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概念框架的特點?

從一般意義上來說,“概念”(concept)被定義為“頭腦中想象出來的事物”,“概念的”(conceptual)被定義為“與概念有關或構成概念的”(《韋伯斯特新大學辭典》1977)。萊西(Lacey,1076)在其《哲學辭典》中解釋到,對任何事物的概念,就是能夠對它進行思考或推理,概念就是一般化。

方法/步驟

1、概念的含義

從操作的角度,我們可以把概念看 是理論的構成要素,是被用於特定分析的工作定義,這些定義是為特定分析而設計和選擇的。選擇你在研究中將要使用的術語和概念,並對它們進行明確的定義,以幫助你理解和說明研究的主題。雖然這些定義大多數來自你的文獻綜述,但你需要對選擇這個定義的原因。

2、概念框架

一般情況下,如果概念框架未得到完善,就不會對問題進行清晰的闡述。概念框架的構建就是構思並具體化你的研究思路,
使問題的分析理論化,從而使你的研究形成一定的形態和結構。概念框架的構建可以分為二個大步驟,第一步是對術語或概念進行分類和定義,這些術語或概念將用來描述研究的主題;第二步是對正在使用的概念之間的關係進行描述,從而通過理論將概念聯絡起來(即概念框架)。
概念框架可以定義為一個或多個關係相互作用的邏輯構建。它純粹是思想的、邏輯的描述;它是經過了充分徹底的推理得到清晰的展示。概念特別關注關係,它們可 以是變數中的基本關係,或更為複雜的關係體系。這些關係在性質上往往是因果性的,即關係所要解釋的是某些事如何或為什麼引起其他一些事。即:經濟學研究中的概念框架是通過問題對與問題相關的所有假設的概念分析(Williams)。也就是說,把研究的問題分解為具體的概念,分析這些概念與其他相關概念的關係,建立起在經濟理論基礎之上的問題產生、變化、解決的可能聯絡。注意,概念化分析針對的是問題而不是目標或方法。它純粹是概念性的,不考慮經驗證據或資料。它的主要作用是形成有意義的假設(假設是可檢驗的命題),並在隨後的研究中證明這個假設。當然這時候這些假設需要經受檢驗(證實或拒絕)。
從操作的層面,可以把概念框架定義為有關所研究問題的關係分析圖;是為了使現實問題更容易討論、分析或研究而簡化現實問題。它是通過選擇特定的現象、變數和提出它們之間的特定關係而簡化現實。

3、概念框架的特點

概念框架在研究中常常被忽視或倉促形成忽視概念框架的一個原因是因為它要求某些複雜的能力——抽象推理、對主要問題的認識和綜合、現有的經濟學理論知識、以及細緻地去理解一個問題和它所涉及的其他問題。
概念定義到概念框架的形成,是一項艱苦的工作,是一個需要大量思考的過程。這是一個反覆從迷惑到確定、又從確定到迷惑的迴圈過程。當你構建了一個良好的概念框架後,它就會賦予你控制課題研究的感覺,從而更加明確了自己應該向什麼方向去努力。相反,如果沒有認識到概念化是研究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在計劃研究時不能進行概念化的工作,那麼即使不引起致命的錯誤,也將延緩研究的程序。
概念框架的構建可以看作是應用理論對所研究的問題的一種邏輯分析。所運用的理論包括但可以不限於經濟理論,其他學科的理論也可以適合於概念性的經濟分析。在進行概念分析的過程中,找出與問題緊密聯絡的經濟學和其他理論的概念,然後將它們運用到所研究的具體問題的概念分析當中。概念分析的核心是在具體問題陳述中明確主要問題的不同論點。
理解領會概念框架的含義,才能有效地應用它。概念框架不是要用於研究中的研究方法的數學推導,它不是對一個計量經濟模型的邏輯解釋,也不是要描述一個可以應用於給定研究的標準經濟學理論。
概念框架著重對問題的分析,但由於問題直接會匯出目標,從而使概念框架與目標相聯絡。因此,概念框架構建有助於確定到達目標的關係、或關係型別,也就是提供目標與實現目標的方法與程式之間的理論聯絡。但需要明確的是,目標與方法的聯絡是概念框架的附帶作用,而不是它關注的焦點。
建立概念框架對問題進行分析包括以下一些邏輯特徵:
(1)問題是怎麼產生的。即引起問題的條件、環境、政策、實踐等。
(2)選擇解決問題的辦法。
(3)確定進行問題分析的有關變數。
(4)在分析問題的整個體系中將各種關係概念化。
(5)對問題分析的結果進行假設。

相關問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