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者的首要任務是分析產業環境中的競爭力,以分辨出企業所面對的機會和威脅。基於此,哈佛商業管理學院的Michael E.Porter提出了眾所周知五種競爭力模式(簡稱五力模式)(five forces model)。
工具/原料
Five Force Model
方法/步驟
潛在競爭者
潛在競爭者的定義就是目前和企業並不在同一產業中的競爭,但它有能力成為敵對的競爭對手。現存產業都嘗試阻礙潛在競爭者進入產業,因為進入的產業越多,則現存者也就越難於保持市場的佔有率和利潤,因此,潛在競爭者的進入高風險(即進入的容易程度),即表示對現存企業獲利能力的威脅。
購買者議價能力
購買者(buyer)通常可能是最後消費該產品的顧客(它的最終使用者),也可能是配銷該產品給最終使用者的公司(如零售商或是批發商),而通常買方對供應商業者可使用的議價力的方式,包括殺價、降低對供應商業者的採購量,或者是要求在價格不變下提高質量。
而當購買者有能力向公司要求低價或更好的服務時(它會增加作業成本),可看作是一種競爭威脅。另一方面,當購買者較弱時,公司可以提高售價以賺取更多利潤。
現存競爭者
對大部分的產業而言,競爭的整體狀況以及整體獲利水平的決定因素,在於產業內公司之間的競爭。許多產業的競爭程度很高,通常具有價格競爭激烈、產品差異化及產品創新等特性。如果這個競爭力弱,企業則有機會提高價格及賺取較高的利潤。
供貨商的議價能力
在許多產業中,採購成本大概佔整個生產成本的六成到八成,因此供貨商對於一個產業獲利潛力,可能具有很大的影響。舉例來說,供貨商們可再成本增加時可提高價格,或者降低產品或服務的質量。不過在貫徹這些改變,供貨商必須對其顧客具有影響力才行。如果供應商的數目很少、產品對買方而言很重要、變更供貨商的轉換成本高且問題多,這種情況很明顯地對供貨商有利。
替代品的威脅
替代品的存在,會影響顧客是否願意為某項產品付出較高的價格。對產品需求的價格彈性,反映出部分顧客的價格敏感度。如有相似的替代品可用,顧客願意付出的價格便有上限;相對於價格,要求是有彈性的。如果替代品在價格、效能或是兩方面都更具吸引力,則某些買主可能會從原先的產品轉移,如果替代品造成重大的威脅,則該產業中的公司將無法提升價格,並一定要發展產品改善服務。
注意事項
企業也能經由其所選定的策 略,改變五種競爭力中一個或更多個競爭力,以形成其競爭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