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禮物給別人時哪些細節要留意?

俗話說,會說說得人笑,不會說說得人跳。跟人交談,一不小心,便會讓人不高興,原因多是由於語言不得體造成的。魯迅先生有立論一文說,某家生了孩子。滿月抱出來和大家見面。甲說,這孩子將來要發財;乙說,這孩子將來要做官;丙說,這孩子將來要死的1於是丙遭到大家的叱罵和痛打。丙的話在這特定的場合,是極不應該,極不得體的。他如果不是因為故意,就一定是精神有問題。所以他遭到大家的攻擊,是在情理之中的,也是必然的。

送禮時也要講究語言的表達。平和友善、落落大方的動作伴著得體的語言表達,才能使受禮方樂於接受禮物。那種做賊似地悄悄將禮品裡於真下或房間的某個角落,不僅達不到饋贈的目的,甚至會適得其反。

一般來說,在呈上禮物時,送禮者一般應站著,雙手把禮品遞到主人手中,並說上一句得體的話。

送禮時的寒暄一般應與送禮的目的吻合,如送生日禮物時,說一句“祝你生日快樂”,送結婚禮物時說一句“祝兩位百年好合”等,拜年送禮時可說一句“新年發財”。

西方人在送禮時.喜歡向受禮者介紹禮品的獨特意義及價值,以表示自己對對方的重視。與西方不同的是,中國人在送禮時喜歡強調自己禮品的撇薄,如“區區薄禮,不成敬意,請笑納”“這是我們的一點小心意,請收下”。其實,此時可以說出自己在禮品上所花的心思,以表示自己的誠意,如“這是我特意為你挑選的”。當然,如果在贈送時以一種近乎驕傲的口吻說“這是很貴重的東西”也不合適。在對所贈送的禮品進行介紹時,應該強調的是自己對受贈一方所懷有的好感與情意,而不是強調禮物的實際價值,否則就落人了裡禮而輕義的地步,甚至會讓對方覺得你是在炫耀。這樣.好端端的情愈禮品,反被你的一番話給糟踢了,那豈不冤枉?

受禮者在接受禮品時通常應站著相接,表示尊重對方的禮品和送禮的禮品誠意,並說一些客氣或感謝的話,如“您太客氣了”“讓您破費,真不好愈思”.或是簡單地說聲“謝謝”。切忌收到禮品時,什麼也不說,隨手放到不起眼的地方,這樣會讓對方認為你對他不重視,不感興趣。這是一種失禮的行為,是不尊重他人的表現。

現在,有不少人喜歡當著送禮者的面,表示自己對禮物的喜愛,以此來感謝送禮者。受禮者最不恰當的寒暄,是告訴對方並不需要對方所送的禮品,如“這東西我家裡很多,您還去破費”等。

即使當你開啟包裝,發現禮物是你不喜歡的,也不可用語言表達你不喜歡。因為太過直率會破壞人們對你的印象,更會使送禮者感到尷尬和坐立不安。當某人送了你一套餐具,而這樣的物品你已經有三四個了,你還是應該說:“真精美!”

如果你感到收到的禮物品質低劣,就不要在隨後的答謝函上加以讚美。你只要簡單地答謝送禮者說:“在這個節日裡,謝謝您還記得我們。”

當你確實喜歡收下的禮物,你就應該讓送禮者知道禮物在你心中所引起的熱切之悄,這會令他興奮不已。

在送接禮物的過程中,寒暄、客套的人比較重視禮儀,然而寒暄時如果說話不得體,反倒更加失禮。如有人收下禮物時,順口問了一句:“這東西很貴吧?”對受禮者來說,這本是一句客套話,然而會使送禮者感到生氣、難堪。

因為在你收到禮物時.脫口提及價錢,會令人覺得俗不可耐,彷彿只做得以金錢來衡,禮物的價值,如此一來,眾人對你的評價自然很低。所以,收到禮物的人只須表示感激或讚美,不應詢問價格高低。

一股人是不會拒絕收禮的,除非所送禮物違反了禮貌與規定。出現這種情況時,受禮者應當委婉而又堅決地拒絕收禮,如果送禮者不知道自己錯在哪裡,應當向他暗示一下禮物不妥的原因。

這時,饋贈要太勉強,也不要動怒,更不要隨口說一些不恰當的話,惡化雙方的關係。正確的做法是,送禮者稍作解釋或表示歉意把禮品帶走。然後,分析一下受禮者拒收的原因,之後再採取相應的行動,不失為一種良策。正視拒收,處理得當,照樣可以建立起良好的人際關係。

所調“到什麼山上唱什麼歌”,指的就是要適應不同的場合.說話用語巧妙自然。這就要求說話人要多角度、多方位地思考,站在不同的立場看問題也就是所說的換位思考。得體的語言不但能表達送禮者的心意,而且讓受禮者受之心安。

相關問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