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性侵犯現象最近在媒體上頻繁報道,引起了全社會的關注。面對複雜的社會問題,我們可能一時找不到解決的途徑,但是作為家長,如何提高孩子的自我保護意識,教授自我保護的方法,可以說是降低危害的最有效方法。我覺得在於孩子交流這個話題的時候,應該注意以下原則。
1、對於社會的客觀評價。社會就像人一樣,有自身的優點,也有不足或缺陷。很多家長為了給孩子營造陽光的心態,把社會描繪成一個完美的樂園,這實際上就是一種誤導。最直接的影響是,孩子卸下了心理防備。我一直提倡理性教育與客觀教育,建議家長在於孩子討論社會問題時,進行一分為二。就像我們那句老話,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
2、提前教育。很多家長忙於工作,也有家長對於安全教育處於忽視狀態,認為學習與健康比較重要,對於孩子的安全問題抱有僥倖心理。我認為3-6的時候,就應該對孩子進行人身安全的教育。3-6歲的時間,恰逢人際交往的訓練期,把自我保護的意識在孩子心中落地生根。
3、語言的科學性。很多家長喜歡用小麻雀,小香蕉來說男孩子的外生殖器,這種詼諧的表達,使孩子們不能正視自己的隱私,覺得是一件很好玩的事情。事實上,男孩子的陰莖、睪丸與女孩子的陰脣、陰道等都是構成人的普通器官,和我們的眼睛、鼻子一樣,只是功能各異。刻意的迴避或神祕化,只能讓孩子對性知識缺乏正確瞭解,對於開展自我保護意識的形成也不利。另一方面,讓孩子正確瞭解身體的構造,當他們出現了不適、疾病或者其他傷害時才可以更清楚地與家長進行描述。
4、行為的文明化。現在大家有一種普遍認識,叫做“內衣與內褲遮蓋的部位別人不許碰”。這在美國等西方國家早已被寫入法律,並對違法者進行嚴懲。我國受到民俗的影響,喜歡撫摩男孩子的生殖器官,父母覺得生兒子是光榮的事情,鄰居則覺得是一種恭喜與助興的表現,這都是不文明的行為,不尊重兒童的表現。要從小培養孩子保護自己的私密部位,包括家長在內,沒有特殊情況不能觸碰。當發現孩子有以生殖器官為嬉戲物件時,應該嚴厲制止,但不要使用任何威脅恐嚇的語言。
5、原則教育與獨立教育。對於身體的保護一方面體驗了一個人原則,一方面也體現了他的獨立程度或成熟程度。從小培養孩子的原則意識與獨立意識對於孩子影響非常大。我們鼓勵孩子有自己的思考,當違背自己的意願時能夠學會拒絕。從這個層面講,我們應該多給孩子一些空間,允許他們有自己合理的判斷與選擇,而不是培養成“順從的羔羊”。
社會在一個轉型的過程中,社會規範變得不太清晰,社會對於人們的約束也在減弱,所以人們會出現一些不合理的行為。但是這並不意味著我們可以為所欲為,因為人性高於社會性,對於兒童性侵犯,成年人應該有足夠的理性意識去判斷與自我約束,因為這是違揹人倫的,將遭到內心的譴責與整個社會的唾罵。
相對於兒童,成年人擁有社會權力,可以較為方便地指揮與控制孩子的行為,也正因為此,我們需要對兒童進更多的責任與義務。人性會受到環境的影響而發生偏移,如果我們做了傷天害理的事情,就會有更多的意志薄弱隨波逐流,整個社會風氣就會變壞;當我們向兒童傳遞正能量,整個社會會變得積極向上,我們的孩子們也會對未來充滿信心,我們的民族才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