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親家庭會對孩子的成長有哪些心理方面影響?

願用自己的專業知識幫助那些有心理困惑的朋友早日走出困境,婚姻情感傾訴,指導,細心分析您的困惑,打通你的心脈,及時調整你的心態,現在婚姻很多,雙方都太過於考慮自己的感受,自私 婚後,發現想象與現實差距太大 從家庭瑣事的爭吵到覺得感情變淡,對方都覺得不想戀愛時那樣貼心 物質生活上不滿,現實生活中物質誘惑太大,變得貪心 物質生活滿足後,又覺得精神生活不滿足 道德觀發生變化,開始追求與另類的刺激與情感生活 沒有辦法忠於對方,尊重對方,變得不負責任 愛抱怨,我只會教導朋友們怎麼樣過好夫妻生活找出問題解決問題,沒有過不去的坎,婚姻不要隨隨便便就想放棄,我不會勸導朋友們分離,我會指導你們一直走下去,你們的無奈,憤怒,會一切融化

工具/原料

離婚會對孩子造成哪些心理影響

方法/步驟

一、沒有安全感,膽小、敏感、消極、自卑的心理。一直以來,父母都是孩子們心目中的驕傲,父親,在孩子心中,是百事通,是萬能者,是世上最了不起的人,而母親則是他們生活中和心靈上最最親密的人。處在一個沒有父親或母親在家庭裡,孩子就自然沒有這份優越感,也由於世俗的偏見,認為離婚總是不光彩的事,單親孩子的自卑感便油然而生,變得很敏感,特別是小孩子們在鬧彆扭的時候,就會更覺得自己是如此勢單力薄。此時他們的內心會想,如果我要有父親(或母親)在身邊,一定會比現在更強大,這種想法自然而然的就激發了他們內心對父母的怨恨。用一個群友自己的話說,她是從離婚家庭裡出來的,從小就跟著媽媽一起生活,於是媽媽就把她當作寶貝一樣,看得緊緊的,她們娘倆每天睡覺的時候都要反覆幾次地檢視門窗、電源、煤氣開關...反覆、反覆、害怕...現在漸漸的也成了她的習慣,大學宿舍的同學都說她有強迫症。當然,現在她 2 大了,可以理解一些爸爸媽媽之間的事情了,可是仍然揮之不去她的害怕,她幾乎什麼都害怕,怕門窗不鎖進來壞人,怕男同學,怕男人,怕別人說什麼,更難過於別人提起關於父親的話題。媽媽經常告訴她要自立自強,可是她自立了也自強了,卻強烈感到那個“強”下面是一個空虛的溝壑,只要有人輕輕一點,這個“強”就會轟然坍塌。在別人眼裡她已經很優秀了,可她自己知道,她不是一個正常家庭裡出來的孩子,這個陰影無時無刻不在啃噬她的內心。不過才二十幾歲的年紀,她卻說她活得很累,要處處表現好,處處想高於人,因為她總莫名其妙地想證明自己是最好的,似乎只有這樣才能消除他們的自卑,讓別人看得起自己,使自己能在長期遭受的異樣目光下揚眉吐氣。

二、極端、暴戾、孤僻、叛逆。因為父母離婚而不理解父母和憎恨父母的孩子很多。他們的內心是十分矛盾也是十分痛苦的,在憎恨父母的同時,內心又是那麼地渴望父愛和母愛。因此父母離婚的孩子總是不由自主得要幹出一些極端的、出格的事情來,好引起父母和他人對自己的關注。一個求助者就曾經和我談到了這個心理,他說從小到大隻要看見別人一家三口的溫馨場景,就十分痛恨自己的父母自私的離婚行為,因而常常控制不了自己,特想幹出點兒驚天動地的事情,甚至總想著自己幹出犯罪的事情才好呢,好讓他的父母為他們當初自私的離婚行為內疚一輩子。

三、容易撒謊、分裂人格。因為離婚,很多父母都會覺得對不起孩子,於是都希望自己能夠補償孩子一些無論是物質上的還是精神上的東西,離了婚也儘量在孩子面前和平相處。於是孩子對父母都親、都很依賴,可是分離時卻必須做出取捨,因為他們想盡辦法也不能把父母都拉在自己身邊。由於父母離婚的孩子很早熟也很敏感,他們能洞察到對媽媽不能說爸爸好,對爸爸不能說媽媽好。有時不能告訴爸爸,媽媽的生活真相。有時不能告訴媽媽,爸爸的新動態。孩子就這樣每天都生活在察言觀色和各種矛盾之中,糾結於父母之間的敏感關係之中,漸漸的就習慣於撒謊、隱瞞、偽裝自己,人前是一個樣子,人後又是另一個樣子,形成分裂的人格。

四、厭世、嫉妒、敵對。父母離婚會使孩子產生消極心理,覺得生活就是這個樣子,婚姻就是這個樣子,在今後的生活和婚姻中遇到困難也往往不去做出積極的努力,放任自流的逃避著自己的責任。遇到感情問題,他們大多會用愛情是曇花,男人不可信,女人靠不住等等厭世的心理去面對,更有甚者長大之後喜歡追求各種情感刺激,對偷情、一夜情等畸形的情感產生極深的依賴心理。因為家庭的不完整,他們嫉妒別人談自己的父母,談自己溫暖的家,甚至不願看見別人和父母在一起的溫馨場面,嫉妒使他們產生了一種羞於啟齒而又十分強烈的憎恨心態。他們不相信周圍的人,很難包容周圍的人,因為沒有愛的安全感,使他們不善於與周圍人進行情感交流,常常偏激的把他人的過錯放大化,把他人的善意批評或好言相勸,看成是惡意的舉動。對於和他人產生的矛盾和分歧,他們輕則置若罔聞,重則尋機報復,經常挑起一些帶有惡作劇色彩的事端,更嚴重的甚至以對他人的戲弄或毆打為樂,以至於他們經常很孤立,很難與人和諧相處。

五、對婚姻沒有清晰的概念,婚後難以適應家庭生活。這是離婚家庭出來孩子長大以後的最大苦惱。由於對婚姻缺乏清晰的概念,不善於包容別人的他們對另一半有著過於完美的要求,這常常使他們取捨不定,很難找到自己心目中的婚姻伴侶,即便找到了婚姻的伴侶,進入了婚姻,也會產生種種不適應,因為一旦進入了婚姻,既需要維繫兩個人的關係,同時也需要維繫兩個大家庭的關係。面對婚後變得複雜的家庭關係,離婚家庭的孩子往往會不知所措,甚至採用適得其反的方法把家庭關係變得越來越糟糕,使自己的婚姻也陷入危機。這是因為他們沒能在一個完整的家庭中學習和掌握到父母處理各種家庭關係的方法,所以當他們自己需要承擔起家庭的重任之時,很難勝任自己的家庭角色。父母是孩子人生中最重要的老師,一個孩子的婚姻概念從哪裡來?不就是在長期的家庭生活中,模仿自己父母的婚姻模式嘛!

六、單親一方和孩子之間相互有著很強的依賴心理。單親家庭裡的孩子都有很強的依賴心理,因為他已經失去了一個親人,不能再失去一個。其實單親的爸爸或媽媽也一樣,已經失去了一個不能再失去另一個了,於是他們彼此依賴,相依為命。等到了孩子上學工作離開家的時候,這個單親會非常地難受痛苦和孤獨。甚至等到這個孩子到了婚姻的門檻時候,這個單親往往要阻撓或著干預孩子的感情和生活,張口就是為了孩子好,自己把孩子帶大如何不容易,與孩子稍有分歧就認為子女不孝,覺得自己受到了莫大的委屈。有的還在子女成家有了另一半的關愛後覺得失落,爭搶照顧子女的衣食住行,想通過這種方式繼續保持子女對自己的強烈依賴。實際上呢,這些單親是接受不了子女由依賴自己轉為對婚姻中另一半的依賴。而子女長大成家離開父母,與另一半相互依賴共度餘生,於情於理都是人類發展的必然規律,而且因為生活背景和社會閱歷的不同,日常生活中產生意見分歧也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父母不應該一直讓自己處於領導者和決策者的重要地位,子女的意見和想法也同樣需要父母去尊重。而單親一方之所以容易偏激的把這些矛盾擴大化,是因為這個單親不捨得自己的孩子心有所屬,更是這個單親割捨不了長期以來自己和孩子心在一起的捆綁。這種不捨是單親父母最大的心結,好多案例顯示了這個心結不僅帶給了他們自己,也帶給了他們身邊的人極深的生活困擾。面我們來談談孩子在不同年齡階段,對父母的離異有著怎樣不同的思想壓力和反應。

一、1至2歲。1至2歲的孩子非常需要父母和家人的愛撫、安慰和關懷,而且還必須來自他最親密、最習慣的人。這種規律和模式一旦被打破,孩子的情緒就很容易陷入低谷,會焦慮不安或啼哭不止,甚至改變吃、睡規律。別瞧他們小,可是他對父母分離卻相當敏感。

二、3至5歲。這個年齡段的孩子一樣需要始終如一的關心,但隨著記憶力的增強和語言能力的提高,他會越來越自信。面對父母離婚的壓力,孩子常常表現得很擔憂,害怕分離。在行為上也會出現倒退,例如吮吸手指、尿床或睡眠不安等。他還會時不時地向父母發脾氣,大聲啼哭。總之,很多行為就像剛出生不久的嬰兒一樣。

三、6至8歲。6至8歲的孩子需要單獨和爸爸或媽媽在一起,而且喜歡不斷確認父母是否還愛他。此時,父母角色的平衡對孩子來說很重要,孩子希望父母陪他的時間一樣多,關愛也一樣多。此時,孩子最大的幻想便是使你們重歸於好,併為此而不懈努力,例如單獨和你談,為你們創造碰面的機會等等。另外,孩子內心中的不快還可能會通過發脾氣、吵嘴、打架等表現出來。有的孩子會變得性格孤僻、自卑,與其它同學無法正常交往,嚴重者甚至會導致心理疾病。

四、9至14歲。此時,孩子有了自己的興趣和愛好,經常參加學校和社群的活動,有了自己的朋友和圈子,因而不需要父母老是陪著自己。他對也父母有了好惡之分,甚至會選擇一個生活。這時的孩子容易出現思想偏激、孤僻、抑鬱等心理問題。

五、15至18歲。這個時期,孩子進入了青春期,身體發育、心理躁動、是非辨別能力不強而又固執已見是其共同特點,同時這也是孩子成長的關鍵階段,對其以後一生的職業、性格等起著決定性的影響。這是一個極端重要的時期,所有孩子都需要大人的關注和輔導,尤其是離異子女,更是如此。由於多數孩子對父母離婚不能理解,排斥大人的說教,而父母又是抱著慚愧的心情對孩子溺愛有加,這導致許多離異子女缺乏管教,任性妄為。有的男孩很早就學會逃學、吸菸、賭博,上網聊天,甚至跟街頭小混打得火熱,染上不良習慣,嚴重者會走上錯誤的人生道路。而無論是男孩還是女孩,對異性都有強烈的好奇心,而父母離婚的孩子在不完整的家庭裡又很難得到足夠的安全感,因此有的開始早戀,有的甚至偷食禁果,這不僅對學習,對孩子整個人生的影響都是極大的。 對於父母離婚的孩子,上述問題僅僅是一個普遍性問題,在此之外,因為每個家庭情況的不同,還存在著諸多這樣那樣的嚴肅問題,這些問題不僅值得準備離婚,或者已經離婚的父母去慎重思考,而且也值得引起社會各界的高度重視。 離婚,孩子,每當看到這樣的字眼我的心總是很堵很堵,我的耳邊總是想到那小女孩兒的哭聲。“老師,我不是不想寫,不是給你搞破壞,是因為我沒有媽媽了,我爸爸媽媽離婚了,我好想我媽媽呀...”其實,還有好多好多話想寫在這裡,想告訴我的讀者們、我的朋友們,你為什麼要這樣選擇呢?你們的結合就是你們的中意,你們的孩子就是你們愛的結晶,可是現在怎麼就走到這個地步呢?為什麼不好好想想你們懷著怎樣的愛進入婚姻,又是什麼原因導致你們來到這個選擇分道揚鑣的路口呢?都是他/她的錯嗎?離開對方或者再換一個伴侶,就不需要這樣的磨合、不會產生這樣的矛盾、就能完全避免這些問題嗎?你們有沒有仔細考慮過這個選擇對於彼此和孩子一生的損失有多大?可不可以把大家的這個損失都降低到最小?為了弱小的孩子,和你們今生的相遇之緣,這個選擇可不可以放棄?

相關問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