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傢俱經過不斷地變化、演進和發展,從明代至清前期發展到了頂峰,進入了完備、成熟時期,形成了獨特風格,而且在世界傢俱史上獨樹一幟,自成體系,具有顯赫的地位。這個時期的傢俱,用材都是堅固耐久的硬木,所以遺留於今天的珍品,為數不少。在製作上榫卯嚴密精巧,造型上簡練典雅,風格獨特。由於這一時期的傢俱具有共同的時代風貌與特色,而且製作年代以明朝為主,因而被稱為“明式傢俱”。
我們從歷史文獻和文化遺蹟上,還可以看到,在明代有一大批文化名人,熱衷於傢俱工藝的研究和傢俱審美的探求,這是歷代所不及的。對傢俱的形制、尺寸、材料、工藝、裝飾以及傢俱的審美標準等等有大量的文字記載,更有明代文人、畫家自行設計傢俱並會留後世者。他們玩賞、收藏、著書和參與設計傢俱之風,蔚然興起於文化圈內。這些文化名人的投入,無疑對於明代傢俱風格的成熟,起到一定作用。明式傢俱的文人氣質,乃是明式傢俱的靈魂,是明式傢俱之所以被稱為“明式”,之所以享譽世界,之所以被中外專家傾心、研究,成為獨立學科之根本所在。
紅木傢俱沙發
中國傳統傢俱工藝發展到清朝的雍正、乾隆時期,形成了有別於明式傢俱的又一個流派:清式傢俱。清初繼承了明代傳統,傢俱風格基本上保留了明代特點,可以稱為明式。從康熙末至雍正、乾隆乃至嘉慶這一百年,是清代歷史上的興盛期,也是清代傢俱發展的鼎盛期,傢俱大多以造型厚重、形體龐大、裝飾繁瑣而風靡一時。這種傢俱在形式和格調上與傳統傢俱的樸素大方、典雅內斂的風格大相徑庭甚至格格不入,形成強烈對照,故在我國傢俱史上稱之為“清式”傢俱。
清式傢俱最大特點是用材厚重、奢靡揮霍。清式傢俱的總體尺寸較明式傢俱,追求更寬大、更厚重、更奢華的風氣,相應的區域性尺寸也隨之加大。清式傢俱追求裝飾絕對的繁瑣和複雜,故而其裝飾極為華麗,製作手法彙集了雕刻、鑲嵌、髹漆、彩繪、堆漆、剔犀等多種手工技藝,繁紋重飾。尤其是鑲嵌手法在清代傢俱上得到了極大的發展,幾乎遍及所有的地方流派,其中,尤以廣作與京作成就最為繁瑣,奢華,所用材質千奇百怪,除了常見的紋石、螺鈿、象牙、癭木之外,還有金銀、瓷板、百寶、藤竹、玉石、獸骨甚至景泰藍等等,所表現的內容,大多為繁複的吉祥圖案與文字。傢俱的造型、結構、品種、式樣,都有不少的創新,生產技術也有所進步。
道光以後,經歷了鴉片戰爭等一連串的喪權辱國事件,中國社會進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國勢開始衰微,外來影響日益擴大,外來傢俱也不斷輸入,傳統的傢俱風格受到了衝擊,並隨之發生了變化,造成了世所公認的不良傾向,這就是清代晚期傢俱的特點。
在清代傢俱中,有蘇作、廣作、京作三種作法,或稱為三種風格。一般認為蘇作更多地保留了明式傳統,廣作更多地代表著清式風格,而京作居於兩者之間。
總之,清式傢俱的問世及其特有風格的形成,與清文化的影響密不可分。對本民族文化和審美情趣的難以割捨,加上對先進民族文化和審美情趣的嚮往,使滿人自覺不自覺地將兩者最大限度地調和起來。可以不誇張地說,清代各類工藝品都是多種文化交融的產物,無不打著多種文化交融的烙印,清式傢俱也不例外。