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嘴潰瘍,喝涼水都疼;嚴重上火,根本就張不開嘴……連著幾天熬夜休息不好,或遇到著急的事,很多人嘴裡會長出針眼甚至黃豆大小的潰瘍。稍一碰就疼,甚至說話都不利索,那種痛真是隻有長過潰瘍的人才明白。
面對口腔潰瘍這個難纏的“小病”,很多人煎熬幾天也就過去了。但也有人口腔長潰瘍總不好,還越來越嚴重。有專家指出,這可能是口腔癌的前兆!反覆口腔潰瘍究竟預示了什麼病?如何處理這個小麻煩?
口腔潰瘍和感冒一樣難纏
口腔黏膜專家指出:口腔潰瘍(俗稱“口瘡”)它像傷風感冒一樣多見。幾乎每個人在一生中,都有過潰瘍的經歷。在人群中,其發病率為20%,以複發性口腔潰瘍最多見。中青年人最容易中招,且男女比例約為2:3。
因此,口腔潰瘍可以是一種病名,更是一種症狀。許多口腔黏膜病都會出現潰瘍,如複發性口腔潰瘍、口腔結核、口腔鱗癌、口腔扁平苔蘚、盤狀紅斑狼瘡、多形紅斑、白塞病、克隆氏病等。有時,它也是全身疾病的一種反映,如患糖尿病、胃病、血液病、結核病等。
臨床上說到的口腔潰瘍,多是指複發性口腔潰瘍,有人給它總結了四大特點,即“紅、黃、凹、痛”:潰瘍周圍會紅腫,潰瘍表面是黃色,中間凹陷,通常較痛。它往往會反覆發作,有時一次能長出十幾個,火燒火燎的疼,但它有自限性,到一定時候會“不治而愈”。
那些疼痛不明顯、邊緣不清晰,而且老不癒合的口腔潰瘍,要引起警惕,有可能是惡性的。這在老年人中較多見。隨著年齡增長,身體狀況衰弱,免疫容易失衡,因此發生惡性疾病的機率更高。所以如果口腔潰瘍總是發作應及時治療。劉寶華指出,患者也可採用自血免疫療法治療口腔黏膜疾病,通過提高免疫系統功能、增強機體免疫力,降低血液粘稠度和調整脂代謝,擴張小血管、改善微迴圈,從而改善口腔黏膜疾病的症狀。
方法/步驟
這些壞習慣加重潰瘍
有些生活起居中的“壞習慣”,對口腔黏膜具有很大的殺傷力。不妨對照自查,糾正以下壞習慣,才能躲開口腔潰瘍的困擾。
1 晚上加班挑燈夜戰
過度勞累、熬夜都會導致免疫力下降,是口腔潰瘍反覆發作的常見誘因。
2 餐桌上無辣不歡
少吃胡椒、生蒜、大蔥等辛辣燥熱的食物,牛羊肉、帶魚等具有溫熱性質的食物,以及荔枝、菠蘿、橘子、桂圓等“熱性”水果,甚至包括辣椒、醋、姜、蔥、八角、咖哩等刺激性調味料。
3 煙不離手、酒不離口
如果口腔內不小心被咬破,而此時你仍吸菸不止,就很容易長口腔潰瘍。
4 被焦慮左右情緒
早晨起床時或工作間歇中,只要感到心情不好,都可以做幾次深呼吸,吐故納新有助於緩解緊張心情。
5 忽視口腔“外傷”
口腔黏膜還容易受到牙齒、牙套等“外力”的傷害,破潰後出現潰瘍,所以,有些人的牙齒像“斷壁殘垣”,反覆摩擦黏膜,還有的人假牙裝得不合適,或假牙用了10年都不換,反覆摩擦口腔黏膜,都可能會造成褥瘡性潰瘍。
另外,還需要糾正咬脣、咬頰、咬舌等不良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