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2013年考研複習帷幕的拉開,很多歷史學考研的同學已經開始複習,特別是跨專業的同學,現在複習也不是很早,因為歷史學是一門基礎學科,根據近幾年,特別是2010年曆史學考研專業課試卷難度的加深,證明覆習時間早點是必須的。
方法/步驟
重視基礎知識
就歷年考題而論,無論何種題型,所考內容均為基礎知識。特別是選擇題與名詞解釋,從未有偏題、怪題,一般都會在教材中出現。論述題亦是如此。史料題雖然有時令考生覺得無從下手,但其考察的立足點仍然以基礎知識為主,然後要求在此基礎上對史料反映的重大歷史問題進行分析,而這些重要問題在教材中一般均有線索可尋,因此,掌握好基礎知識,是取得好成績的關鍵。
思考、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研究歷史,最重要的目的不是記住一些零碎的知識,而是根據具體知識探討歷史發展規律,要求考生具備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巨集觀眼光,史料題、論述題所佔分值極重,均可以視為對考生這一能力的考查。不過前者要求更高,僅死記硬背教材已有內容不足以應付,必須將教材中未出現的史料讀通、讀透,深入分析其中的要點與精髓,與教材知識相結合,才能取得較好成績。
先具體後抽象
歷史學的最大特點在於其時間性。如果不考慮歷史發展的規律性,可以說,一部古代史就是各個王朝的累加。基於這樣的特點,複習中國古代史,應以時間為線索,先了解、熟悉、掌握各個朝代的具體狀況,在此基礎上,再去關注跨越幾個朝代甚至整個中國古代的重要專題。缺乏對具體朝代、具體事實的瞭解,匆忙進入專題史的閱讀,將會遺漏許多知識點,對專題的認識也不會深入,只是一種死記硬背,考試時很難有好的發揮。
以面為主,以點為輔
這個方法主要針對初學者而言。具體說來,初讀教材,目的在於對歷史過程的概括性瞭解,可以說沒有任何重點,尤其不要過於關注或強記考試點,特別是十分具體的考試點,如考試中的選題填空,教材中事件發生的具體年代。那樣將會分散對歷史整體瞭解的注意力。以西漢為例:不分輕重,閱讀三次,然後試著回憶,你可能會發現,一些十分具體、瑣碎的知識點印象模糊,如漢文帝時期賦稅徵收的數額、減輕刑罰的具體名目、察舉制的年代、對匈奴作戰的年代等,留在你腦海中的是比較概括性的內容,如文景之治有經濟方面的減輕賦稅,法律方面的輕刑慎罰,民族方面的和親以及漢武帝時期的一些重大舉措等。這說明你的閱讀有了重大收穫,已經開始建立起對文、景、武三朝的平面認識。至於模糊的知識點,不要著急,那是下一步要解決的問題。其他各朝代均是如此。
閱讀與回憶相結合
一部教材,可以先讀三遍,有了一定了解後,試著回憶學過的知識。需要注意的是:你所回憶的並非零碎的知識,而是從原始社會到明清時期的整個古代史,這其中沒有重點非重點之分,按順序回憶每個朝代的政治、經濟、軍事、民族、文化、思想、科技及對外關係等。這樣做的好處至少有兩個:一是可以充分利用零碎時間,如車上、路上、枕邊甚至排隊時均可從事這項工作;而且這種回憶用時甚少,可以在較短時間內將教材內容回憶一遍。二是變死記為記憶。你的記憶並非對原文的複述,而是大概意思的回憶,不求與原文一致,只求大意,最終的收穫將是“得意忘言”。進行回憶,你只需帶一支筆,一片紙,將印象模糊或一無所知的內容做成筆記,然後再到教材中尋找,補足。
當然,按朝代順序的回憶做得足夠好以後,你就需要變換回憶的主題了。可以再以人物或專題為線索,進行回憶。你可以隨時在空閒時間回憶秦皇、漢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等人的事蹟,也可以隨時回憶某個專題,如漢與匈奴的關係,唐與突厥的關係。整個古代史肯定經不起你這樣縱橫結合的無數次回憶,如果能夠始終如一地堅持下來,你將會發現這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並最終達到很高的境界,整個歷史將轉化為你自己的知識,任由你使用、發揮。無論縱向、橫向,還是選擇、史料,你將無往而不利。
相互比較,適當剪裁
對教材有了比較充足的瞭解後,複習過程中,要注意適當刪減一些不必要的內容。例如:每個朝代的經濟發展均包含農業、手工業、商業等方面的內容。這些內容繁瑣、細碎,全部牢記既費時費力,亦無必要,應將精力放在每個朝代有特色的方面。如農業生產工具在整個古代並沒有根本性的變化,要掌握的內容主要有:商代耒耜、春秋鐵器、漢代犁鏵、唐代曲轅犁、簡車等。其他內容亦應如此處理。這樣,經濟發展方面的內容事實上較之教科書要大大減少,掌握起來難度也將大大降低。
固定複習時間
這個固定主要指每天應抽出一定的時間進行復習,保持連續性。歷史學需要記憶,但並非死記硬背的學科,理解的基礎上去記憶、掌握,效果會事半功倍。理解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絕非一蹴而就。因此集中時間段對歷史進行衝刺,絕對不可能取得成功。儘量保持每天一讀,這樣始終保持對古代史的一種感覺,同時複習週期越短、記憶效果越佳,效果會更好。每天交叉複習中國史和世界史,不要連續數天只看古代史、或世界史,這意味著每一專業的複習週期延長,結果看了後面忘了前面、複習前面又忘了後面,這種無序或週期很長的複習效率很低,談不上對教材理解的深度。同時交叉複習(最好古代與古代對應,近現代與近現代對應),可以將兩者互相對比,互相聯絡,比如同一年代發生的事件,就可以聯絡起來記憶。時間的長度也最好固定,比如每天各拿出三小時複習中國史和世界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