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丹論語學習個人早會心得分享?

今天由我來同大家分享一下於丹《論語》的心得體會。

從我們接觸的《論語》來看,孔子的言論集中在做人、學習、教育、務政、治國安邦等幾部分,其中怎樣做人佔據了大部分內容。

春秋戰國時期是中國的第一次思想文化啟蒙,是謂百家爭鳴。我們說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待一切事物的興起,在諸侯割據的時代孔子也有自己的政治抱負,想讓魯國強大,但最終也是空有抱負不能施展。這並不代表他的思想不如一統天下的秦朝所依仗的法家思想優秀,因為他的政治抱負不適應割據、混戰、征伐的時代,只有到漢朝一統天下,意識到刑法嚴厲而使民怨沸騰,才將儒家孔子學說擺在了正統之位,我想董仲舒也只是適逢其會而已,不過卻奠定了封建王朝的統治理論,在幾千年的發展中深深沉澱在國人的心中。

于丹老師也是在用發展的眼光看待這部論語,之所以能夠興起于丹熱、《論語》熱,我想關鍵是適應我們這個時代的人的一種心境。當下功利主義盛行,集體信仰缺失,社會整體浮躁,價值觀扭曲等等,像燃燒在國人心中一股無名之火,讓我們久久不能平靜,盲目、悲觀、甚至絕望。于丹的論語解讀,正如涓涓細流,平復大家心中的急躁。說醍醐灌頂有些過,但卻有如沐春風、如飲醇酒的感覺。

安貧樂道已不再適應這個時代,但他能教會我們用平和的心境面對人生中的坎坷,社會中的不平之事。一夜暴富,一日成名的人畢竟少之又少,只不過被惡俗的媒體無端放大,似乎成了社會的主流,所以我們看到了幾百萬的人都想進入公務員的行列一日飛昇,阿貓阿狗都在搞房地產,笑貧不笑娼,為了成名不惜一切,為了利益可以損公肥私等等。正如於丹解讀的,我們用眼睛看外界的時候太多,看自己心靈的時候太少。誰還曾每日三省吾身,審視自己呢?只為了自己的利益,而拋棄事業理想的人究竟能走多遠呢?沒有了理想目標的人會有激情和動力為一份事業而奉獻所有的才智嗎?應該說很慶幸,因為在之前公司的培訓中,我們早已將為事業而打拼的觀念擺正。有了做事業的心態公司上下就有了凝聚力,有了榮辱與共的觀念,有了為華神奉獻才智的激情,有了為準備一場完美會議的憂心忡忡,同樣也有了獲得勝利時的成就感。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這說的是儒家思想中的忠於恕,其實一個仁字即可概括。想要做到這一點其實很難。因為我們很多時候都是在從自己的主觀的意願想問題,很少推己及人,換位思考。而做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更需要一種豁達胸懷與平和的心境。大家對蕭何、韓信這兩個歷史人物都很熟悉,韓信是大軍事家、大戰略家,蕭何是主管糧草與兵員輸送的文官,但沒有蕭何就沒有韓信,投誠劉邦時韓信只是個管糧草的小官,經蕭何月下追韓信,極力舉薦拜為大將軍。蕭何的胸懷,還有這種仁義待人的態度不是任何人都能做到的。韓信在平定天下種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按說論功行賞應該是穩居第一位,而劉邦不顧群臣反對將蕭何列為開過第一功臣,漢初三傑蕭何,韓信,張良,蕭何居首。這就是蕭何在劉邦心中的位置。蕭何之所以有這種胸懷我想一方面是他絕對地忠於劉邦,認定他是心中的明君;其次也是統一天下的理想,讓他有了這種心胸於大度。這是超越了個人利益之上的仁。同樣一個卓越的成功的團隊的就是要讓每一個成員都能施展自己的才華,不存在利益的分歧,朝著一個共同的目標邁進,才能達到理想的目標。

仁者無憂,智者無惑,勇者無懼。仁智勇三字包含了大胸懷,大智慧,大格局,對於一個人如此,對於一個企業更是如此。對於企業而言,簡單一個信字即可概括,這早就在當代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得到無數次的驗證。信譽是一個企業安身立命的根本,也是一個企業的長盛不衰的靈魂。當我們可以從容、淡定的面對一切艱難險阻的時候,我們就會邁入另一段燦爛的人生。

相關問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