勤勤勉勉,極盡婦道,從未有過失禮和過失。 太姒能夠以婦禮婦道教化天下,被人們尊稱為“文母”,文王治外,文母治內。太姒共生了十個兒子,包括討伐商紂王的周武王姬發,以及鞏固了周朝基業的周公旦姬旦。太姒教育孩子十分成功,她的孩子從小到大,沒有做過邪僻不正的事情。兒子長大之後,文王繼續教導他們,從而成就了武王、周公的聖德。 周室由古公亶父(太王)到季歷、文王三代,都有賢妻良母助興周室,所以能形成姬周八百年的社稷,這都是由其先輩“齊家、治國”的德育教化而來,並非偶然的提三尺劍,一戰功成而得的天下。因此,後世尊稱妻子為“太太”,便是由“三太”母儀可風的典故而來,並非是隨隨便便的口頭語。 周朝三太之後,還有孔母顏氏、孟母仉氏等也都是歷史上的賢母。孔母授學、孟母三遷、斷機教子等故事成為千古傳頌的童蒙教育佳話。縱觀人類教育史,古今中外,一切成功的教育都包容在道德、倫理、因果教育之中。這是最基礎的教育,然後才是知識、技能的教育。所謂是先成人,後成才。不成人,就成不了大才、英才、棟樑之才。最多也只能是歪才、蠢才。因為世界上真正的大學問與假、惡、醜、邪背道而馳,卻只能建立在真、善、美的沃土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